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9 06:47:24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他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通过培养后进生积极的认知和情绪体验,增强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希望能够有助于后进生思想转化;通过赏识性教育和发展性评价,使后进生能够发挥所长,从而促进全面发展,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后进生;思想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于传统心理学多指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研究,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传统心理学大多把注意力放在神经衰弱、抑郁、焦虑这些症状上,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

1概念界定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它旨在发掘使个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征:“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教育大辞典》里指出,“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 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 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习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心理、品德不良。

一般班级当中“后进生”可以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学习后进生,这类学生不会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思想各方面表现良好,只是学习成绩较差;第二种是思想行为后进生,这一类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其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不良,如任性,和同学闹矛盾,不爱劳动等等;第三种是学习和思想都后进的学生,这一类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他们学习成绩较落后,思想行为上表现不良,并且二者经常形成恶性循环。

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1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积极的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对人性优点的认识。心理学的功能应该是建设而不是修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积极心理学倡导发扬人性的美德,恢复人性的积极面。积极心理学强调认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为前提的。

3 “后进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

主观方面:学习兴趣低下,丧失自信心,青少年时期,非智力因素、生理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他们正处于身心矛盾期,经受不住困难的考验。意志不坚强,自控能力差,学习是一种极其艰苦的脑力劳动。

客观方面:家庭教育的失误成为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和终身老师。因此,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只强调物质生活,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漠不关心。

4“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策略

赞同思想是行为的指导,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对后进生思想转化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1)培养后进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情绪,情感的调节,使其保持健康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困生迅速转化和持续进步的基本动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为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为他们提供积极前进,争取成功的动力。

(2)培养后进生积极的认知。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强。教师应该适时的以恰当的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教师要尽量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让后进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为后进生在学习成长中树立自信,让后进生能够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品尝在成功中带来的喜悦。

(3)提高后进生自我效能感。高自尊和强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当人们相信自己会在努力争取的目标上获得成功时,人会感到更幸福和健康。影响自我效能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个人行为的结果成与败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成功的机会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4)对后进生评价,要转变评价标准,树立多元智力理论。评价学生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包括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观察辨别智力,存在智力等,每个个体都是不同智力的组合,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5营造轻松的氛围,对学生实行赏识性评价。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快乐的。实行赏识性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克服心理定势,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觐别与选拔,端正评价的态度。

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多年来对于后进生转化的研究和实践从未间断。如果教师能够采纳有效地方法促进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发扬后进生的某些优点,激发其潜在的力量,并最终为后进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强调培养后进生积极的情绪,强调幸福的体验;重视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成功的体验。突出赏识性评价,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后进生思想转化以及相关问题还有待继续;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心理学领域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栩,雷万胜 20年来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李怀玉,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4]卡尔,积极心理学[M] 美 郑雪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尹恺力,打开心灵之门激励学生信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8

作者简介:

李佳泽, 1987, 女, 辽宁 ,深圳大学, 在读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

郭淼伊,1989 ,女 ,湖北, 深圳大学, 在读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自我评价及是否有他人在场对大学生成绩影响 下一篇:浅谈民办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