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

时间:2022-10-09 04:10:19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高中新课改刚刚起步,教师仍然用老教材的方法授课备课。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 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我在给学生讲解排列组合时,例如 一节课,学生始终在我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实现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问卷调查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我尝试给学生布置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合作性,活动性等发展性的作业,使学生动起来,作业活起来,在课题实践之前,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前期调查,调查题目是:

(1)、每天做作业的时间是多少?

(2)、课本上的作业占多少?

(3)、你喜欢做什么样的作业?

(4)、不喜欢做什么样的作业?

(5)、你希望老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6)、希望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多少?

对本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26%的学生每天数学作业时间是20分钟左右,51%的学生每天数学作业时间是40分钟左右小时,23%的学生数学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学生认为作业时间半小时最好。

学生喜欢做的作业有: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作业,自己设计的作业等,学生不喜欢的作业有:抄写数学中的概念,大量的计算题,说理题。

通过问卷调查,更坚定了我进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的决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改变学生知识简单机械重复做作业的现象。

2.目前状况的分析

在对我们学校数学教学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作业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形式单调、重复,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内容枯燥,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

(2)、作业的数量多,不具针对性。教师往往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致使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作业含金量极低,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作业的内容统一,不具层次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题。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

以上分析所得,我们过去的数学作业布置形式与内容选择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探究的开放性作业。

3.制定对策、活动开展

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作业要有针对性。

课堂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东西,课后作业已不必再进行训练。而对于多数学生未熟练掌握的知识,很有必要继续进行巩固。这要求教师能清楚地洞察学生思维中的盲区、误区,及时观察学生情况,通过作业巩固矫正。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能通过做少量题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呢?笔者做法是:自己跳入题海淘金,学生在岸上拾宝。几年中,笔者利用空闲时间,翻阅了一定量的书籍,每每看到好的题目就抄到本子上分知识章节、方法类型进行归类,而提供给学生时,仍要再进行一次甚至两次的筛选。一些时代感明显,思维训练高效,方法灵活新颖的题目及时提供给学生,学生做的题目不多,但收效却很大。我把时间放在备课上、对题目的筛选上,凡是自己没做,没有进行比较鉴别的题目,绝不提供给学生。

(2)、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作业的层次化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的做法是:

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作业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②、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如:学习《统计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到班级同学家里调查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收集数据后,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并用三种统计图表示你所收集的数据。

根据统计图表分析出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所造成的污染、危害,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此时学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切切实实地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都对这项作业特别重视,亲自调查记录、实践。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3)、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注重多样性,趣味性。

单纯的“计算”、“应用”这类作业是一种机械劳动,长时间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设计时应遵循多样性原则。笔者的做法是:

新授课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可以做教师自编的课时作业,可选用课本习题,或教师积累的题目。

(作者单位:青海省平安一中810600)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艺术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高分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