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及其实现

时间:2022-10-09 03:17:40

试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及其实现

【摘要】信息化时代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普遍关注的课题。首先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基于其必要性研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结果表明,个性化信息服务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多样化、有效解决信息供需矛盾、完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提高馆员信息科技素养、建立个性化的服务站点、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转变信息服务观念等措施来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 个性化 信息服务 理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信息时代被广泛提及的话题,尤其是在科研信息汇集交织的高校图书馆,如何满足高校师生的需要,实现个性化服务,是摆在每一个高校面前的难题。通过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可以大大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层次,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创新发展。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

个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具有一定的意向性,表现的是一个行为主体的独特性。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指的是信息服务者为信息客户提供的独特的,能够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信息服务,是一种信息潮流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种。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种根据信息客户的行为习惯、爱好和需求而为其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以便来满足其需要。另一种则是在当今科技飞快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作为可以自由接入互联网的个体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在网络上设定自己需要的信息来源、网上功能以及其他服务,从而实现对于网络信息的方便快捷索取,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主动权掌握在客户的手中。这两种概念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注重的是个人客户的独特需要,这也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然而当前对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错误。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个性化服务只能在数字化的图书馆中进行。其实这里的信息并不指的是只能在网上传输的信息,同样包括纸质的文献信息。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就是一种混合了纸质和电子的双重图书馆,具有当地文献和远程文献的完美融合优势,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信息处理场所。而传统的信息服务仍然很多,所以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应该不能忘记传统纸质型的资源。另一方面,个性化信息服务注重的是强调用户个人的信息需要,而忽视了用户自己个性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

个性化信息服务其实是一种早就存在的服务方式,并不是信息时代独有的。比如之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新的资料和期刊到馆的时候,一些老师和学生会亲自来借阅,这显然就是一种个性化服务。但是可以看出这种服务还是很小众的,在广大师生范围内无法普及,故而如果要想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于网络科技的使用时十分必要的,比如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网络咨询和制定关键词的信息检索、借阅服务,等等。

2.特点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个方式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而基于此图书馆可以根据每一个客户的喜好、习惯和独特需求来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服务。二是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对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继承和发展,图书馆的工作可以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工作也可以基于师生的需要来开展。三是服务时空的个性化。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使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不再是传统的模式,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服务,比如在线的信息咨询、网上借阅和检索等,服务的局限性大大减小。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1.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根本途径

在信息时代,网络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每一个用户的年龄、习惯、职业和知识水平不同,其需求当然也是不同的。而随着高校的发展,师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学和科研型高校成为主流。很多教师并不是只有教学任务,也有着很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师生对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需求面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元化,对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为了满足需求量大、专业性强、内容深奥等具有典型个性化特征的信息需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迫在眉睫。

2.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实现信息资源多样化的有效措施

网络大环境下,用户需求的信息往往来自多样化的载体和多样化的渠道,是一种对信息的收集和再整理过程。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首先需要多样化发展信息的载体,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型资源不再是主题,而更多的数据光盘、电子文献甚至自建的网络数据库正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还有就是网络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通过网络来连接到其他的图书馆、资源库就可以丰富自身的资源,经过处理之后可大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个性化信息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供需矛盾

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很快,形成了一个浩瀚的信息库。而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总体来说还是很少的,如何在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往往是令用户很头疼的一件事情,信息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可以根据用户所需,引导其在众多的信息中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大大提高信息查找的时间,更加准确、快捷。

4.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可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服务组织,应该主动服务。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图书馆都是被动服务,等着用户来上门索取服务,没有实现主动提供服务。服务的理念不能是“图书馆提供什么,用户就用什么”,而应该是“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就提供什么”。图书馆应该树立竞争意识,通过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来巩固自己在信息市场中的地位。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专门的推荐,切实解决用户困难,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模式转变。

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1.提高馆员信息科技素养,建立学科馆员制

信息化时代,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于信息科技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才能胜任当下的工作。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多为调动人员,存在一定的关系户,这就使得馆员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不完整,达不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一定的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管理技术和电子科技体系知识,提高馆员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来保证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科馆员除了负责文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之外,还应该对某一个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师生需求,对专业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专门的索引和数据库,为不同专业领域的师生进行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2.建立个性化的服务站点

建立个性化的服务站点旨在提高信息服务的技术含量,这也是标志着个性化信息服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比如很多网站都可以让用户自己来设置,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实现信息的个性设置。比如新闻网站让用户设置感兴趣的领域来实现信息的自动检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搜索引擎等等。放到高校图书馆中,这种个性化的服务站点可以是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资料整理,将一定的相同领域资料放到一个站点内,用户访问起来将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实现学术研究领域的个性化服务。

3.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经费和人力物力条件,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将繁杂的文献资源分成很多个单独的单元,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建立明目的特色数据库。同时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途径,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和教育机构、图书馆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文献借阅和信息互利,实现完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转变信息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从根本上来讲,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应该研究读者的合理需要,来进行专业的服务,善于培养读者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建立高质量的书目和数据库,主动服务,建立主动服务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不能等读者上门,而应该在任何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下,站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研究他们的需要以及实现的过程。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应该围绕读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库建立。这是一个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的过程,需要上级的重视和一定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每一个用户的差异,对于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有效的服务。善于收集和整理用户信息,将用户的科研领域和需求建立成为专门的用户数据库,了解用户习惯的检索内容,为其调整服务方式,更新数据库,保证用户能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当然,图书馆也应该对用户进行专门的培训,让用户能够进行基本的操作和信息检索,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用户所需举办专业性的学术活动,通过两方共同努力,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构建工作提供了平台和机遇,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利用率和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良好途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开发专业性和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圣韬,王彬,刘丽杰等.浅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1):271.281.

[2]梁荣贤.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研究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2,(2):153-154.

[3]许艳.浅谈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J].价值工程,2012,31(15):228-229.

[4]罗新.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应用[J].科技资讯,2012,(24):253-254.

上一篇:浅析同伴反馈教育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师发展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