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管理与水质控制

时间:2022-10-08 09:31:23

水质管理与水质控制

摘要 建立水质管理与水质控制相结合的体系,强调水质监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水源水管理、净化管理、管网水二次加压管理的力度。

关键词 水质监测;水质管理;水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105-02

城市供水企业将“安全供水,水质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供水水质是企业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供水水质质量是供水企业和全体企业职工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水源水管理

原水是供水企业产品的原料,水源水水质的优劣是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的好坏。延吉市的水源地五道水库建立了水源保护区,并由政府制定颁发了相关的水源卫生防护的法律法规。但搞好水资源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并非能靠几个文件就能万事大吉,要靠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去努力维护才能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所以,供水企业要面对现实,主动积极地站在保护水源的第一线,做到让政府和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这一工作,充分认识保护水源的重要意义。就供水企业内部而言采取有效措施,必须做好下面几项管理工作。

1)使分级划分水源保护区的有关规定能得以实施,一旦发现违规违禁的问题向政府的有关部门,及时报告处理;

2)对保护区内和附近的污染源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做好预案,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及时收集水样和水质数据、图片或图像等依据,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在供水调度(多点取水)和净化处理上采取应急措施,得以妥善处理;

3)掌握水源变化规律与污染的因果关系:如有的浸染和季节、水文条件和大气变化有关,做到有备患。如水库上流和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牲畜的排放物,水库藻类暴发等等;

4)采取多种措施和各种手段,减少污染源,防止新污染源产生,完善净化设施和提高净化技术,使污染了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供水水质。

2 净化管理

净化工艺的目的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把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和出厂水中所允许的污染物之间的差额去除。因此,因地制宜改进完善净化设施,确定净化工艺是“硬件”,是确保出厂水质的前提。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是供水行业比其它行业显得更迫切,因为自来水有其特殊性,其生产经营、用户使用的连续性,销售环节不可分割性,即“产――供――销”无法间断,使得为确保每道工序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软件”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当“硬件”合格、“软件”称心的基础上,净化生产运行的水质管理重点应放在对浊度和色度的控制上,掌握出厂水浊度和色度十分重要,水中浊度和色度代表了制水净化的重要指标,滤后水浊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自来水的消毒效果。在生活饮用水国际标准指标中,制约着水质提高的项目主要是浊度。因此,如何降低水中浊度,成为提高供水水质的重要任务。这也是阻碍延吉市自来水提高水质的主要难题。因此,在净化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每小时至少进行一次浊度检测,确保各个工序中浊度达到目标要求。因此对氯气、混凝剂的投加要严格控制。

2.1 混凝剂的投加

混凝剂通过混凝试验,经验积累,找出最佳投加量,并应均匀、计量地投加。

2.2 消毒剂的投加

根据水源水质和季节变化,选择合理投加量,最终控制好出厂水到管网末梢水的余氯,在水质恶化时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总投加量,使腐殖酸等母体和氯产生的氯仿等有机物含量降低。

3 管网、二次加压管理

要把合格的自来水通过管道安全送至用户,需要在管网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上下功夫,由于二次供水本身有个储存过程,所以饮用水在设施内需要停留一定时间,加上安装、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可能会造成二次供水理化和细菌指标的改变导致水质污染。随着供水区域的扩大,服务功能的提高,管网改造、安装、抢修的发生频率增加,预防用户高位水箱、新管安装和管道修理的二次污染显得更为重要。

3.1 管网、二次加压水质的保障措施

出厂水的水质:

1)浊度。浊度本身属于感官性指标,但它又是一个重要的运行性指标,降低浊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中的细菌、病毒、线虫、铁、锰等,因此在净化过程中控制浊度尤为重要,出厂水的浊度详控制在

2)余氯。为保证管网、二次加压水质,保持一定的余氯是必要的,在达到消毒要求的前提下,出厂水余氯量应能保证管网末端余氯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量(>0.5mg/L)出厂水余氯控制在0.4~0.5mg/L为宜。

3.2 管网及二次加压水箱冲洗的维护和管理

1)合理选用材质和防腐达到要求的新管,新建管网并网运行前应充分清洗管线;2)定期冲洗和放水,作为一项经常性运行的措施,要定期冲冼管道、管网末端排水阀及消火栓等,冲冼应根据客观情况而定,

尽量降低管网漏水率,加强管网检漏、堵漏,避免管网在负压状态下受到脏水污染。

4 水质监测管理

水质检测是在履行水质把关的职责,以前通常把检测人员比喻为水质“哨兵”,光是起监视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应起到水质管理甚至净化技术上的参谋和侦察兵的作用,检测中心应健全制度、设备齐全,分工明确。利用检测手段和实验试验数据,服务指导车间的制水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各个工序、环节,保证产品最终质量,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尤其作为自来水这个特殊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验,因为确保各个工序中的水质内控制指标是极为重要的。应及时发现净化设施的缺陷,调节药量投加量,预防水质超标发生。

总而言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与世界经济技术的接轨需要,水资源的现状不容壮观。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新的、更高的水质要求为应用新技术提供了动力,技术进步为应用为新技术提供可基础,精密和自动化的仪器和测试手段的应用为新技术提供了可能。但万变不离其宗,管理――人的素质――责任心是现代企业成功地进行生产经营,而不可脱离和分割的。

上一篇:BP神经网络的遗传优化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 下一篇:WAF解决Web安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