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9 03:38:04

语块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语块研究的结果表明,语块对语言的熟练运用十分重要。本文依据语块教学理论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采用辨认语块、积累语块和运用语块等语块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地道性。

关键词:语块;翻译;教学策略

A Study of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unks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翻译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听、说、读、写和译等五大技能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语块教学策略,旨在提高英汉互译翻译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等。

一、国外外语教学现状

当前,国外外语教学正经历三个变化:(1)从“交际教学法”(CLT)向“任务教学法”(TBA)过渡。交际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教学重点不同。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教学的重点以传达交际意义为主,语言形式在交际中是第二位的。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主义,在体验和完成任务中同步发展认知和语言能力,既注重传达意义,也关注语言形式的习得。(2)从“教学法时代”向“后方法时代”转变。目前,外语教学已从关注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如何学,关注学习的策略和动机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长处和弊端,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有法,但无定法”。(3)从“语言规则教学”向“语篇教学”转变。外语教学不再孤立地向学生讲解语言规则,而是在语篇和语境中输入语言系统和规则,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语言技能教学方面,提出四个强调:(1)综合教学的理念,(2)语言与认知平衡发展,(3)语言地道性与真实性并重,(4)结合语境与语用开展教学。

国外外语教学的成果为我们的外语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而言,笔者提出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教学:(1)变语法教学为语块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2)变传统教学为策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二、从“语法教学”到“语块教学”

我国的外语教学应从传统的语法规则教学转变为词块、语块和语段的教学[8]。这种转变的理论依据是,语法规则教学是受到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而语块教学是受到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的启发。认知语言学习理论指出,中介语通过两种途径发展:(1)规则学习(rule-based learning)和(2)范例学习(exemplar-based learning),而范例学习就是语块(chunks)的构建,是语言学习更为有效的途径。语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结构,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类:(1)多词语块(polywords);(2)习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4)句子搭建语块(sentence builders)。从语篇和语用功能上语块分为立场语块、组篇语块、指示语块和会话专用语块。此外,从成分词个数出发,可以将语块分为两词语块、三词语块、四词语块、五词语块等。从语料库语言学出发,根据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还可以将语块分为高频语块、中频语块和低频语块。

语块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惯例化语言构块,在交际时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可以大大减轻大脑的语言编码压力,因而极大地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Nattinger & DeCarrico认为,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存储了多少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了多少预制语块。语言流利能极大地增强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信心,产生成就感。其次,语块都是按照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避免语言错误。第三,每个语块都有语用功能,表示同一功能的语块以语义场形式存储在大脑中,提取使用时根据交际语境、交际对象等选取最适合的语块,因此可以使学生获得语用能力,提高交际的得体性。第四,某些交际策略是通过语块实现的,可以促进交际策略能力发展。第五,预制语块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记住了一个语块就记住了一个语块群。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块教学策略

(1)辨认语块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注重语法规则和单词本身的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常发现学生语块识别能力较差,尤其是当看到汉语句子时无从下手,找不到关键语块,因而翻译出来的英语句子既不地道,又不准确。有鉴于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很有必要强化语块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向学生灌输语块知识,比如常用搭配、习语、句子框架等,以期帮助学生辨认语块。

(2)积累语块教学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机会帮助学生积累语块。如在讲解到balance一词时,教师要给出与之相关的常用语块:lose one’s balance(失去平衡),regain one’s balance(恢复平衡),strike a balance(把两者安排得当,避免走极端)等。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常用语块外,教师还应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背诵教材中出现的精彩段落,以便更多地掌握语块。

在语块积累时,不要孤立地学习某个单词或短语。 要特别强调各类语境中常见的语块组合的积累,如:the source of pollution,care about money,a surprise attack,eliminate traffic accidents等。这类语块组合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如果熟练掌握了它们,那么在英汉互译翻译时,就能驾轻就熟,脱口而出,而且翻译出来的目标语还很地道。

(3)运用语块教学策略

辨认语块和积累语块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块。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多种形式的语言输出性练习。教师可以事先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译成中文作为翻译素材,要求学生用所学语块进行翻译,然后对比译文和原文的差异,通过这样的练习启发学生从选词搭配、句式运用等方面比较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在语言输出中的差异,有意识地训练英语思维,不断减少二语输出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二语输出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如表:

语块搭配比较

表达意义 目标语 中介语

让时光倒流 turn the clock back let the time flow back

多看书 read more books look at more books

脱离危险 be out of danger be away from danger

我完全同意 I can’t agree any more I agree entirely

说来话长 It’s a long story It will take long to tell it.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采用语块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块的学习并提高对语块的运用能力,有助于使目标语更准确、更地道。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语块教学策略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3).

[4]段士平.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外语,2008(04).

[5]王立非.借鉴国外,立足本土,创新教学[J].中国外语,2007(06).

作者简介:王保安(1966—),男,河南唐河人,河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理论。

项目简介:本文为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111)“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与提高高校外语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相关成果。

上一篇:从和服的发展历史看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下一篇: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英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