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时间:2022-10-09 12:43:59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是新阶段我们党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高度,总结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经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兴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正确理解和有效贯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目标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意义

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我们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从战略全局上把握内涵、认清意义,不断增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

第一,军民融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战略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有效利用和发挥现有军地资源优势,防止重复、分散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二,军民融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关于人民战争思想,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论述。中国革命历史经验表明: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军发展壮大的根基在民、力量在民、保证在民。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军队靠山,军队是人民支柱;战争是保护人民的战争,战争也是人民的战争;经济社会要发展,军队建设也要发展;“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总书记提出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是对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就。

第三,军民融合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四,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新方略;是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加快富国强军步伐的必然选择;更是发展地区优势,加强多样化军事能力建设、实现安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它要求在制度设计、体系构建、资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宽领域的融合,形成双向优势互补的局面,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当前,后备力量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必须顺应时展、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特点规律、破解发展难题,整合建设资源、优化保障机制,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拓宽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卓有成效地推进军民融合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

第一,科学统筹、资源共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要统筹基础建设规划,合理安排经济建设与国防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军民融合;要统筹军地技术规划,使军品与民品的设计制造充分考虑相互需求,形成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技术上的军民融合;要统筹军地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避免军地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实现资源使用上的军民融合。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积极搭建军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国防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互融合和优化配置。

第二,军地互动、实现双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质,是形成军民两大体系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格局,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确保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使国家一笔投入产生双重效益。要充分发挥国防建设领域和经济建设领域资源整合优势,实现兼容、双赢发展。

第三,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和扶贫帮困、尊老爱幼、遵章守纪中作出更大贡献。要注重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科技攻关、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等活动,更加自觉地把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要注重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中坚作用,进一步加强应急训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作者系邓州市人武部部长)

上一篇:针对“五个领域”用好“五种方法”牢牢把握安...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