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的召唤结构探析

时间:2022-10-08 09:19:38

《仁慈》的召唤结构探析

摘 要: 托尼・莫里森的巨作《仁慈》无疑是一部匠心独运的小说,形象地展现了北美殖民地初期奴隶制下黑人、印第安土著及白人契约劳工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不同肤色的人种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在文本中留下无尽意犹未尽的空白,激发读者进行能动性的联想,召唤读者展开创造性的“填补”。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召唤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展示其独特且悠长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仁慈》 召唤结构 空白 审美价值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创立的,其超越了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范畴,将文学研究的重心延展到文学接受的领域,突出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创造性能动作用。接受美学创立者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一说,指出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且包含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正是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界的本文结构”①P75。“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文本的基本结构,也就是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文本的召唤结构是“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②P294,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它召唤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创造,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联结”。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两极――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即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文本,审美极则是读者对文本的创造性实现。“文学作品既不单纯等同于作者艺术创造的成果‘本文’,又不单纯等同于读者的审美实现,而是界于这两级之间,是本文与读者‘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③P151,因此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强有力的召唤结构,在文本中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并为读者提供理解和阐释的自由空间,召唤读者进行能动的、创造性的阅读。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并对当今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仁慈》是莫里森的最新力作,是她发表于2008年11月的第九部小说。本文试图从叙事策略的巧妙设计,以及意象语境的深刻描绘两方面探析《仁慈》文本中不同层面的召唤性和它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叙事策略的召唤性

叙事视角是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的关键,文学作品的文本一定要建立一定的透视角度,把故事中的背景、人物、事件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整部小说以一个非裔美国小女奴佛罗伦斯的视角剖析了十七世纪奴隶制下的北美大陆。按部就班的传统叙事模式或能向读者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清晰画面,但莫里森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展开叙事,扩大了故事发展的空间。

小说共十二章,第一章以小女孩佛罗伦斯第一人称的叙述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她在七八岁的时候在母亲的恳求之下被白人农场主雅各布・瓦克领回了庄园,这个场景成为佛罗伦斯无法泯灭的痛楚,时时出现在她的梦中,之后的第三、五、七、九、十一章都是以“我”稚嫩的视角去观察和诉说“我”在这片土地上所经历和感悟到的一切,并在追忆的过程中开始了自我启蒙的漫漫长路。第二、四、六、八、十章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分别讲述了农场主雅各布・瓦克(Jacob Vaark)、印第安土著居民莉娜(Lina)、“邮购新娘”瑞贝卡(Rebekka)、在沉船事故中幸存的“混血”娑罗(Sorrow)、白人契约劳工斯各力(Scully)和威尔德(Willard)各自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最后一章又以第一人称“我”的自白出现,这次不再是小女孩佛罗伦斯,而是央求瓦克领走佛罗伦斯的那位母亲,至此读者也最终领悟到小说“仁慈”的真实内涵:母亲希望“像鹰”一样保护自己的女儿,而在她眼中请求瓦克带走她的女儿便是充满希望的“仁慈”之举。这样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突破了单一的叙事手法的局限,使得情节显得扑朔迷离,更加深入地透视人物的命运及内心世界,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仁慈》独特的叙事策略不仅仅体现在多视角的安排上,还体现在叙述事件的顺序安排上。《仁慈》并没有依循现实的时间逻辑顺序来构造小说。莫里森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传统叙事手法,以倒叙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往事的回忆当中,然后又采用了以多个人物的命运形成平行的叙述方式,让瓦克、莉娜、瑞贝卡、娑罗等人平行地进行述说,来在读者面前展现各个人物真实的生活空间与心理状态。这样的叙事就给文本构建了一种时间逻辑上的断层,这种突如其来的间断“造成了情节上的中断或‘空白’,但这种‘空白’恰恰是‘一种寻求确实的连接的无言邀请’”④P71,直到小说结尾,整个故事才以它完整的面貌显示在读者的眼前:原来在奴隶制下不同人种遭受着怎样的奴役,在自由缺失的土地上,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下,“仁慈”的举动又意味着怎样的悲壮。

这样支离地叙事时间、断层的叙事策略必然打乱读者基于传统叙事结构范式上所产生和建立的各种期待,并使读者在阅读小说伊始便产生一系列理解上的困惑和障碍,也就形成了伊瑟尔所谓的阅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这样独特的叙事结构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不同人种在奴隶制下的命运,其真正的意图是想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揭示奴隶制对不同人种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

二、意象意境的召唤性

意象意境是不确定性和空白最多之处,也是召唤性体现得最集中的地方,是文学作品之为文学的本质所在。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构成了真正的文学世界,叙事过程中人物形象、性格刻画、环境描写、情节展示等都为文学作品提供建构意象意境的线索和轮廓。

《仁慈》开头就将读者带入到往事的追忆之中,引领读者回到北美殖民地初期,“1682年的弗吉尼亚仍是一派混乱的局面”⑤P11。雅各布・瓦克从英国来继承他从未谋面的叔叔留给他的120英亩土地,当他穿过萨比克湾上岸,一副神秘且朦胧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雾,大西洋和植物的气息,覆盖了整个海湾使他放慢了脚步……不像他自小熟知的英国的雾……这雾因阳光而发亮,将世界带入到混沌之中,像发热的金子。穿越这雾就像穿过一场梦。”⑥P9这样的景象不由得使读者联想到《圣经》中伊甸园的神秘与朦胧,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笼罩在薄雾之下的伊甸园的幻象。当“邮购新娘”瑞贝卡在新世界登陆时,“城市的缺席和船只的恶臭使她像醉酒一样心神不宁,她花了几年时间才清醒过来,感觉到清甜的空气的真实感。雨本身也成为崭新的事物:干净,从天而降的令人舒畅的水”⑦P76。这似乎是一个几近纯粹的环境,庄园的大门在铁匠的雕琢下攀爬着两条蛇,当大门关上的时候,两条蛇就成为神秘的玫瑰花图案,这一切的景象似乎预示着瓦克的农场就如同伊甸园一般美好的图景。就在读者整合出一幅伊甸园景色的同时,瓦克的农场里那些生存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各色人等出现在读者面前:瑞贝卡因为宗教异见被家人抛弃,邮购到北美殖民地成为了瓦克的妻子,却一直遭受着孩子夭折的打击;美国土著印第安女子莉娜的整个部落在瘟疫的肆虐下几近覆灭,唯有她幸存了下来并被拯救她的长老会教友卖给了雅各布;混血“娑罗”在一次沉船事故中幸存,被锯木工人一家救起后遭遇,怀孕后锯木工人一家将其交给了雅各布;还有处于半奴隶状态的白人契约劳工。所有这些人,无论是奴隶主还是奴隶,因为瓦克的正直和仁慈平静地生活在这个庄园里。但即便是这样和谐的景象,在伊甸园般的美洲大陆上,“一切的毒素都开始凝结,所有的苦难都在酝酿”⑧。当娑罗从海上生活踏入这块土地的那一霎那,她震惊了,因为这块土地是“肮脏的,冷酷的,浑浊的,可恶的”⑨P126,因为其实潜藏这幅景色背后的是奴隶制的原罪――原住民的近乎灭绝和非洲奴隶的涌入,种族主义和奴隶制的联袂在悄然上演。

小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变幻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深思和绵长的意境。“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是由作者转化为语言,又由读者予以重建再创的,其空白与不确定就存在于这整个创建与再创建的过程中,其召唤性因而也就内在地镶嵌在作品的这一层次上了”???P193。莫里森用她诗情画意的语言展现给读者无数耐人寻味的画面,这些深邃的意象、意境一直环绕在读者的心间,引导读者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去勾勒真实的意蕴。

三、结语

托尼・莫里森在《仁慈》的文学语言、叙事策略、意象语境的刻画等方面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文本视域,使得文章多重主题的展现成为可能:真实的奴役,无奈的母爱,心灵的焦灼,自由的缺失与追寻,以及对奴隶制历史和现实的追问。“莫里森试图超越对奴隶制的表象批评,尝试着追溯到更远的历史语境中,探寻‘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联袂之前的年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那时候,人们‘肤色黑白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什么,他们的力量何在’”???P28,这便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所在。为了激发读者对深刻主题的思考与探索,莫里森运用巧妙的写作技巧、丰富但并不华丽的语言、深邃多元的意蕴为读者绘制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意想不到的审美空间,引导读者去思索、去体味、去探究小说中耐人寻味的内涵。

注释:

①③④⑩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⑤⑥⑦⑨Morrison Tony.A Mercy[M].New York:Random House Inc,2008.

⑧王守仁,吴新云: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J].当代外国文学,2009,(2):35-44.

???朱小琳.历史语境下的追问――托尼・莫里森的新作《仁慈》[J].外国文学动态,2009,(2):28-29.

参考文献:

[1]Iser,Wolfgang.The Implied Reader: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2]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3]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9.

上一篇:高师手风琴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