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校园人性空间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08 11:06:41

历史性校园人性空间调查研究

【摘 要】在我国当前高校迅速建设的过程当中,校园环境当中人性空间逐步缺失。在对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与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发现,历史性校园的建设形式,存在诸多值得当前高校建设借鉴之处。同时提出以“拼贴城市”为借鉴,对当代校园建设提出借鉴历史性校园的“小规模”建设方式以及空间营造技巧。

【关键字】历史;校园;人性空间;“拼贴城市”

1 问题引出

随着教育部1999年作出“高校扩招”的战略决定,高校建设也拉开序幕。与各类“新区”、“开发区”、“保税区”等一样,高校新校址的建设也走向了“圈地”时代。此时的校园建设显示出了新时代快速建设的特征:校园规模巨型化,地理区位边缘化,建设进程加速化等,同时为适应这些特征,新校园建设当中各种空间的营造与老校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山东建筑大学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其新校区空间使用方面微观表现为:新校园与城市联系疏远、校园内空间利用率较低、校内各功能组团联系不紧密、院内道路出现拥堵等等。通过对现象的总结,可以看出,新校园空间的营造方面纯理性空间所占比重大幅增加,而人性空间正在消失。相比来讲,在人性空间的营造方面,历史性校园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2 名词界定

2.1 历史性校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被称为“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性校园正是这种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校园“不可移动文物”组成的建筑组群,同时现状空间格局和环境风貌仍保留着原有的历史特色,其规划组织,建设模式具备鲜明特色和一定的代表性,具备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在城市功能结构中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2.2 人性空间

“人性空间”是与“非人性空间”或“非人空间”相对应而称的。

自从启蒙主义至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科技的依赖达到了崇拜的地步,正如柯布西耶在昌迪加尔的建设当中,对功能分区的明晰,对交通空间的加强,对政治空间的塑造,使得纯理性的非人尺度空间大大剥夺了人性空间的存在,而人性空间恰恰强调了空间对人体尺度的把握,将使用权让渡给不借助燃料动力交通工具的行人。人性空间更强调人在空间当中的感知,与空间的交流,而淡化了其外在附加功能。

2.3 历史性校园的人性空间

大学校园当中的人性空间包含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历史性校园内形成的人性空间则更具民主、自由、平等的交流基础。正如西方哲学奠基者苏格拉底向人们讲学的方式:他经常游走于街角、走廊、闹市,与市民讨论哲学问题。在这样随意的空间当中形成了大量的思想交流。因此在中世纪大学初现之时,大学并没有自身固有的空间而是在街道两侧。随着19世纪西欧宫殿式大学以及美国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出现,教学活动逐步引入室内,校园内人流空间逐渐减少,但随着大学的建设发展,校园内部会生长出符合人性要求的空间,同时弥补了户外空间活力不足的缺憾。

在当前中国近代高校建设中保存较好的历史校园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精巧的规划布局,以及健康的发展保护机制,类似的这些校园如今仍焕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本文将通过对济南山东大学西校区,既原齐鲁大学的调研,解读历史性校园当中人性空间的形式以及成因,总结出校园建设中人性空间营造经验。

3 历史性校园人性空间特性(以原齐鲁大学为例)

3.1 老校园宜人的建筑尺度

原齐鲁大学(现山大西校区)校园的建筑高度都以多层,低层建筑为主, 建筑布局紧凑有分有合。没有了高楼大厦的巍巍耸立,老校区建筑的尺度就给人亲切之感,建筑之间用绿化或者廊桥自身串联起来,使建筑之间连接紧密,同时建筑尺度较小,建筑之间的间距也交小符合人的尺度。

3.2 老校园人性的道路尺度

由于建筑的尺度较小,建筑之间连接的道路尺度也是较小的。老校区的道路系统是经过严格的规划的,整个校区的主楼之间是有车行道路的,但是有不少道路空间就为师生留下非机动车与步行的空间。这样师生往往比较倾向于这些尺度较小的小路,这样就可以给予充足的停留,交流的空间,避开了机动车的干扰。

3.3 多层次的交往、游憩空间

老校区的小的交往空间的层次非常丰富,这些空间为师生提供了行为的多样性及可接触性的空间媒介。其利用植物、建筑小品及铺地等多种手法,形成富有特色、层次丰富的空间环境,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为几个人的活动提供开放空间。空间之中的设施也是非常的齐全布置了休息的座椅,活动设施等

3.4 便利的自行车停放区域

人交容易接受的步行距离为500米,超过这个距离就要使用交通工具。在老校区之中学生骑自行车上课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园区在宿舍的入口和教学楼之间都布置了便利的停车空间,便于学生的出入。

3.5 合理的穿插在校园的停车空间

由于是老校区,当初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当今如此多的机动车,学校在于后添置了一些停车场,并将一些车位穿插于校园之中。同时,停车区域配合有绿化,使林阴停车场相对于普通露天停车场,具有遮阴、美观和环保的优点。

4 历史性校园人性空间形成分析

4.1 设计手法

4.1.1 建筑围合空间

老校区主入口还是强调中轴线的关系以突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老校区建筑之间的院落围合是老建筑之间对话时所常用的一种空间处理方式,由于建筑建成于不同时期,校园在持续的规划建设中始终关注和原有的建筑建立空间联系,这样就有可能于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沿袭一种同构的空间特征,在时间维度上维系校园空间布局的整体性。

4.1.2 植物与小品造空间

植物围合的空间既要有安静的自然空间,又要有活跃的活动空间。例如有一个空间,有4条小路引向一个核心的区域点,并在这个点上做了很细致的绿化小品,就能够形成的独具韵味的小空间。这类空间具有较好的聚集人流,形成较好的交流空间。

4.1.3 交通空间

老校区有比较清晰的车行空间,方便机动车在校园的行驶。同时老校区也划分了整个步行空间,这些空间对校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纯的步行空间能够很好的将人的空间划分出来,这样人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可以自由进行自己的人为活动。

4.1.4 小型广场空间

老校区的广场有四面和三面围合的空间,这种形式营造了一个封闭感较好,有较强领域感的空间。这些广场可以是学生课余集会活动、学术交流、布置休闲场所等。老校区还有一些校园文化广场布置了意识价值较高的建筑、设施小品、如校园文化长廊、校园名人雕塑、可由校训的景墙等。

4.1.5 规划手法匠人营国

整个校园的规划参考了《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规划原则。合理便捷的将整个校园功能区分开来,同时又不失整体,减少的校园大的尺度。

4.2 校园发展机制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原齐鲁大学(现山大西校区)校园也并非终极目标式的建设,其坐落在文化西路以南、经十路以北,东至校内育才路,西至广场西沟,南至校内青杨路,北至校内杏林路、文化西路,现存主要建校时期的建筑有景蓝奇楼、柏根楼、圣保罗楼、考文楼、大门、教学一楼、教学二楼、教学八楼。例如其中教学三楼建于1917年,综合科研楼建于1923年。这种渐进式逐步完善校园功能的发展方式,恰巧与“织布城市”的概念相吻合。这种以邻里街坊为单位的“小规模”建设以及改造方法在二战之后的很多著作当中均有体现,比如《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以及《俄勒冈实验》都反映了城市规划设计和开发必须以社区环境和邻里生活为出发点的思想。

这种小规模开发对于校园建设发展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在改造方面具备灵活性,学校会根据校方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设意向、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小规模投资建设。对应学校周边的基础设施,校方还可以灵活的在校内增加相关配套设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其次在建设方面具有高效性。由于区别于大规模的校园建设,所以不存在建成之后出现鬼城,或者校园活力不足的问题,避免了大规模投资的盲目性与风险性。第三,培养师生以及周边市民对校园的认同感。当校园在城市内部逐步生长,与城市逐步融合的过程中,市民对校园也会产生依赖性,师生对城市的关系也逐步频繁,周边市民对校园内部人性空间的营造也提供了活力。

4.3 与城市共生关系

当学校在逐步“织补”自己的校园过程当中,会逐步地增强与城市的联系,笔者在原齐鲁大学进行调研时发现,有很多老者在校园内部打牌、锻炼、遛狗、交流等同时,学校与城市联系极为紧密,紧邻植物园,距泉城广场仅0.9KM,距大明湖2KM,周边影剧院、医院、中小学、文化场馆齐全,学校师生能够方便的使用城市内部的各项基础设施。

然而在目前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过程当中,学校的师生处于弱势群体,被迫迁往公共设施不足的郊外,这样一来处于郊区的师生与周边的村民一样缺乏社会认同感,缺少基础设施服务,主观的对社会进行阶层划分的对立与冲突更加显现。同时由于教师对于前往郊外授课甚至居住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因此也会减少与学生的交流,不利于人性空间的营造,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齐鲁大学校园建设的调研,结合诸多校园建设的案例研究,加以“织补城市”的理论指导,对校园内部人性空间建设提出了笔者的建议。总结以上观点,校园空间方面需要比城市空间更加注意人性空间的营造,同时校园内人性空间的营造并非是城市设计尺度上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融入对社会发展的深度认识,减少激进地、纯粹理性地建设功能城市。在整体城市发展当中,需要对校园建设作出适当的定位,不能冒进发展,在合理需要的前提下,逐步的“织布”进校园扩建所需要的功能,扩展校园规模。

本调研由于时间仓促水品有限上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调研时间选择局限性,样本容量很小,缺乏数据支撑,相关背景知识不足等等。本文仅作抛砖引玉,在校园人性空间建设研究中需要众学者共同努力,为我国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朱东风与郑瑞山, 大学校园非正式场所精神探究[J]. 规划师, 2005(1).

[2]吴正旺与王伯伟, 大学校园规划100年[J]. 建筑学报, 2005(3).

[3]吴丹丹与柳肃, 大学校园内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J]. 中外建筑, 2004(1).

[4]钟纪刚, 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浅议[J]. 南方建筑, 2008. 3.

[5]田银生, 谷凯与陶伟, 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J]. 城市规划, 2010. 34(4).

[6]张杰与吕杰, 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 城市规划, 2003. 27(9).

[7]张鸿, 浅谈校园空间规划的历史[J]. 山西建筑, 2009. 35(2).

[8]张健与马瑞, 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 华中建筑, 2008(7).

[9]马永斌, 文帆与王孙禺, 科学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分析――基于剑桥科学园与筑波科学城的对比[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6).

作者简介:

许丕财(1983―),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探讨 下一篇:高渗透改性环氧砂浆修补裂缝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