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应把握的“五个化”

时间:2022-10-09 09:41:55

班级管理中应把握的“五个化”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一所学校最基层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班级管理包括良好班风的构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及人生观的确立,学生学业学业水平的逐步提高,等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认识程度较以前有很大地提高,心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班主任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给我们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提出许多新问题,也要求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通过对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应把握好“五个化”,这对于今天的班级管理很有必要。

一、细化

“细节决定成败”,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只有细化的管理才能带出良好的班风。班级管理的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对所带班级的班情应有一详细的了解,如班级的班风、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身体状况,所带班级的优势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这样,就才能扬长避短,针对性地解决班上存在的问题。二是班主任平时的工作要做得详尽到位,除了引导班上常规工作正常进行外,班主任要勤于下班,善于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及近期存在的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引导班级朝健康的态势发展。

二、教化

“化”,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解释是“教行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解释是“教行也。教行於上,则化成於下”。前者是说“化”本身是一种教育行为;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突出教即化以及教与化的关系,只有“教”的作用,才能达到“化“的效果。班级管理既然是教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就应该注重这两者的关系,不能将班级管理变成空洞或生硬的说教,要善于挖掘和发现生动的教育素材,如,自己所教学科中就含有许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用于课堂教学和班会课这些载体中,最终达到对学生教化的作用,也就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作用。

三、默化

“一切尽在不言中”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班级管理有时也需少说话。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题外话太多,如自己家庭及生活方面的话题等,必然会让学生对老师太了解而缺乏敬畏感,反而不利于班级管理,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和学生沟通时应缺少真诚;二是教师应以自己平时的行为和处事的态度身教学生,所谓“德高为范”,一个成功教师的行为真的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可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教师可以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老师;也可以利用平时在班上公平的处事态度及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的行为感化学生,起到“身教”的效果。

四、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外,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形成某种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班级管理既然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就当突出“文化”二字。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在这些方面多动脑,建设文化班级、和谐班级,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此为,班级文化建设要雅俗共赏、新颖有趣、具有激励性,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深化

班级工作也是一个逐步推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包括良好班风的构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整体学业成绩的提高,差生的转化等等;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把握这一规律,使班级管理工作稳中求进,达到一种健康发展的态势。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班级工作切忌急躁,“十次事故九次快”,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急躁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风从哪里来?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