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10-09 03:39: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点滴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课改的春风吹进每位老师的心田,必将给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令学生感到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满生命、溢满快乐的课堂情境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为学生播撒一颗爱学习的种子呢,下面我就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法谈谈几点感受。

一、夯实一种基础:识字写字

识字时,除了借助传统的旧字换偏旁、换部件,猜字谜等识记生字的方法,对于本册中出现的“拨”和“拔”,“族”和“旅”,“爱”“受”和“暖”等这些长得特别相近的字学生是很难借助这样的方法来区别记忆的,于是针对这类字我便巧借字的形和学生展开想象来记忆。如“拨”和“拔”产生了分歧,我让学生伸出小手指做一做拨号的动作,拨号的手指恰恰像“拨”的那一竖,而拔河中长长的绳子和我们伸直的胳膊恰恰如同“拔”字的那一横;“族”和“旅”区别在右下部分,我便告诉学生,“族”原来统一一个民族需要经过战争,战争就需要兵器“刀戈弓矢”,“旅”的竖提撇捺就像一个人甩起胳膊、抬起脚大踏步前进去旅行;“爱”“受”中间是秃宝盖,就像人身体包着心才能接受、才能有爱,而“暖”的两横就像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层不够得再来一层才更暖和。如此,学生便了然于胸了。类似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与此同时,我还会悄悄地告诉学生,这是我的独门秘籍,不外传,方法的确是我自己创编的,尽管不一定高明,但这么“忽悠”一下学生,学生记得还是比较牢固,期末听写时效果还真的不错。

写字是一个大难题,在学字之初,很多学生喜欢看一笔写一笔,这就使得每个字失去了它的整体性,间架结构也无从提起。更多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写字时看不细、写不细、点捺不分、横提无别,时常出现多笔少画的现象。在我声嘶力竭地讲完生字后,仍然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刚开始我也采用罚的办法,写错一个罚十遍,结果再回去改时,学生仍然看不仔细,错着再写十遍,这样是越改越错,反而把错字的印象深深地种在脑中了。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写字前,我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先“赏”字。也就是引导学生先分析字的组成,然后再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占格位置,在范写的时候慢慢教给孩子起笔、收笔、长短、斜正的内容,如:“半”字是个独体字,点、撇分别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笔短横和第四笔长横分别在横中线上下,最后一笔竖是悬针竖,写在书中线上。在观察的时候我常常对那些观察仔细、到位的学生提出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先赏后写的习惯便养成了。

二、改变一种观念: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已不是一个新名词,“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但对于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师而言,因习惯了“导入――集中识字――理解课文――写字”这样的模块式教学,似乎很难接受随文识字这样的模式,总觉得在文中识字,似乎是把语文味浓浓的课文给分割得支离破碎了似的。

当越来越多的随文识字的理由灌入脑海,就有了实践的勇气。几次打磨后竟觉得这种“读读书――认认字――写写字――再读读书――认认字――写写字”的方式对低年段的学生而言应该是轻松、适合的。如在《“红领巾”真好》一课中,“巢”“崭”“蓬”等生字运用看图、字源、摸实物等多种方式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随文识字”中,机械的读记、分析不见了,活泼有趣的体验感悟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识写字,学生尝到了识字的乐趣,愿意识字、乐于识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生成很多,课堂效果非常好。

不管是穿衣吃饭还是课堂教学,我们往往习惯于一种固有的模式,不愿去主动改变,其实尝试过后就会有全新的收获,迈进一步,前方有更美的风景。

三、形成一种习惯:阅读积累

语文老师就像园丁,要善于剪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要剪掉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删繁就简”,删除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把没有语文味的,甚至语文味不浓的地方剪掉,拿出时间充分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地对话,让语文课堂简简单单而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我不喜欢让学生浮于表面地去表演,然后,一个个地奖励小红花。我也不喜欢让学生拿腔拿调地去读,我觉得情感应该是自然地流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课堂上我会和学生一起读背《成语接龙》《歇后语儿歌100首》《弟子规》等,但是单纯的靠课堂是不可能满足孩子日益发展的需求的,但最关键的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在家中看某部电影的片断预告,突然想到:连续剧或电影都会有精彩的片段预告,其目的就是吸引观众继续观看,那么,教师为什么不可以给推荐阅读的书目做做广告呢?于是在推荐学生阅读时,我会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书目听了有兴趣,并试图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悬念,把悬而未解决的情节或答案留给学生自己去寻找,学生自然就会饶有兴趣地去阅读此书。说到读书,我班里孩子最向往的时间就是阅读课了,节阅读课的前十几分钟,我都会尽我所能地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给学生听,现在已经读完了《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亲爱的笨笨猪》《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香草女巫》《老师,操场上有个小妖怪叫我》等书籍。我想教师的读,哪怕对孩子们爱上阅读有那么一点的推动力都是值得去做的。

和学生一起读书学习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趣味无限。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读书,让你在教育教学上底气十足,挥洒自如;读书,让你的骨子不缺钙;读书,让你的精神和容颜里,注入了最鲜活的、抗衰老的生命元素。”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传承母语的责任。站在讲台上,语文教师就是语文,教语文的我们应该是母语的化身。而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拿出“我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的气魄和底气,柔美、婉约、清新,处处体现出语文味。尽管我们所呈现的语文或美或丑,或枯或润,但作为语文教师,在文本中带领学生寻找母语的光芒和喜悦,我想,这才是我们最美丽的坚守……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修课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