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举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08 09:39:17

多策并举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让数学课堂高效且富有活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这也就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本质和初衷,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有很多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去进行摸索。

一、结合学生实际做到教学行之有效

初中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实施,万不可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切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教师在准备例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换位思考,占到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忧学生之所忧,切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于学生,这样极易蒙蔽自己,出现教学盲点和死角。每讲解一道例题之前,都不妨思考如下问题:解此题对不同基础学生的难度如何?哪类错误是在学生中可能会普遍出现的?如何讲解能使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都能够理解?之后可以对例题提出其他改造,令同学们思考。证明题需要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推理,因而强调做题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也非常重要,练习此种类型的题目能使老师更好地观察到不同基础水平的同学在做题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走出误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预见到可能发生的情况之后,教师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冷场的局面,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解题思路上,令所有学生都能够踊跃思考、理解通透,跟上教学进度。

二、实施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高效的数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境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文本就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创设的情境问题只是表面的、肤浅的,作用甚微,起不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常设置一些选择做题的情景,学生们为了配合老师似乎也参与到课堂中来了,但所起的作用不大。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是新课标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好的情境设计能让学生在情境里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能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接收到智慧的挑战,享受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发现有用的素材,从而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撑起一片充满情趣、反映生活、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天空。教师提出问题时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对少数几个举手的优秀学生提出的。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于是笔者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讨:(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2)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怎样根据问题(1)解决这个问题?(3)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怎样根据问题(1)、(2)解决这个问题?(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思考的?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n边形的内角和?设计这几个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设置好梯度,使学生顺着“梯子”爬,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中获得新知。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有求知欲、好奇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法上,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上,大胆突破,大胆创新,确立创新性教学目标和原则。2.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宽松环境。首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有多种形式和方法。教师可结合实际,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显然,良好的思维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我探索,鼓励学生为知识的自我感悟而学习”,这样才会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作为一个指路人,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注重“探索性学习”,融合教育理念,积极组织策略,让学生去进行自我的体验和探索,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不断地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巴拉拉小魔仙7 下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改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