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棋激活市场

时间:2022-10-08 08:12:33

三步棋激活市场

中国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实现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但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减少、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国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时代。要想克服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困难,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市场的占有率、海外并购以及进行产业整合来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整体转型。

Abstract: Chinese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constitutes the main industry for active trade balance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n the recent couple of years, such brilliant industry is suffering the "depression" period due to a seri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such as, the appreciation of RMB, the decreasing textile products' export drawback, the great increasing of production cost, American subprime crisis, etc. All the barriers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o introduce the thesis statement that the thorough reform of Chinese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should be realized by expanding the occupancy of domestic market and restructuring the industry itself.

中国作为全球纺织行业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纺织品出口总量占据全球的2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然而,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减少、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美国次贷危机、贸易壁垒等诸多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三大困境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具有重大影响。到2008年7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6.8271元人民币。以此计算,3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对纺织服装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纺织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的下降。有关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将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通过相关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行业利润率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中国作为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大国,主要以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和低档次产品为主。随着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以“物美价廉”为主要竞争力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外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纺织服装产品成本增加,越南印度等国家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发展迅速,也促使中国损失了大量国外订单。就国内而言,曾经以价格低廉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在江苏常熟、苏州,上千家中小民营纺织企业相继倒闭,还有一些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苦熬。

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

2008年CPI数值不断攀升,1~7月,CPI同比增长均超过6.3%,8月CPI同比增长4.9%,为2007年7月以来涨幅最低值。自2007年4月份起,在CPI同比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衣着类的价格同比却在逐步下降。2008年7、8月同比下降分别为1.4%和1.1%。也就是说,在内需市场上,物价普遍上升了,衣服鞋子的价格却下降了。纺织服装价格上涨乏力,对于产业层次低、依靠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这种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其次,1月1日开始,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纺织业作为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的典型代表,这次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巨大冲击。

同时由于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原料成本的提高,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致使三年来服装面料、辅料价格上涨了20%,从而进一步压缩了纺织服装业的利润。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4月爆发,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发生以来,对各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股市债市剧烈波动。伴随着油价大幅上涨,通胀加剧,信贷紧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

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的大环境下,服装作为人们生活的耐用消费品而言,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股市的大幅度下滑,金融市场萎靡。这导致人们在纺织服装产品上的购买能力普遍下降。从而对纺织服装业产生影响。

蓄势待发应走三步棋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这是多年来中国服装业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期望转变的行业现状。凭借此次的行业危机,中国纺织服装业有望实现产业整合与升级。

扩大内需

中国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均以出口为主,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不惜通过价格战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订单,造成竞争无序,严重损害了企业和行业的利益。过去,仅凭出口退税,很多中小服装公司均有利可图。但由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诸多困难,单纯依靠低廉的价格已经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致使很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因此,曾经很多企业使用的“外贸赚利润”的策略已经破产。具备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内需市场。

中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服装的需求量是相当庞大的。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人对服装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品牌公司未能在逐年扩大的内需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国内品牌的产品设计能力低下和管理模式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人的整体消费模式有关。

很多国内品牌企业抱怨“国内服装市场已经呈现白热化竞争形势”,因此想在这片“红海”中站稳脚跟已并非易事,更不用说寻求企业的发展了。而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国外品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有以Fast Fashion闻名的ZARA、H&M等,也有一些在本国走低端路线,以中高端姿态步入中国的公司,他们渴望在中国服装市场尚未成熟的阶段分一杯羹。这些公司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外,国人对国外品牌的盲目推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内需市场在不断扩大,而我国品牌寻求发展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在产品设计和整体的运营管理方面加大改进的力度。同时也需要呼吁国人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支持。

海外并购

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从而引起的全球经济萎靡,一些国外的私营企业和机构正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对外投资成本,均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并购机会。

2007年末,雅戈尔并购美国ELLWOOD旗下香港新马集团,此项"拓荒性"举动在业界率先引发传统产业竞争力突围方式的探讨。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使我国的大型服装企业走出国门,利用被并购品牌已有的海外市场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打开通往海外的门户。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在设计、管理、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快速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方法。

目前,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困难。首先,国内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并购行为。其次,进行跨国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虽然,商务部称,政府应提供税收便利以及放松外汇使用的相关管制,使"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发行外汇债券进行融资;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签订经贸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为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目前,拥有海外并购实力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还比较有限。

雅戈尔的此项举措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开辟了一条新路,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革新性尝试。此种方式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企业经理人的具体实施。

产业整合

由于此次纺织服装业整体面临的危机,从积极方面来看,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一次“洗牌”,很多不具备资本积累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一些不具备长远目光的企业经理人也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下风。

中国纺织服装业只是从去年开始才出现了颓势吗?其实不然。产业中的危机、问题早已存在多年,很多服装公司的利润在不断降低,但由于还存在利润空间,大部分企业的老板都固步自封,不会寻求转变。因此,从去年开始的诸多问题的集中影响导致行业利润的大幅降低,致使很多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这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整合的内在需求。

进行产业整合,就是通过供应链整合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的供应链,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因此,产业链的含义范围大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于经济板块联系的加强以及产业复合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进行纺织服装产业整合,需要整合纺织服装业的供应链,即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控制。以ZARA为例,该品牌的服装从设计、生产到上架,最快仅需要两周时间。这样快速的反应机制与其优良的供应链有很大关系。ZARA具有全球纺织服装企业最先进的物流系统。在ZARA,物流方面最基本的运作方式是,无论生产地点在哪里,所有产品都将汇集到各连锁店的物流中心,再频繁不断地从物流中心同步发往全球的各家店铺。而需要达到的指标则是:每周发货2次,每次都有新款式,保证店铺总能够有新商品上架。另一方面,ZARA密切跟踪市场动态,时刻注意从消费者和各种可能的地方获取对产品进行改良的必要信息,回馈总部,及时调配设计和生产,和供应链的其它环节相贯通。ZARA的服装库存总是能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准上,如存货周转率高达11次/年、财务年度周转天数为23天(国际平均水平是55~65天)、在总销售中只有约15%的产品需要打折出售(多数竞争对手为30%~40%),也就是说,人们总能看到新货。且更多的情景是,ZARA的新款一上架,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一空,因为如果稍微迟疑,有可能就再也买不到了,原因是ZARA总是保持着每周更换款式2次,每种款式上架不超过3周的运营规律。

由此可见,无论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巨头雅戈尔还是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远远落后于ZARA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也就是说,我国纺织服装业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有通过改善供应链,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统、快速的信息获取和反馈机制、加快资金的运营效率,才能使中国制造摆脱廉价、缺乏竞争力的现状,实现纺织服装企业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

上一篇:沃尔玛要环保首先针对的是中国供应商 下一篇:纺织一样玩转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