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11:00:43

脂肪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通常所谓的脂肪是脂类物质的总称。脂肪包括中性脂肪(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和类脂(磷脂、糖脂等)。普通的植物油主要含甘油酯(单酯、二酯及三酯)、磷脂类、脂肪酸及其它脂溶性物质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等,而精炼后的植物油中甘油三酯占99%以上。动物油脂的成分比植物油多含胆固醇及胆固醇酯。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棕榈油例外),呈半固态或固态则称为脂,油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脂。习惯上称产自植物的为油,动物来源的为脂。油或脂统称为脂质(Lipids),在饲料行业习惯把脂质叫做脂肪。[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1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1.1脂肪是最有效的能源

一般脂肪可提供相当于碳水化合物2.25倍的能量,这个值是根据常见的甘油三酯所测得。添加脂肪可以在较小的配方空间来提供较高的能量浓度以满足部分家畜对高能量的需求,使得饲料生产商能够提高其它营养成分浓度。这对于肉鸡饲料尤其重要,因为在不添加脂肪的情况下,如要满足肉鸡的能量需求,则需提高蛋白质水平,这不仅提高饲料成本,还加重夏季肉鸡的热应激。但不同的脂肪类型由于脂肪酸组成,动物吸收消化的效果不一,导致脂肪的有效能值产生差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越易消化,但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过程中易被氧化,降低脂肪的营养价值。

不同种类油脂由于其脂肪酸链长度不同,所含能量总值也不同,因而代谢能值也不同(表1)。同一种油脂随着储存时间的变化,氧化程度不同,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同,其代谢能值也会变化。随着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代谢能值将下降。

1.2脂肪的协同动力作用、额外能量效应或额外代谢效应

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比,家禽利用脂肪提供热量时,机体的热增耗最低;另外,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吸收,而饱和脂肪酸的消化吸收较差,所以,将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按一定比例配合,可以提高脂肪的消化吸收,所以,生产上通过将植物油与动物油按比例混合添加,效果比单一添加脂肪生产成绩更好。

1.3提供必需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

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一样。必需脂肪酸是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与维生素、氨基酸一样为动物体所不能缺少。其功能及作用主要在于平衡营养、预防和治疗疾病。必需脂肪酸一般是指存在于植物油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只存在于动物体中的花生四烯酸。如果必需脂肪酸供应不足,会降低公鸡授精能力及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亚油酸、亚麻酸对棕榈酸的吸收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Young和Garrett,1963)。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司研究了豆油和牛油的不同混合比例对肉鸡饲料中添加10%油脂对消化率的影响,发现每添加10%的豆油,牛油消化率就可提高10%以上,但当豆油在25%以上时,再增加豆油的比例也难以提高牛油的消化率。

有关动物营养与肉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肉用家禽方面,国外也有一些其它肉用动物的报道。由于日粮的脂肪酸组成显著影响肉鸡胴体脂肪酸组成,因而可以通过调整日粮达到提高禽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的目的。研究表明,肉鸡采食含亚麻油的日粮时,肉中ω-3脂肪酸含量增加,肉鸡胸肌和体肌中ω-3脂肪酸的沉积取决于日粮脂肪酸组成,这表明通过给肉鸡饲喂不同来源的脂肪酸可以改变其体内脂肪酸组成。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用亚麻籽或双低油菜籽强化肉仔鸡和淘汰蛋鸡体内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可行的。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亚麻粕或双低油菜籽均会显著降低胴体脂肪量,提高胴体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为人们提供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具有最佳脂肪酸比例的食品。

1.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可为鸡体输送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试验证明,当鸡的日粮含4%粗脂肪时,饲料中的胡萝卜素被吸收60%,而日粮仅含0.07%粗脂肪时,胡萝卜素被吸收20%。鸡的脂肪肝可导致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升高。脂肪肝综合症的生理原因主要是缺少磷脂,因为磷脂对脂肪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磷脂分子具有乳化特性,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酯化胆固醇,在血液中调节脂肪、胆固醇的运输和沉积。动物在肝中合成磷脂,并可通过形成脂蛋白不断把这些脂肪转运到肝外。脂蛋白是磷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阿扑蛋白的复合物,如无足够的磷脂,脂蛋白便不能形成,肝内则会充盈脂肪。由于肝壁薄组织被脂肪浸润,其他重要的化学过程和合成就不能顺利进行,这样机体的其他有关功能将受到影响。因此,在饲料中补充一定量的磷脂,使脂蛋白的合成顺利进行,肝内的脂肪便可运出,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在肉仔鸡料中添加磷脂可改善仔鸡的生长状况,并可增加肝中维生素A的贮存,促进骨的生长。耿庆辉(1996)的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改性磷脂,可提高增重7%~10%,饲料报酬提高5%~8%;给产蛋鸡饲喂含1.5%大豆磷脂的饲料,产蛋率提高9.9呢,饲料报酬提高9.2%。

2饲料中添加脂肪的饲喂效果

由于脂肪具有多种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脂肪可以明显的提高家禽的饲养成绩,增加经济效益。许多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有助于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在高温季节,热应激下,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以绶解热应激的影响,通过改变日粮能量水平,减少了热增耗。

3脂肪的添加方法及加工特性

饲料中脂肪的添加可以在全价料加工过程中添加,或者将脂肪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尤其在饲养规模不大,劳力强度相对小的情况下,通过搅拌加入的脂肪并配有葱、姜等调味剂。

配合饲料制粒后,用热油喷雾(70-80度),可添加更多的油脂而不影响制料,用量可达10。添加油脂后再制粒,用量一般不宜超过3,否则影响制粒质量。

喷雾添加作为比较理想的油脂添加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饲料调质后在进入制粒机以前,油脂通过喷雾均匀添加饲料中,该法不影响制粒效果,但是添加量不宜超过3,第二种,饲料制粒后,用热油喷雾到颗粒饲料表面,让热油逐渐渗透到颗粒饲料中去。

4家禽对脂肪的需要和利用

脂肪是鸡生长与修补组织的物质。粗脂肪是鸡体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单独地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神经、肌肉、骨骼及血液等一切体组织中都有粗脂肪。鸡新组织的生长与就组织的修补,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脂肪或形成脂肪的原料。

脂肪是激素和蛋的原料。鸡体中的胆固醇通过紫外线作用能形成维生素D,雌素酮、雄素酮等性激素也是由胆固醇合成。脂肪占鸡蛋重量的10%,占蛋内成分11.2%。

脂肪是鸡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鸡具有将剩余营养物质转化为体脂肪储存与皮下肌肉、肠膜间和肾周围的特点。这些脂肪储备,在营养缺乏和产蛋时分解为补充能量的需要。脂肪体积小,产生能量大,是储藏能量的最好形式。

不同动物对脂肪的利用率不同,同属于家禽类的肉鸡及火鸡对同一种脂肪的利用率也不同(表2)。

5家禽日粮中脂肪的添加注意点

目前对家禽脂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定饲料脂肪的添加量和亚油酸等必须脂肪酸的适宜量。饲料中脂肪添加量过高,将导致家禽脂肪肝综合症及腹水症发病率的增加。对蛋鸡而言,仔鸡日粮含5-8,产蛋鸡日粮含3-5饲用脂肪即可,对肉鸡而言,2周龄左右肉小鸡的胆酸及脂酶的分泌能力有限,因此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弱,日粮中最佳的脂肪添加比例为2.5。但应注意的是,由于饲料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双键,使得易被氧化,所以,应当在日粮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E,其次,为了使添加的脂肪发挥最佳效果,应根据不同品种、年龄,调整好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日粮中添加脂肪应根据基

础日粮搭配不同选择脂肪,以玉米-大豆为基础的日粮,其脂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固态脂肪能很好地被消化,而以小麦或大麦为基础的日粮,则添加植物油和软膏状脂肪能有效地被利用。6脂肪变质的危害

6.1储存过程中脂肪变化

脂肪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两种反应:水解和氧化。脂肪如果保存不当,多种细菌和霉菌产生脂肪酶,而脂肪酶促进脂肪水解,导致脂肪产生一种强烈的气味,使饲料品质降低;另外,脂肪在空气中经光、热、温度和空气的作用,产生一种特有的臭味,就其原因分析:①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生成的酫与酸的复杂的混合物具有臭味②水解作用产生的脂肪酸经微生物的进一步作用,在β-碳原子上发生氧化,β-酮酸再经脱羧而生成酮。研究发现,肉鸡食用氧化脂肪,使得红细胞膜细胞脆性增大和血细胞比容下降,致使红细胞生活周期缩短;食用氧化脂肪的肉小鸡小肠及盲肠中乳酸杆菌在11日龄减少而大肠杆菌数增加。

6.2加工过程中脂肪变化

饲料脂肪的分布是非均相的,如豆类和谷物的油脂分布在胚和子叶中,油脂添加方式(制粒前活制粒后)对脂肪在饲料中分布的存在影响。没有细胞结构保护的脂肪(喷入和膨化),在金属离子与温度的作用下,很快发生氧化和酸败。氧化产物能引起动物肝脏肿大、厌食和腹泻。过氧化物的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维生素、引起油脂、酶等蛋白质聚合。所以饲料中应添加足够的抗氧化剂以防止脂肪的氧化。

7小结

日粮能量水平对鸡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较大,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饲料适宜的能量/蛋白比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凤.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20.

[2]辛成鹏.鸡的高产饲料与疫病防治[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30.

[3]宁中华.现代实用养鸡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__,106.

[4]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编.实用养鸡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__,8-12.

[5]李英.鸡的营养与饲料配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__,12.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的员工薪酬管理 下一篇:分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