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护理技巧

时间:2022-10-09 01:36:20

高校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护理技巧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一项最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高校护理人员每年要应对大量的新生、毕业生查体工作,如何熟练、高质量地完成静脉采血,是衡量高校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高校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技巧如下。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保持自信心,克服紧张恐惧心理,态度和蔼,这样才能取得大学生的信赖,从而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1.1心理反应大学生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反应[1]:①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项目是肝功及表面抗原,需要空腹,而且体检人群又多,心情未免急躁。②大学生对静脉采血认知不足,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对疼痛较敏感,这种情况极易产生晕针,尤其是女大学生。③受护理人员工作态度、面部表情影响,以及对护理人员技术的不信任,部分大学生产生紧张心理。1.2应对措施①维持好秩序,使抽血现场保持整洁安静,整齐有序,减少大学生的急躁心理。②对于静脉采血进行宣教,对疼痛敏感者和恐慌紧张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他们消除恐慌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从而放松皮肤,减轻静脉血管收缩,便于快速进针,进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极度恐慌、难于纾解者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症状时,护理人员可采取平卧位采血,避免晕倒。③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态度热情,积极和大学生沟通,必要时采取幽默诙谐的语言与进行其交流,使采血者精神放松,同时护理人员要用精湛的技术使采血者产生信赖,从而欣然接受采血[2]。

2采血技巧

2.1三查七对采血前认真核对每一份化验单,使采血者、化验单、试管严格对应,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不要急于求成。2.2查体时大学生多采取坐位,充分暴露上肢,肘下垫一软枕,使上肢绷直,对晕针者采取平卧位。2.3选择血管合适的血管对采血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一般多选择肘窝处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这3支血管比较粗直且多清晰可见,弹性又好。但对于肥胖者,脂肪较厚,血管较深看不见,主要靠摸,多用示指,也可用无名指或小指,但切忌用大拇指,大拇指上有小动脉,影响感觉。2.4结扎止血带在穿刺部位上方6cm系止血带,松紧适度,嘱大学生握拳,对结扎止血后血管仍不充盈者,嘱采血者重复做松拳握拳2~3次;也可轻拍局部穿刺部位,使穿刺部位的静脉血管快速充盈暴露。2.5消毒用碘伏棉签以静脉穿刺点为中心,用螺旋式方式顺时针消毒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少于5cm×5cm2.6进针用左手拇指及示指绷紧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头或头皮针针柄,针头斜面向上,在血管上方或斜上方与皮肤成20°~40°角进针,见回血后沿血管走行向前推进。若血管短则可不向前推进或推进少许,固定针头,拉动针栓至抽血量(2~3mL)。若是头皮针抽血,见回血后,头皮针尾端带橡胶护套针头直接插入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胶塞中,通过负压吸引血流直接注入试管至抽血量(2~3mL)。2.7拔针松止血带嘱采血者松拳,用干棉签或棉球置针眼处快速拔出针头,嘱采血者顺血管方向用大拇指在针眼上方1cm~2cm处纵向按压3min~5min止血,不可揉搓,以防引起皮下血肿[3]。2.8密切观察在采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每一位采血者,若采血者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及低血糖症状时,应就地平卧,给饮一些葡萄糖液体,待症状缓解后方可让采血者离开。

3总结

护理人员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采血任务,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欣然接受采血;其次要具备精湛的护理抽血技术,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大学生采血者的痛苦。在采血过程中,严格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一张化验单对应一个采血者、一个试管,不要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影响采血的进度和质量。采血过程中还要严密观察每一位采血者面部表情,对出现晕针和低血糖反应者,要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这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采血任务。

参考文献

[1]马文莹.门诊真空静脉采血的护理问题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50-151.

[2]何梅.浅谈门诊检验患者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11):318-319.

[3]陈如燕.体检人群静脉采血心理沟通的需求与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11,28(2A):68-70.

作者:杨文涛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医院

上一篇:谈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市场化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