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有毒无害论”

时间:2022-10-09 01:13:36

“毒胶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前不久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

这种理论“依稀往梦似曾见”。去年,农业部一名副部长针对2011年有纯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M1超标一事时也声称:“你说吃了致癌,它得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啊?”

近期,“可口可乐含氯门”在媒体的持续挖掘和监管部门的驻厂调查后,由先前坚决否认氯水混入饮料,终于承认部分产品含氯,表示道歉,并保证销往市场的7.6万箱含氯产品对人体无害,这些含氯饮料也不追回,其潜台词恐怕也是“有毒无害论”。

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毒奶粉喝几次没事,地沟油吃几顿没事,致癌牛奶喝几杯没事,毒豆芽吃几次同样没事,那我们的餐桌何时才能让国人得以放心。难道说,我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只有建立在这赌博式的侥幸之上吗?

倘若是小毛病,只吃几粒毒胶囊或许没事,如果只是心血来潮吃一两杯致癌牛奶或许也没事,但许多重症病人天天都需服药。为了保健和补充营养,许多老人儿童天天都要喝牛奶,这些东西里若是有了毒,岂不是让这些病魔缠身者雪上加霜,以及让众多老人儿童去慢性服毒吗?君不闻,日本50年前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夭野美奈子至今还在被毒奶粉后遗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作为专家,作为一个对人民负责、有良知的专家,岂能如此信口开河,不计后果!

“有毒无害论”的要害在于承认有毒但无害,这种理论是相当可怕的,是有意无意地在模糊淡化有毒与无毒的界限。

首先是粉饰太平。经他们这么轻描淡写一说,似乎有毒物品的安全性都在“安全指数”之内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完全是一些人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故弄玄虚。甚至还有专家板起面孔,把话锋直指媒体,告诫要从维稳出发,对他们施以“正面教育”,今后莫再去“胡乱鼓噪”,做出“影响安定团结”的事来。

其次是开脱罪责。既如此,有关厂家也就不需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了。

更重要的是铺平道路,肇事者可继续我行我素,不必再胆战心惊,尽可放心大胆地干了。

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些既讲科学、也懂科学的专家到底是在为谁服务?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代言人,还是成了被利益集团所收买的走卒?一些明星为不法厂家做广告误导消费者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而一些专家公然为一些违法厂家张目,则更令人无法容忍。

近日,网络还流行一首歌曲《皮鞋很忙》:“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听罢,实在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这种现象必须扭转和改变,否则,连最基本的食品药品安全都无法保障,还怎么能够激发起人们深化改革的热情。又怎么能够稳定社会和人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在物质上极大丰富,又要在精神上文明进步。任何以损害同胞健康的“发展”“繁荣”都是不能容许的。为此。对有毒产品一经发现,必须“全民共计之”。对有关厂家该绳之以法的要绳之以法,对有关不负责任的“专家”也要问责,不能再让他们以权威自居,信口雌黄,助桀为虐。

(责编:山林)

上一篇:爱心洋爸爸和他的3000中国孤儿 下一篇:卖房反悔酿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