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推行文化业振兴

时间:2022-10-09 08:02:17

新闻业推行文化业振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标志着全国性的新一轮文化建设与发展高潮已经兴起;文化的经济属性、经济形态,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趋势,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体现和重视。日照广播电视台是日照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中央和上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为实现日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而不懈探索,勇于实践,尽职尽责当好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排头兵。

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对建设具有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建设文化名城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它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渗透,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与重要保证。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和富民强市的新跨越,就迫切需要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更好地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尚文明的社会风气,巩固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就日照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确不失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我市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日照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3个百分点,与山东省平均值相比相对较低,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更大。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大力开发日照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为日照市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与支撑力,形成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日照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莒文化、东夷文化、龙山文化、太阳文化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近几年来,在日照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日照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涌现了“日照黑陶”、“日照农民画”、“民俗旅游”、“江北第一茶”、“水运之都”等一大批极具特色并蜚声中外的文化产业。紧紧抓住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机遇,加快与之适应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步伐,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当务之急。为此,日照广播电视台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逐步而深入地进行了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积极推进宣传与经营分开,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闻服务产业集团。在影视制作上,充分利用日照市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先后推出了电视专题片《刘勰》、大型电视连续报道《寻访》等一大批文化文艺精品力作。

在文化产业上实现新跨越,做大做强新闻服务,不断扩大日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文化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而新闻媒体又是服务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强大舆论载体。积极发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并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高清电视等传播数字化进程,已成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加快滨海文化名城建设,日照市在实行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视等行政机关与业务部门分离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了对广播电视的支持投入力度,加强了对具有海洋特色的日照水运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等品牌文化的挖掘与广播电视宣传,因而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新跨越,扩大了日照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作者为日照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上一篇:邮政公司转向文化领域发展研讨 下一篇:学前教育对残疾幼儿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