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时间:2022-10-08 08:02:46

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 要: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文章讨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才规格要求,围绕培养规格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06-02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才规格要求

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现有生产工艺、装备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超前的意识和捕捉机会的潜能,能灵活应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并将其变为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规格要求,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较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2)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在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求新”“求变”,鼓励借鉴创新、模仿创造,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开发新的产品。(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心素质。应用型人才大都在第一线工作,常常面对工程规划、设计及生产运作,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参与和协作,因此,团队的信任、合作以及配合默契等协作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

按照应用型人才规格要求,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均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福建工程学院规定: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各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要求各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之前,应对本专业在全国和本区域的布局、各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进行研究,搜集和调查区域内专业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背景和条件,研究确定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二、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决定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

1. 培养体系的构建

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应用与创新”“通识与专业”三个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时,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意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要突出实践项目与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提升实践教学的档次,特别要加强工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正确处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就是坚持培养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相协调。应用型人才不仅擅长应用,也应该敢于创新,其创新更多体现于应用层面的创新。在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成果推广、项目策划与运作等方面融入创新意识,大胆创新与改革。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着重从应用层面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包括:学习创新知识(开设创造学类课程、组织学讲座,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组织科技节、创业策划、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等,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基金、 制订创新学分奖励办法等,推进创新活动),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等。正确处理“通识与专业”的关系,就是坚持加强素质教育与强化专业能力相协调。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创新创业,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应用型本科要求以“岗位群能力”为目标,既有一定的针对性,更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精心配置各个课程模块,形成整体优化。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要求构建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部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包括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创新实践、创(就)业规划四个模块。素质课程模块按照人的自身素质和发展要求,整合知识和资源,建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业基础和生活与休闲四个子系统。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包括文学类课程、史学类课程、哲学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系列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习惯、科学思维;创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内容涉及创业相关的法律、企业融资、商业计划、领导艺术、营销管理等课程;生活与休闲课程包括音乐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美术类课程,注重艺术熏陶和性情调适,达到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目的。专业技术模块涵盖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将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中。创新实践模块涵盖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实践与调查、素质教育讲座、学科竞赛和学生社团五个系列,这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和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精神。创(就)业规划模块涵盖就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创业计划等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创新、自主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索创新和创业途径。

三、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 基于应用的课程内容调整

在课程内容处理上,强调知识够用、应用为先的原则。不要求本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以及后续课程和教学中的需要,来确定知识的取舍;课后配套相应练习和实务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理论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的实战项目带入课堂,教会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对接

打破高校的封闭式办学模式,深入调查和分析区域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工程教育的影响,预测其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建立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行业组织、企业组织、专业组织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课程开发。如学院与福建国脉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学校+企业”的模式,探索培养信息与通信类应用型人才;与福建宏天信息产业公司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培养计算机软件类应用型人才。

3. 以工程系统为背景,与就业结合起来,实施项目化教学

基于项目的教学,就是改“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改“听中学”为“做中学”,做与听结合,不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学到什么知识,重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得到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带着问题和任务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获得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教师在课堂灌输的具体知识有用,使学生终生受益。基于项目的教学,要循序渐进,项目最好来源于生产实际工作中。如环境工程专业在第二学年,让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技术状况、技术难题和需求,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第三学年,带着实习的问题进行学习,重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对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第四学年,带着项目回来学习,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返回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课题。

4. 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学和探索的机会

建立“教学资产管理平台”及相关的资源库,要求课程资源上网,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并行。教师共建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与教师沟通交流,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开放管理,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调研,制作实验设备,与教师一起讨论和交流。

5.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重在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作业和考试都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改变单一考试方式,采取多样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把作业和实务专题与理论考试相结合,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组织答辩和质疑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四、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1.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适应学生的个性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安排,选择课程,做到学有所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转专业制度,推进“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就业意向,提出调整专业申请,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完善“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创新学分包括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课外实践环节、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科竞赛奖励等奖励学分;技能学分包括技能竞赛、获得技能证书等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2. 完善教学条件,提供经费支持

教学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福建工程学院把教学条件作为基础性工程进行重点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通过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实施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性。学校每年还安排五十万元教研基金、二十万元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基金、二十万元学科竞赛基金,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3. 培育高水平师资,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福建工程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三大建设工程”,要求教师必须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实践关;鼓励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内企业的工程技术项目研发与工程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指导,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考核、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4. 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活动

以文字、图片、模型、实物等形式展现学科演化、技术进步、专业发展历史过程,让学生从踏进校门就能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受到工程文化的感染、熏陶和精神传承,使学生养成“大工程”意识。组织校内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网络、广播以及室外宣传等形式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活跃创新气氛,激发创新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组织学科竞赛报告会、讨论会进行典型的宣传、表彰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蒋新华.应用型本科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05).

[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 CDIO 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

上一篇:不要做权力的木偶 下一篇:色彩中的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