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要精节奏稳 整体协调心路明

时间:2022-10-09 02:14:58

我日前曾在《大舞台》上发表论述河北梆子的伴奏技法,板胡的伴奏规律及弓法、指法的演奏技巧,各类板式的演奏方法。文章发表后,就有票界的朋友找我,希望我讲一讲有关河北梆子板胡的知识。我借此将有关板胡的知识简单的做以介绍:

板胡于明末清初在胡琴的基础上出现,因琴筒上蒙木板而得名。

板胡是我国弓弦类乐器之一,它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区。板胡有多种名称,如:梆子胡、秦胡、胡呼、椰子胡、大弦和瓢等等,统称为板胡。按板胡的构造规格、发音高低、音色及使用范围加以分类,大体可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和次中音板胡三种。在很多地方戏曲的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如: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梆子、吕剧、晋剧、蒲剧、秦腔、d等。建国以来,民族器乐的全面发展也使板胡这件乐器在演奏技巧、表现能力和乐器样式、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并成为普遍使用的具有特色的一件民族乐器。它除了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担负着多种地方戏曲的伴奏之外,还被广泛地运用于歌剧、舞剧、舞蹈、歌曲演唱等伴奏中,在民族乐器中,板胡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独奏和伴奏乐器。

河北梆子板胡属于高音板胡范畴。在河北梆子剧种中,板胡又被称为大弦、胡呼等。板胡是由担子(琴杆)、弦轴、瓢(共鸣箱)、桐木板、腰码(千金)、弓子杆、弓毛(马尾)、琴码、琴弦(丝弦或金属弦)、弦钩、弦垫等构成。担子(琴杆):用紫檀木、老红木、乌木等优质木料制成为最好。担子上方(弦轴处)是方形,弦轴以下呈柱圆形状,上端较粗,下端稍细,琴杆长约68厘米左右。琴杆的粗细要适中,更不要过粗,琴杆过粗会影响演奏者左手灵活演奏技巧的发挥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演奏效果。弦轴:用优质的黄杨木制成,分上下两个按在琴杆上方的轴眼里,上面为里弦轴,下面为外弦轴,轴的长度约12厘米左右。瓢(共鸣箱):用椰子的外壳切去两端制成。选择一个较好的使人满意的瓢是很不容易的。从形状上讲,以鸭蛋圆和猴头形为最佳。椰子壳最好是老的发黑红色,瓢的厚度要均匀,瓢的外口(贴板的那面)直径约9.2厘米,里口约8.5厘米,宽度约9厘米,厚度约4.8厘米。里外口之间不要兜口,也不要敞口,过于兜口或敞口都会影响音色,因此必须要求弧度适中。桐木板:应选用材质稍软的、年限较长的、纹路均匀的薄板贴于瓢的外口,构成板胡的共鸣箱。桐木板的薄厚以板胡音量的大小、音色、音质的优劣来决定。腰码(千金):有木制、骨制等。用细丝弦或尼龙弦固定在琴杆距共鸣箱约23厘米处。把位的高低,应以个人手的大小和习惯来定。弓子:由弓杆和弓毛(马尾)组成。弓杆选用富有弹性、粗细均匀的实心竹、江苇或其它竹子制成,弓杆长约86厘米,马尾要稍多些,约300根左右。琴码:用竹料刻成,雕成“城门式”,中间挖空,高约0.6厘米,放置琴弦与共鸣箱之间并靠近面板的上方约1/4处,上下的位置可根据板的薄厚,音量的大小稍加调整。琴码、腰码、琴弦一定要在一条直线上,不可倾斜。琴弦:有丝弦和金属弦两种,两者均有优点。丝弦的优点是发音坚实有力,音色饱满、柔和,力度强,烘托气氛好,具有爆发力,适合于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唱腔音乐及其他戏曲音乐的伴奏。缺点是丝弦的制作工艺还不够精密,伸缩性大,爱跑弦、易断弦,发音不够明亮,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噪音,使初学者较难以掌握和控制。金属弦的优点是制作较精密、均匀,发音较明亮、干净,不跑弦,较适合于旋律性较强的戏曲唱腔及音乐的伴奏,触弦感觉灵敏度较高,便于演奏和掌握。其缺点是发音不如丝弦那样柔和,在高亢激昂的唱腔音乐伴奏中缺乏钢性,烘托唱腔气氛较差,没有爆发力。无论演奏者使用哪一种弦,在演奏时都要准确地把握住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弦钩:用一根细铜丝做成,套在琴杆的最底部,将里弦和外弦均挂在弦钩上。弦垫:用薄铜片或其他金属片剪一小片垫在弦钩和瓢之间,它只起保护共鸣箱和面板的作用。松香的选用:松香是弓弦类乐器必备之物。颜色以棕黄的广香为最好,戏曲板胡多为烫香,烫香方法是将竹筷子的一端劈开一缝,夹住松香块,用火点燃,滴在瓢面上弓毛摩擦之处,可根据需要适量掌握。

以上是我对板胡基础知识的介绍,关于板胡的知识我也知之甚少,主要是听高继璞老师讲过的,也有从书上学到的,还有我在三十多年的演奏实践中所体会到的,仅供戏曲音乐爱好者、演奏者和朋友们参考。下面我还接着跟大家谈谈河北梆子的“紧拉慢唱”与“幺二三”的伴奏。

河北梆子的“紧拉慢唱”与“幺二三”的板式不同一般。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谈一下河北梆子板胡的紧拉慢唱与幺二三的拖腔和伴奏方法。因为这两种板式在节奏的处理上都是比较自由的。

因此,在板胡的伴奏和唱腔的结合上,也就显得更为灵活和自由。在节奏处理越灵活自由的情况下,板胡的伴奏

就越要紧紧地跟随唱腔,使伴奏和唱腔的关系更加密切、浑然一体。

一、紧拉慢唱的伴奏

所谓紧拉慢唱。也就是说拉的紧唱得慢,它的节奏处理大都是板胡的伴奏演奏一定的固定节奏。板胡的弓序特点是:用反复的拉、推弓的交替运弓,紧紧跟随演员的演唱演奏唱腔的主音。一般来说,板胡运弓的速度,就是紧拉慢唱的节奏。而演唱者则是在伴奏的固定节奏范围内,比较灵活、自由地进行演唱。

通常情况下,多由“梆子穗”起唱。梆子穗的前奏过门,可以反复演奏,待演唱者张口唱时,要马上随着唱腔的主音伴奏旋律。

二、“幺二三”的伴奏

“幺二三”虽说是属于紧拉慢唱的一种形式,但有它自己明显和独特的个性。在曲调的结构上,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

所谓“幺二三”是以大锣的一、二、三击而得名的。幺二三的节奏感特别强,板胡的演奏除跟随唱腔外,在过门的演奏中,它与板鼓的“鼓套子”、“梆子”的节奏要丝毫不差地、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板胡、板鼓、梆子的演奏者,三个人的心板要统一,“心气”要一致,决不能有一丝的差异。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微妙问题,那就是“紧拉慢唱”、“幺二三”的旋律在进行当中,虽然是按1/4节拍记谱,但是,在运用时必须按2/4的感觉处理。有的鼓师不明此理,作“开头”领奏时颠倒了强弱拍子的位置,虽然也能勉强的过去,但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给人一种“翻板”和不稳定的感觉。因此,鼓师,琴师必须明了和掌握这种有特殊性的规律。

在节奏上,要使板胡、板鼓、梆子三者成为有机配合的整体,在演奏配合上,丝丝入扣。在这种前提下,三者各显神手。

据我所知,有些板胡演奏者拉不好“幺二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心板,抗不住“劲儿”,座不住板头,所以,在比较快的节奏中,对过门的音符演奏不出应有的时值,即不是稍长就是稍短,在这种情况下,顾此失彼,因而,造成翻板或出现拖泥带水的现象。

练好幺二三的关键是:平时经常和板鼓、梆子在一起练习、合作。锻炼自己的心板,加强节奏感,抗住劲儿,座住板头,因为,在这样快的节奏中,不允许你在考虑,另外,也不会再有其他的办法弥补。只有拉足音符应有的时值,才能达到三位一体,干净利落,丝丝入扣的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李少春纪念馆)

上一篇:县剧团排演出上乘剧目 下一篇:“协奏”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