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前沿沙岸造林和老林带套种更新研究

时间:2022-10-08 10:28:40

惠安县前沿沙岸造林和老林带套种更新研究

[摘要] 2002年,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采用不同栽植深度和客土量造林对比,并在前沿不同郁闭度的老林带内进行套种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沿海前沿沙地造林木麻黄苗木入土深度为50%苗高,2年生幼林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与平栽相比分别提高了29.2%、70.6%和50%,7年生时增加了45%、38.3%和38.8%。造林时穴内放客土幼林成活率、保存率、高径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前沿老林带内木麻黄套种生长量随老林带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少。

[关键词] 前沿沙地 造林 栽植深度 客土量 套种

福建省海岸线长达三千多公里,解放前,由于缺乏防护林的有效保护,沿海地区饱受风沙危害之苦,历史上曾有过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惨痛经历。解放后,由于引种木麻黄获得造林成功,几十年来在各级林业部门和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在海岸线上建立了以木麻黄为主要树种的绿色防护屏障,极大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各种生产活动[1]。

但是,在海岸前沿沙荒地段,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风沙大、持续干旱,加上造林技术措施不当,以往造林成活率不高,成为沿海地区林业建设的一个难点。海岸前沿林带是沿海地区防风固沙的第一道屏障,对于削风阻沙,防止海潮、台风和保护后沿农作物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前沿林带多已老化,生长明显衰退,林带中断梢木、折干木居多,老林带严重稀疏,出现林中空地,急需更新[2]。针对海岸前沿存在的这些问题,2002年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荒地开展造林技术研究,同时对老林带进行套种更新,为沙质海岸前沿造林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海岸前沿1大班2小班,地理坐标东经118°50′,北纬24°45′。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最高气温36.0℃ ,最低气温3.4℃,年蒸发量2045mm,干湿季明显,干旱频度大,夏季多台风,年平均5.0次,秋冬盛行东北风,平均风速7.0m/s,年8级以上大风100d。土壤为潮积或风积沙土,沙层较厚,肥力低,干季20cm以上土层含水率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和造林

2002年3月,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荒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采用不同栽植深度和客土量造林对比。栽植深度分为:50%苗高、30%苗高、平栽(容器袋与地面平齐)三种,客土量分为:25kg/穴、15kg/穴和不放客土三种。栽植深度和客土量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挖穴规格60cm×50cm×50cm,造林株行距2.0m× 1.5m,阴雨天造林。2002年4月,在香山村用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在前沿不同郁闭度的老林带中套种,林带郁闭度分为0.20~0.29和0.30~0.39两种,以林带附近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裸地造林为对照,试验随机设计,三次重复,挖穴规格60cm×50cm×50cm,下客土,造林株行距2.0m×2.0m,阴雨天造林。

2.2 试验林调查

造林当年调查每株树的树高、地径、成活率,以后每年逐株调查树高、胸径和保存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岸前沿沙荒地不同栽植深度造林对比

2002年3月,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荒地用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分不同栽植深度造林,造林前挖大穴整地(穴规格60cm×50cm×50cm)并下客土,造林时间选择在雨天进行。从造林当年底(2年生)调查结果看出(表1),不同栽植深度对新造幼林的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产生影响。造林时,苗木入土深度为50%苗高的幼林其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与平栽相比,分别提高了29.2%、70.6%和50%;苗木栽植深度为30%苗高的幼林其成活率、树高和地径与平栽相比,分别提高了19.4%、41.2%和25%。试验林7年生时(表1),栽植深度为50%苗高的林分保存率、树高和胸径比平栽的分别增加了45%、38.3%和38.8%;栽植深度为30%苗高的林分保存率、树高和胸径比平栽的分别增加了36.7%、23.4%和20.9%。经方差分析,试验林7年生时,不同栽植深度的木麻黄林分其保存率、树高和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保存率=6.13*,FH=12.55**,FD=10.92**)。可见,沿海沙荒地造林适当深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增加林木高径生长量。沙地深栽对造林效果有利的原因在于沙地温度变化比较大,深栽可以避免苗木根系灼伤,使根系保湿并增强抗旱能力,从而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

3.2 沙岸前沿沙荒地不同客土量造林对比

2002年3月,在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沙荒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开展不同客土量造林试验,根据调查结果(见表2),无论是2年生还是7年生的试验林,造林时穴内放客土提高了试验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高径生长量。以试验林2年生时为例,每穴放25 kg客土的试验林其成活率、高、径与不放客土相比,分别提高了28.6%、68.7%和44.4%;每穴放15 kg客土的试验林其成活率、高、径比不放客土分别提高了18.6%、37.5%和27.8%。试验林7年生时,不同客土量林分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差异显著(F保存率=7.58*,FH=16.30**,FD=9.06**)。这是因为沙土保水保肥性能比较差,造林时在穴内放客土既能使苗木根系局部范围含水量得到提高,而且客土中有一定的肥分,对林木根系恢复生长和伸展都很有利,确保造林成活和生长量的提高。

3.3 沙岸前沿老林带套种更新试验

惠安县东桥镇香山村前沿现存的老林带已严重稀疏老化,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防护能力弱,需要及时更新以促进林地的持续利用和防护林效益的持续发挥,但由于老林带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如果采用皆伐更新,存在产生新的风口的可能,由于老林带内林中空地较多,因此,以林下套种的方式对老林带更新,当林下木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时,再逐渐将上层老林木疏伐。

2002年4月,在香山村用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在前沿不同郁闭度的老林带中套种,从7年生的林分生长状况调查来看(见表3),木麻黄在老林带中套种保存率和生长量低于裸地造林,经方差分析,木麻黄裸地造林和在老林带内套种其保存率和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F保存率=5.70*,FH=11.13**,FD=13.68**)。这是因为木麻黄属于强阳性树种,木麻黄在老林带下造林由于受到上层老树的遮荫,光照条件与裸地相比较弱,因此生长量逊色于裸地。林下套种的林木其高径比大于裸地,这也是因为老林带内的林木为获得光能树高向上延伸的缘故,致使林木干形比较细弱。老林带内套种的木麻黄生长量表现出随郁闭度增大而下降,这同样与不同郁闭度光照条件差异有密切关系。在老林带低郁闭度(0.20~0.29)下,用木麻黄套种,其保存率和生长量比较高。因此,对于沙岸前沿不适合于皆伐的老林带,在郁闭度比较小的局部地块采用林下套种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更新方式。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沿海沙岸前沿沙荒地以一年生的木麻黄惠安1#无性系容器苗造林,不同栽植深度和客土量对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和高径生长量产生影响,造林时苗木深栽和穴内放客土均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木生长量。沙岸前沿老林带采用木麻黄在林下套种,其生长状况不如裸地造林,但在较低郁闭度的老林带中进行林下更新,其保存率和生长量比较高,对于不适合皆伐更新的老林带,采用林下更新比较适宜。

沿海地区前沿沙荒地由于风沙、干旱和高温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林难度大,以往生产单位采取常规性造林,成活率都偏低。因此,对于前沿沙地造林,必须要有一套技术措施,首先要在临造林前进行挖大穴整地,并在穴内放客土使造林苗木保水肥,造林时间上选择在雨天进行,栽植时需要深栽来保证苗木根系不受风沙和高温的危害。在风大的季节必要在造林地前设置简易风障以削弱一定的风力。总之,前沿沙地造林特别是风较大的地段只有采取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措施才能有效确保造林成活和促进林木生长。

参考文献:

[1] 黄平江.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郭瑞华.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1996,(6):.

上一篇:社会制约权力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下一篇:桩-网复合结构桩土应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