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会计制度实施下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时间:2022-10-08 11:06:22

刍议新会计制度实施下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财务管理也需要不断与新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内控、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自2007年1月1日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就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是对我国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补充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会计制度更快地接轨。2012年12月19日,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这重点剖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考。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关键要点分析

本文将主要从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风险、预算管理风险和财务收支管理风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事业单位忽视了不顾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本原则,将重要的财务审计部门设立在财务部门下面。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直接导致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名存实亡,甚至发生一些情节恶劣事件。比如,有些职员出现公款私私用、公款炒股、弄虚作假及搞账外账等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这都导致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失效;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也可能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保障,致使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收到严重的影响。

(二)财务预算管理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不能将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与预算编制紧密地结合,从而导致预算的编制大多流于形式;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很多事业单位采取传统的基数增长法进行预算编制,缺乏更加科学的测算依据,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预算执行缺乏力度。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本身缺乏科学性导致的。比如盲目将预算金额做大,或者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致使预算根本无法体现实际支出的需要,预算的执行缺乏力度;预算监督职能弱化问题严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单位总是奢望通过追加预算的方法来争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而非对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合理预算。

(三)财务收支计量与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这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计量和归属问题。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忽视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发生了无形资产流失的问题;会计核算潜在风险。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经常出现填写凭证过于简单,会计科目设立有失规范,以及帐证不实的现象。比如,对于出差开会或者培训活动,受约于差旅费的报销规定,一些单位的经手人开具的通常是会务费,这其中却包含了超标准的差旅费、住宿费和考察费等,导致会计核算上难以将其正确分类列支。

二、强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减低和化解财务风险,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本着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漏洞,通过建立完整的内控机制,以促进单位财务等各项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规范财务流程,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和制度。比如建立合同审查签证制度,严格签约资格审核,严格法人委托制等;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提高单位各部门对新会计准则的认知程度,不断强化资金管理和控制;制定单位财产物资得内控制度,落实财产检查盘点和清查制度,确保单位账实相符。

(二)需要加强预算管理

逐步加强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通过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整体协调,从而有效减低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单位内部和外部审计,实现对预算支出情况的全面监督,尤其需要建立规范的日常监督制约机制,从而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的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财务风险基金)应对突发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基金是事业单位按一定比例进行提取并专款专用。也就是说,一旦事业单位发生了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这笔基金可以保障其正常运营,免于陷入财务困境。

(三)需要加强会计核算等工作

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账户、会计处理流程及方法、报表内容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这要求事业单位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建立和完善新的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便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需要事业单位紧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趋势,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最新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来科学有据地调整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求,积极应对各种财务风险,是当前我国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希望我国的事业不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保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珠.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和防控管理研究[J].青海气象.2013(02)

[2]张珂.事业单位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3(05)

上一篇:普鲁斯特小说 下一篇:环保搬迁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