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工业摇篮的大武汉

时间:2022-10-09 08:02:27

找回工业摇篮的大武汉

在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时节,江城武汉,各工业园区竟显风流,新项目、新工程、新产品,新人、新气象,捷报频传,江城时时显生机,三镇处处添活力。

汉阳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刚传出“明年再添6款新车,2010年产销量达55万辆”的消息,汉口东西湖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又添“新族”――一个辐射周边50公里孝感、黄冈、鄂州、仙桃等地农村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已经破土动工。爆竹声中,武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又喜得“贵子”――世界专业大功率LED芯片三大主要供应商之一的迪原光电公司光电半导体产业园在光谷开工奠基……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摇篮”摇出了一代又一代引领潮流的工业“骄子”,摇出了一批又一批托起重负的企业“巨人”,摇出了一个又一个后工业时代的“宠儿”。

当今的武汉,以四大支柱产业,六大优势产业,十五条产业链,夯实了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坚实基础,且在“1+8城市圈”中,正以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引领着周边八市整合资源各扬优势错位发展,驶向由“一强众弱”向“一核多强”转变,由内需转为内需外向相结合的轨道。

钢铁巨龙 扶摇直上冲云霄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156个大型项目之一――武汉钢铁厂在武昌的一片荒郊落地,随之,兴起了十里钢城,依托钢城而兴的相关产业和配套的城市建设不断拓展,而今的青山已成为武汉市的一个主城区。经过几十年的积蓄,数百平方公里的青山,已承载不了这条钢铁巨龙庞大的身躯和扶摇直上的巨大震撼力。这条巨龙,沿长江向东南舒展热身,在鄂州、黄石的“老龙潭”聚精吸气,然后冲天而起,时而飞向广西,在北海搅起冲天巨浪;时而跃于滇池,卷起狂飚……大武汉的得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钢铁巨龙的诞生。1889年,张之洞(字香涛)督湖广,此前曾任两广总督,不仅耳闻目睹亲自处理了大量的洋务,而且亲自主持了抗法战争,‘时人恭称“香帅”。

“香帅”亲身体验了中西方国家之差距,形成了工业兴国的思想。于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一场近代工业兴起之战役在武汉打响!

汉阳钢铁厂诞生了,汉冶萍公司组建了,汉阳兵工厂应运而生了。从钢铁生产的主辅原料――铁矿石和煤炭的采掘,到钢铁的下游产品一一枪、炮、弹药……钢铁生产一条龙的产业链,在武汉一开局就形成了,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大武汉由此更添底气!

武汉钢铁公司落地武汉,就是承此“龙脉”衍生,随着新中国的脚步成长,伴着改革开改的春风飞腾。

近年来接二连三的大动作,更炼硬了这条巨龙的钢筋铁骨。武钢是我国最早引进硅钢生产技术的国有骨干企业,是我国目前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也是唯一能生产冷轧晶粒取向硅钢和高档无取向硅钢的企业。2004年,投资48.8亿元兴建二硅钢工程,武钢的冷轧硅钢生产能力由40万吨达到142万吨,紧接着2006年又动工兴建三硅钢工程,总投资额达50亿元,2008年硅钢生产能力将再翻一番。仅此一项,武钢就可实现年税利230多亿元。投资50个亿的二炼钢易地改造与1580热轧工程已近尾声,年内试产。总投资16个亿的调整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即将投产,年产105万吨高速铁路所需的重轨和H型钢等产品将从这里源源不断送往世界各地,武钢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由此增长46.8%。还有斥资40亿新建的两座150吨转炉和一条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线,明年建成后,将为武钢增添270吨的薄板。

如此大规模的拓展,原料的运进,产品的输出,昔日号称“吞吐大王”的武钢青山配送基地,如今吞不进、吐不出了,撑得受不了啦,不得不投资近百亿在江北的新洲阳逻新建一个特大型的钢材加工配送基地。2006年正式动工,2008年建成运行。届时,武钢进出的货物就可吞吐自如了。

武钢在强筋壮骨练内功的同时,强力伸展手脚向外扩张,依托一批大项目,加快发展冷弯型钢、建筑用钢、桥梁用钢的钢结构产业。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在“1+8城市圈”中率先突破行政壁垒,整合鄂州、黄石的资源,兴建以武汉、黄石、鄂州为主的鄂东冶金――建材工业走廊,强劲辐射城市圈,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钢铁产业,对鄂钢和黄石的大冶钢铁公司,实行资产重组。鄂州市发改委主任吴友安不无兴奋地告诉记者:武钢投资50个亿,在鄂钢进行高炉、转炉改造,建设60万吨冷轧薄板等几个大型项目;又投融资30亿元,新上120万吨宽厚板等工程;投资13亿元的武钢鄂州球团厂500万吨球团项目已于今年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做前期准备,将形成年产1000万吨球团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冶金球团生产企业。武钢的辐射带活了鄂钢这一个企业,也带活了整个鄂州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鄂州市为承接武钢、鄂钢的产品转移和项目配套,开辟了一个新的工业园区,以及发展生活服务行业的新城区,新增企业数百家,安置就业人员2万多人。武钢还在整合城市圈内资源的同时,积极向外地拓展,先后兼并、重组了广西的柳钢、云南的昆钢,跻身中国钢铁企业前三强。

车轮滚滚 滚出一条汽车长廊

让现代企业搬进武汉,让传统产业迁到周边城镇;让企业总部迁进武汉,让生产基地转移到周边农村。这就是被国内外媒体称为“腾笼换鸟”的“双迁模式”。目前,武汉已聚集了七十多家国内企业总部和国际财团的区域总部。汽车产业的“腾笼换鸟”使城市圈内圈外双赢多赢,皆大欢喜。东风二汽,“三线建设”时期落户在鄂西深山,十口塘堰之间因汽车工业而兴市,故称为车城,被誉为“东方的底特律”。十多年前建立中法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法国人以挑剔的眼光到处选址,最后定在了武汉。新世纪到来,日本人与东风二汽合资,要求把大本营安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人、二汽人一拍即合,唯有十堰人依依不舍,不让二汽离去。大度的武汉人,眼光超出了周边的城市圈,他们觉得,十堰虽不在“1+8城市圈”内,但也是武汉三小时城市圈里的“兄弟”,应该互惠互利:东风二汽总部迁往武汉,只是决策机构、研发中心、经营中心在武汉,生产基地仍留在当地,而总部创造的效益由省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调剂给十堰以弥补其税收损失。这种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手段调节利益的方法,创新了大都市集聚资源的模式。武汉市发改委体改处处长邓海洋告诉记者:“这是武汉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壁垒的得意之作。”

正因为武汉的独特优势和超前的市场理念,加之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地处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轿车、武汉中誉、东风电动、三环专用车、3604改装车等七家整车企业,国内汽车产业的巨头东风集团和世界汽车产业三大巨头――法国PSA、日本本田、日本日产均汇聚于此,还有东风汽车研究院、东风有限商用车研发中心、法雷奥车用灯研发中心、电动汽车

研发中心、康明斯发动机研发中心等33家研发机构,汇萃一园。2006年,园区产值达370.46亿。未来5~10年开发区汽车产能将超过150万辆,汽车产业的产值将超过2000亿,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将超过上海、长春等国内汽车制造基地。

武汉集聚的“核能”,要向“1+8城市圈”释放,要向湖北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十堰反馈,因此除了武汉郊区的蔡甸、汉南纷纷建起汽车工业配套基地外,一条沿孝感――随州――襄樊――十堰的汽车工业长廊,已经基本形成,各地既以武汉为核心和对接点,又在武汉的影响和协调下,按照市场规律扬长避短,错位选择,分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汽车产业的一体化生产和经营。孝感市发改委副主任周谦在谈起“1+8城市圈”建设时认为:“在产业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汽车产业一体化,不仅拉动了城市圈内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连省内的汽车产业资源也进行了整合。强壮武汉这个龙头后,龙身、龙尾全活了。若能象汽车产业一体化这样,多舞活几条龙,大武汉何愁不崛起?周边城市群何愁不富强。”

纺织产业 织出彩锦耀江汉

江汉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版块,是我国棉花的三大主产区之一。因之,“一五”、“二五”计划期间,武汉市依托江汉平原丰富的棉花资源先后兴建了国棉一厂、二厂及至七厂,形成我国四大纺织基地之一。市场经济兴起之初,乡镇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之时,棉产区的纺织业又占了各县(市)乡镇企业的“半壁江山”。重复建设,土法上马,恶性竞争,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国棉大厂吃不饱,乡镇小厂消化不了,加上整体的纺织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纺织行业几乎全军覆灭。工业企业的衰微连带农业受损。上个世纪末大搞农业结构调整时,好端端的棉苗被毁掉之后种苎麻,大面积良田有的挖成鱼塘去养鱼,有的甚至种上牧草养牛羊。肥沃的江汉平原历来是种植棉花的丰产地,曾创造过棉花单产的全国第一,还有棉花总产全国第一县,白花花的棉朵铺满地,就是上帝馈赠给江汉人民白花花的银子。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所谓的农业结构调整折腾来折腾去,大片大片的棉花丰产田被无奈地种上意杨。国务院派出调查组暗访后,出台了保护基本农田的条例,江汉平原才回归产棉优势。

要想重启棉产区的优势,就得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农业产业化。现在,湖北省委高屋建瓴决策,武汉抓住契机响应,将传统产业向棉花的集中产区仙桃、天门、汉川转移,形成了从种植、纺纱、织布、染整到服装、被服、鞋帽等系列加工一条龙、一体化的种植基地连加工园区的格局。仙桃市迈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武汉纺织业的技术、资金的转移,整合圈内纺织企业,成了湖北纺织业的龙头老大;天门市以宝隆服装工业园,侨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工业园为依托,对接武汉一批棉纺、织布、整染、服装企业,力争201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税收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天门。孝感地区的汉川市,在紧邻武汉的新河镇辟地3000亩建起“汉正服装城”,承接武汉市汉正街服装加工产业的转移,并整合本市原有的棉纺资源,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城,从纺纱、织布、整染到各类服装、被服等系列加工产品一条龙。别的地方栽“梧桐”都只是“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汉川市委书记冯云乔则提出了“八通一平”,即还要建好标准化的厂房,企业入驻即可开工。并对整个园区实行封闭式的管理。目前,已有500多只“凤凰”飞到“汉正服装城”这棵“梧桐”树下。汉川人更棋高一招的是,将武汉市传统的整染加工业吸纳进园区集中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中心,废水废气综合处理循环利用。这些分散在武汉市内各地的企业,单独建排污处理设施成本太高,管网连线综合处理几乎不可能,而将这些企业转移至一个园区,不仅形成了产业一条龙、一体化的集聚效应,而且武汉市解决了“久治不愈”的老大难的排污问题。汉川则拣了个“大便宜”,找到了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汉川的经济总量也因此攀升,不仅推动了汉川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是在实现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大融合。

“一号工程” 一鸣惊人

乙烯工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武汉兴建80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家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安下的一颗具有原子裂变效应的“中子”,对于改善我国乙烯工业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石油资源,适应中部地区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增强我国石化产业安全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特别是对湖北省武汉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作用。因此,湖北省、武汉市都将其列为“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落地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前期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为了配套80万吨乙烯工程,湖北省、武汉启动了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扩产,葛化集团盐化工改扩建工程,构筑化工大产业。城市圈内相关市县摩拳撩掌,跃跃欲试。潜江以其地下资源的巨大优势,积极争取40万吨岩盐开发,对接乙烯系列加工重大项目,着力建设以潜江经济开发区为中心,沿汉江15公里及其方圆100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化工走廊”。鄂州市的葛店开发区已经涌进了几十家企业,对接80万吨乙烯工程和盐化工扩产工程,发展下游产品。据鄂州市发改委吴友安主任讲,为了满足纷纷前来打探、考察和已经提出要求的老板们的愿望,市委市政府决定,开辟一个新的化工园区对接80万吨乙烯和盐化工工程,并已开始和武汉大专院校联合开班培训人才,以备相关企业发展之需。孝感市委常委刘义明说:“对接‘一号工程’及盐化工扩产工程,我们孝感地区更有优势,举世闻名的膏都盐海就在我们的应城和云梦,而且云梦、应城两县市,有数十年精细化工生产加工的基础,我们配套武汉的化工产业,扩大应(城)云(梦)化工产业园区,早已拉开了架式。”

目前,以中石化80万吨乙烯工程、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扩产、葛化集团盐化工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项目为依托,以武汉为核心呈扇形辐射鄂州、潜江、孝感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的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化工产品,形成大石化产业集群,壮大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届时其裂变效应,是钢铁、汽车这些“老大哥”产业不能望其项背的。内敛了多年的化工产业定力,终于借“一号工程”蓄势勃发,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武汉制造”品牌效应在延伸

撑起大武汉的经济支柱,还有一大批“武字头”的企业和“武字头”的名牌产品,“武汉制造”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品牌,它将是武汉市赖以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之所在。从2002年起,武汉制造业打造“中国名牌”终于实现“零”的突破。到2005年9月,武汉有4种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评选为“中国名牌”,比如获“中国名牌”殊荣的武钢硅钢产品,使每名钢铁工人一小

时的产值超过10万元。然而,这不过是“武汉制造”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由“武汉制造”迈向“武汉创造”的一个缩影。

记者刚刚获得消息,武汉重型机床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解决我国现代船舶关键零部件加工急需战略装备的“巨无霸”――七轴五联动复合加工床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学者技术鉴定及产品验收会上,专家认为,这台七轴五联动复合加工设备主机、控制和空间曲面加工等方面,均取得了自主创新成果,同时也为我国飞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制造提供了高性能的国产设备,对加强我国国防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武汉创造”又一响当当的品牌。

今天,“武汉制造”早以越出了传统的范畴,随着东风总部进驻武汉,法国的PSA、日本日产、本田三大汽车巨头齐聚江城,中外合资的神龙公司、东风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公司,在武汉形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少有的名牌汽车“武汉集群”。不仅仅是汽车,继海尔、美的、TCL等家电集团相继进军武汉,2004年5月,全球制冷业巨头美国麦克维尔公司也投赁2500万美元兴建中央空调生产基地。据统计,仅国内三家企业的生产计划;2007年贴“武汉制造”标牌的空调已达850万套,武汉一举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空调生产基地。近年,武汉市共创有中国名牌产品13个,湖北名牌产品134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达到97家。武汉市还把培植出口品牌作为工作重点贯穿始终,拟定出口品牌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对企业自主品牌及其出口情况进行摸底和分类培养。全市8家单位成功申报2006年“中国畅销品牌”,11家企业参加了商务部举办的“品牌万里行”活动展示,多家企业参加了“首届武汉十大创新品牌”评选。

制造业是武汉经济的支柱。中国市长协会组织牛文元等近百位专家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对全国有代表性的50个城市一年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得出,武汉综合实力排名第七,竞争能力排名第十。从近三年的排名看,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连续三年入选城市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另据香港非官方组织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2006年全国281个参评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武汉市整体竞争力、投资环境均列第十位。

找回工业摇篮的大武汉,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上一篇:找回通商口岸的大武汉 下一篇:回眸大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