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08 09:31:08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2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成分换血。方法 以每小时150~250mL速度由静脉输入红细胞悬液及血浆,桡动脉或肱动脉为排血端,输液泵控制出入血速度,均速换血。结果 27例患儿均一次换血成功。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52.8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简单、安全、有效。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103-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早,来势凶猛,黄疸进展快,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我科对2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成分换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7例患儿中男14例,女13例,日龄1~6d,均为足月儿。其中A.B.O溶血病17例,RH溶血病6例,G-6PD缺乏症2例,原因不明2例。换血指征:(1)生后12h的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2)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3)有胆红素脑病明显症状或早期症状者。换血量为(150 ~180)mL/kg。红细胞悬液与血浆比按2∶1。

1.2 方法

患儿换血前停喂奶一次,苯巴比妥钠镇静。置患儿于开放式辐射抢救台上,取仰卧位,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血压和体温。开通一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及两条末梢静脉通道。动脉通道留置针外接三通管为排血端,三通管其他两端中的一端接用肝素冲洗过的输液管,并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中控制排血速度,另一端接肝素盐水,浓度为6.25u/mL,如出血速度慢时用肝素盐水冲洗三通管。两条外周静脉为输血端,分别输入红细胞悬液及血浆,两者速度比为2∶1~3∶1。换血速度为(150~250)mL/h,保持出入血量均衡,每换血100mL给10%葡萄糖酸钙1mL,静脉缓推。换血结束后对术前存在贫血者继续输红细胞悬液(10~15)mL/kg纠正贫血。换血前后分别行血常规、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HIV及血培养检查。术后禁食3h,继续光疗。常规应用抗生素3d。监测胆红素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静脉滴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其他治疗。

2 结果

27例患儿均一次换血成功,换血时间为2~3h,血液总胆红素换血前(386.41±161.32)μmol/L,换血后(182.30±32.62)μmol/L,换出率52.82%;间接胆红素换血前(346.10±96.3)μmol/L,换血后(165.70±53.8)μmol/L,换出率52.12%。换血前后血钠、血氯基本无变化,血钾换血前(3.5±0.4)mol/L,换血后(4.0±0.9)mol/L,P0.05;血小板换血前(290±112)×109/L,换血后(107±46)×109/L,P

27例患儿在换血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心力衰竭、血栓栓塞、败血症、血管炎、出血等并发症。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正常。暂时性高血糖7例,晚发性贫血3例。术后1~2d胆红素有反弹,但均达不到换血前标准,继续给予治疗。27例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5d,最迟为10d。1例入院时有明显症状的胆红素脑病患儿,随访6个月,存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

3 讨论

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体内过高的胆红素,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1],本组2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血液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52.85%和52.12%。换出的主要是间接胆红素,与文献报道一致[2]。

传统的换血治疗通常采用新鲜同型全血,近年来主张成分输血,既往成分换血采用红细胞悬液与血浆比1∶1,但因正常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容量约为4∶6,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悬液已被固定液稀释1倍,血球压积在30%~40%,若红细胞悬液与血浆1∶1混合,相当于再稀释一次,其组成的血液中血球压积不足20%,换血后易发生贫血[3]。本组27例患儿采用红细胞悬液与血浆比2∶1进行换血,结果除3例Rh溶血病换血后出现晚期贫血、再次输血治疗外,其余24例患儿均未再输血。

红细胞悬液滤去了白细胞和血小板,换血后可导致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易导致术后感染、出血。本组1例患儿术后血小板下降至6.5×109/L,3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故换血后需动态监测血小板变化,常规用抗生素3d防止感染。

本组患儿换血前后血钠、血氯基本无变化,换血后血钾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患儿换血后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可能与枸橼酸血中葡萄糖含量达16.5mmol/L;换血过程中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产生对胰岛素拮抗有关。

为使换血达到理想效果,①换血过程中排血速度在200~ 250mL为宜,过多可能超过动脉血流自然流速而使管腔形成负压,导致管腔闭合不排血。②对换血前存在贫血者换血结束后再继续输红细胞悬液(10~15)mL/kg纠正贫血。③严重溶血可导致胆汁淤积,术后加用利胆药物治疗。④术后监测内环境,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总之,外周动静脉同步成分换血,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简便易操作。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8-313.

[2] 谭秋,保健明,陈红兵.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44-46.

[3] 胡章雪,唐仕芳,史源,等. 不同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4):235-236.

(收稿日期:2010-02-03)

上一篇: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绝育... 下一篇:终止13~20周妊娠引产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