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磐安炼火

时间:2022-10-09 02:11:13

在烧红的木炭上,几十位赤膊男子纵身蹈火,在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穿行。旁边看的人胆战心惊,火上的人却镇定自若,毫发不伤。

你或许只在一些影片中见到过类似场景,然而在地处浙中深山的磐安县,至今仍有这样的活动年年上演,它就是当地极具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动―――炼火。

炼火,又称踩火,起源于远古先民对火的崇拜,是一种植根于南蛮巫觋文化的祭典活动,通常以舞蹈的形式兴胡公或驱瘟逐邪,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一个较大的部落在磐安群居生活。今天,在磐安县的深泽、双峰、仁川、盘峰等近10个乡镇的山区,都有炼火的传统,其中尤以深泽乡深泽村的炼火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炼火活动一般由村里的“头首”(行政或宗教负责人)负责组织筹备,由“山人”(道士)负责各种祭祀仪式,“降侗”则负责带领炼火队具体表演。

“炼火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宋代。炼火传承到近代,请神、送神及表演阵式等内容都日渐丰富,炼火班的组织也越来越健全。”如今,炼火已经成为当地最隆重、参与面最广、场面最壮观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

磐安炼火一般一年举行一次,日子多选在重阳节这一天,规模也搞得特别宏大。

按照常规,炼火开始前,村民会家家户户扛着一箩箩木炭到炼火场(村民认为交了木炭就可得到诸神保佑),平摊在画有八卦图案的圆形火坛上,待各路神祗请到后,引火烧红木炭,炭火一般约七、八寸厚。

仪式当天,附近村子的村民以及从义乌、东阳等地赶来的百姓6000多人,将炼火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据村中的长者介绍,炼火仪式通常有固定的10个程式。参加炼火的必须是男子,且必须净身、斋戒三天以上(一般在一周左右)。炼火开始前,男子要在家中洗手洗脚,入场时,还要过“火浴”。否则,在炼火时很容易被烫伤。

“维大中华民族,炎黄神州辖属,浙江省金华府磐安县深泽乡深泽村,合村居住从等,为祈求全村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门清净,乐助乌金(即木炭),特设神火一坛,以驱邪消灾,降凶化吉……深泽村全村信男信女沐浴稽首。”

晚上,炼火仪式开始。参与仪式的人先向设立在炼火场内的天坛与龙王坛诸神位上香点烛,献供斟酒。紧接着,坛外燃放鞭炮两声,坛内发鼓三声,“执道山人”(即主科法师)登坛。首先进行的是祭坛定叉、净剑响鞭、宰鸡淋血、召将请圣、发符焚牒、开水火门6个程式,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最核心的“炼火”才正式开始。

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几支长长的号角也同时发出号令。

其活动全过程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指导,先清理场地,铺好木炭(一般100担炭火为大火),做成八卦状或日月形,设五门八处。 然后点燃炭火,一片通红。参加炼火的人必经水火净身(受 水火两浴)、草裙赤脚、头戴金刚圈、潜心念咒,听从山人 (道士)指挥。程序先真人(山人、道士)“精神”、“降侗”、“打开水火门”后,才进入第一轮蹈火。蹈火时,由山人“ 降侗”率领蹈火队伍,进入通红的火滩,两名“头手”紧跟,水手端水碗压阵,后面有8―10人手执钢叉相随。按东西方向一定的门类路线行进。山人念咒,余者吆喝,在浓浓的 大火上光着脚往返跃走。一个接一个,在火炭上踏过去、冲过去。他们有的沉着犹如闲庭信步,有的快步如飞身轻如燕,有的猛踩炭火,让火光四溅……大家一路高歌狂舞,勇往直前,场面煞是壮观。

第二轮以南北方向的门类路线跃进。乐队有锣、鼓、钹组成,节奏相应合拍,吆喝和喝彩声震撼夜空。那种刚劲剽悍的动作和不畏艰险的情态,以及无比壮观的氛围,使人的精神受到莫大的振撼。进入第三轮踩火时,跟随的人数愈来愈多,甚至场观的人群也进入踩火,使这一活动达到了高潮。

而经过一场火的洗礼,古代人民战胜自然的大无畏精神淋漓尽致地重现了出来,那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强烈向往的心态。

链接――

炼火,道家认为是修炼“成真果”的必经之途。含有“上刀山下火海,历尽千辛万苦,不畏艰险”之意,又有借助于某种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来驱除一切妖魔鬼怪的企图。对民间来说,则含有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降福辟邪的美好愿望 之意。因而能够保持千百年的历史。

上一篇:小叶女贞的园艺造型 下一篇:曾经金戈铁马的“一溜十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