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绿色”课堂

时间:2022-10-09 07:39:02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绿色”课堂

摘 要:绿色,充满着生命希望的颜色,象征着生机,繁茂和永恒,意味着自然、纯天然,也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基本出发点是打造高效的“绿色”课堂。“绿色”课堂就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与生机、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的课堂。通过构建“绿色”课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其间自主、自为、自在、自悟、自得,课堂将充满着学生参与和智慧的声音。真正的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绿意。

关键词:“绿色”课堂; 兴趣; 尊重; 主动; 互动; 发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课堂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惟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学生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为此,要营造和谐生态的“绿色”课堂,高扬人本主义的理念,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在“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体会,想象和思考,在多向互动中表达、交流,质疑并创造,使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润,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性格的陶冶,使每个孩子的个人潜能得以发掘和超越。那么,如何构建“绿色”课堂。

一、兴趣是构建“绿色”课堂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其趣味性,教学方法要体现其直观性和多样性,教学形式要省时有效,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好课堂,来缩短学生同教师,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爱学,为“绿色”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二、尊重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发生联系。如果师生关系密切、融洽,那么学习气氛就会活跃、浓厚。通常学生如果受到老师赏识,他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同样,如果学生爱戴教师,教师就会以同样的热情回报学生。如果教师能把“诲人不倦”作为职业守则,就能以“养成教育”塑造人,“爱心教育”温暖人,“创新教育”培养人,“理想教育”鞭策人,“挫折教育”锻炼人,“赏识教育”激励人,“协作教育”团结人,“礼仪教育”亲和人,“责任教育”督促人,学生就会尊敬教师乃至于崇敬教师,这种尊重、崇敬能够使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方向转变,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产生成功感和求知欲。

三、主动是构建“绿色”课堂教学的主体

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开展活动;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课堂世界成为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促进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让学生走向成功。

四、互动是构建绿色课堂教学的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避免重形式轻实效,重汇报轻倾听的现象。这里小组的调控与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合理分组、科学指导、有效调控和多元评价。合作学习的最佳境界应是:学习任务的高度上“跳起来摘果子”,参与的广度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达成的学习效果的深度上“众人拾柴火焰高”。

五、发展是构建“绿色”课堂教学的目的

“绿色”课堂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的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及时反馈,关注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发展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统一到现代教育思想上来。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爱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只有走进“绿色”课堂,才能关注学生发展。“绿色”课堂是理想中的课堂,也是教学的新境界。只有关爱生命、关注生成,用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信任、去期待,从生命的视角构建课堂,追求课堂的返璞归真,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兴起一场“绿色”革命,迎来数学本真教学的春天。 作为一名教师,如能真正与学生一道走进“绿色”课堂,在“绿色”课堂中徜徉,将真正享受到教学的诗意与真谛。我希望能营造一个“绿色”的课堂,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我的生命也因学生的成长而更美丽。

参考文献

[1] 王辉. 教学思想与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炯涛. 数学教学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 陶蓉芳. 《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尝试》 2010.4

收稿日期:2013-10-12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 下一篇:探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