童子尿煮蛋惹争议

时间:2022-10-09 11:58:19

在浙江金华的东阳市,早已形成这样的习俗:一到春天,总会有人提着塑料桶到各小学去收童子尿。小学的厕所里放着大大的塑料桶,这成为一道景观。用童子尿煮鸡蛋,谓之童子尿蛋。煮童子蛋并不复杂,像煮茶鸡蛋一样,等鸡蛋由液态变为固态后,取出敲裂蛋壳,再加入新的童子尿,继续煮,甚至煮一天一夜。

此时,卖童子蛋的小摊遍布大街小巷。童子蛋的价格要贵过普通的茶叶蛋,还经常卖脱销。据报道,童子蛋还入选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少东阳人眼里,用童子尿烹煮的蛋,是春季进补的良好选择。卖童子蛋的商贩也不失时机地兜揽生意:吃了童子蛋,春天不犯困,夏天不中暑!

对于这种尿液煮出来的蛋,吃者评价并不一致。有的说:“很好吃,一天能吃十来个,这种味道是春天的味道”;有的则说,“那味道我可受不了,想到就恶心,臭死了”。

古医籍论童子尿

童子尿治病并不是空穴来风。童子尿实际上也是一种中药。《黄帝内经・素问》称人尿为“溲”、“小便”;《本草纲目》则称为轮回酒、还元汤。童子尿是指5岁以下小男孩的干净尿液。不过,在东阳县,商贩收集的是小学生的尿,严格说已经不是童子尿了。

童子尿性味咸、寒,无毒。《本草纲目》称为“人尿”,强调“须童子者佳”。《名医别录》更强调“童男者尤良”。其实,东阳市历行的就是男性儿童的尿。

尿液的结晶就是中药“人中白”,是尿液蒸发后的白色结晶,与尿液的性质相同。元代名医朱震亨对人尿和人中白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小便降火甚速”。而且记载了一个典型病例:“一老妇,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常有恶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他的观点是:凡阴虚火动,热蒸如燎,服药无益者,非小便不能除。他还说:“人中白,能泻肝火,三焦火并膀胱火”。

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则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小便不是性寒而是性温。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小便性温不寒,饮之入胃,随脾之气上归于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旧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凡人精气,清者为血,浊者为气;浊之清者为津液,清之浊者为小便。小便与血同类也,故其味咸而走也,治诸血病也。”《本草纲目》中还有张杲用人中白治疗鼻衄的典型案例:“病人李七,常苦鼻衄,仅存喘息。张思顺用人中白散,即时血止。又有一个病例,延陵镇官曾棠鼻血如倾,白衣变红,头空空然。张用人中白药治之即止,并不再作。”李时珍评价曰:此皆散血之验也。

作为中药,人中白又称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等,是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学者认为,人中白性味咸、寒,入肺、肝、膀胱经。主要作用是清热、降火、消瘀,可以治疗劳热、肺痿、鼻衄、吐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等症。内服入散剂,每次3~6g(1~2钱);外用研末吹或调敷患处。

现代研究指出,人尿长时间放置,因尿中的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渐次分解而生成氨或氢氧化铵,尿的酸性则终成碱性,于是便相应地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沉淀的有尿酸、尿酸盐、硫酸钙、磷酸氢钙,有时还有几种氨基酸。在碱性环境中沉淀的有碳酸钙、磷酸镁铵、磷酸钙、磷酸镁、尿酸铵、草酸钙等。故人尿的沉淀物组成是复杂的,但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尿酸钙。至于尿液和人中白有没有清热降火作用,治疗鼻衄、吐血、牙疳、口舌生疮等疗效怎么样,当代文献记载的并不多。

鸡蛋营养与尿液治病

鸡蛋当然是好东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种蛋白与谷类蛋白质不同,是优质蛋白,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吃多了也不好,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一天一两个鸡蛋就可以了。营养学家主张的是平衡膳食,而不是单纯的高蛋白。摄人过多的蛋白质不但不会带来更多的好处,还徒然增加肝、肾的负担。像上面说的一连吃10个童子尿蛋,就太多了。而对于有些病人,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等病人,更不能多吃,每天不要超过一个,有的专家甚至说,一周吃2~3个鸡蛋就可以了。

至于尿液,是我们身体排泄出来的废物,不仅毫无营养价值,还会对健康带来危害。当然,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如果地震后被埋于废墟下,没有任何食物和饮水,或者在沙漠深处没有水源,人快要渴死了,这时喝自己的尿液,是一种救急的办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而在平时,并不缺乏饮水,就没有必要喝尿。至于吃童子尿鸡蛋可以预防春困和中暑,并没有科学根据。预防春困和中暑各有自己的办法,有许多文章专门介绍,却并没有吃童子尿鸡蛋这一说。

关于人中白治疗疾病,古医籍有些记载,如上面说的那个治疗鼻衄的病例:“鼻血如倾,白衣变红,头空空然”。这样的大出血,用“人中白”药治之即止,并且不再发作,疗效确实很好。但那只是一个“个案”,有许多因素凑合而成,经不起科学检验。事实上,鼻腔大出血,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并没有医生用人中白治疗,还是要压迫止血: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者药物烧灼、电烧灼。急者治其标,当出血止住之后,找明原因,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原发病。

怎样对待传统习俗

东阳市的童子尿蛋是多年以来流行的传统习俗,在全国广袤大地上,这个流行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部。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东阳市(县级市)的,不是金华市,更不是浙江省的。要说局部的传统习俗,全中国、全世界各地的传统,多得不可胜数。

具体到童子尿蛋来说,尿液是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因为肾功能损害,不能排泌,尿液继续存在血液里面,尿酸、尿素、肌酐、肌酸等浓度一高,那就不得了,就是尿毒症。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个个尿毒症病人不都死亡了吗?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现在完全有对抗它的办法:透析疗法(人工肾)和肾脏移植。这两种先进的手段,挽救了千千万万个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然而现在尿液不是在血液里,而是随鸡蛋进入胃肠里面,胃肠不会将有毒物质全部吸收,而是随大便排出体外。这就与尿毒症有根本的区别。况且,真正浸入鸡蛋中的尿液毕竟是少量。所以,并不会因为吃尿蛋而发生急性中毒。事实上,当地多年、多人吃尿蛋,并没有见到中毒的报道。

尽管如此,尿液毕竟有毒,如果经常喝尿液,慢性中毒还是可能的。再退后一步,尿液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味道也不好,所以我们并不主张喝尿液。曾经流行一时的“喝尿疗法”,现在不是已经销声匿迹了吗?

那么怎样对待传统呢?

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端午节喝雄黄酒是我国的传统,论时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论范围,是全国流行,远远超过东阳的童子尿鸡蛋。可是现在没有人再喝了。因为人们知道,雄黄是一种硫砷化合物,化学成分为ASS,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遇热后分解,生成三氧化二砷。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毫克,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达到60毫克以上即可致死。所以人们已经摒弃了这个传统。

传统必然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精华,要敬畏、珍惜、继承、发扬;对于糟粕,当然要批判、要抛弃。而对于那些既无科学根据,又无重大损害的传统,则需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让人们自由选择,自生自灭。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随着时代的进展,人们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自然会抛弃那些伪科学、非科学的信念,这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相信人们最终会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上一篇: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下一篇:眼镜防电脑辐射是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