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状况调查

时间:2022-10-09 06:19:05

东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状况调查

据2005年底统计,东阳市目前尚有48.4万名农民属于饮水不安全人口,其中有37.6万人属饮用水质不达标,有10.8万人属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存在问题。因此,为了解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现状,改善水质,给实施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遂于 2006年5月对东阳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现状及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调查东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现状并进行感官指标(4项),一般化学指标(8项),毒理学指标(7项),微生物指标(2项),共21项指标检测。

调查方法:对全市18个乡镇(街道)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按各水源类型的人口比例,分别采集深井水(10m以上)65份,浅井水67份,库水26份,山泉水10份,共168份水样。

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GB5750-1985)进行,结果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

结果

不同水源类型样品水水质状况:本次调查共采集水样168份,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此次采集的东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样品水质合格率为26.2%,其中以山泉水为最高,为50.0%,深井水次之,合格率为38.5%,浅井水为14.9%,库水最低,为15.4%。

各水源类型水质检测项目结果比较:检测结果显示,168份水样中以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26.8%),其中尤以库水为最低(15.4%);感官指标合格率为56.0%,其中库水合格率仅为19.2%;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合格率较高,分别为78.0%和97.6%。上述结果表明微生物污染和感官性状不合格是影响我市农村饮水水源水质的重要因素。

讨论

调查发现,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各种不同类别水源超标情况均普遍存在。农村生活饮用水自采自备型的水源均未设置防护带,水井多选址于房前屋后,周围30米内有厕所、渗水沟、养殖场等,生活污水、农业污水任意排放[2]。部分水库取水点周围及上、下游防护范围内有养殖场等,各种污物经雨水冲刷,渗透或直接流入水源,形成污染,使得其理化指标在此次调查中均为最低。而深水井、浅水井的毒理学指标中氟化物不合格主要原因可能与我市大联、南马一带有氟石矿脉分布有关。

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东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现状及水质情况,为政府有关部门今后实施农村改水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改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饮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同时,将水质优良的饮水水源进行统一管理,形成集中式供水模式,并采取有效的净化、消毒措施提高农村饮水卫生管理水平,以确保全市人民能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105-326.

2 郑寿贵、王翠蓉,等.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0):34-36.

上一篇: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抢救重危孕产妇279例分析 下一篇: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原因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