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豆腐 第10期

时间:2022-10-08 07:16:23

闲话豆腐 第10期

人这一辈子就吃的东西来说,能够相伴一生的我看除了豆腐,其它的就不多了吧。每次回家,母亲总是会很自然地会讲起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中有个场面一直是那样深深地录在她记忆中。从前,农村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亲自动手做豆腐。那时候每次家里做豆腐,我从豆腐脑开始吃,一直吃到豆腐成品。最想吃,等着吃的当然是刚翻出来还冒着热气的豆腐。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餐具,狠狠地在豆腐最有形的地方深深地一抠,白嫩白嫩的豆腐在嘴里逗留片刻就迫不及待地下肚了,那味道是久久地让人回味!

小时候的豆腐我可以大胆地这样吃个痛快,现在不敢这样吃也吃不到这样的豆腐了。当然,豆腐一直是咱老百姓的家常菜。从小开始吃,一直吃到老。

爷爷还健在的时候,吃的最方便、吃的最多的也只有豆腐了。爷爷的牙齿没有搞好保护工作,过早地退休了。人一旦牙齿不好,跟美味也就搭不上什么亲密的关系。爷爷也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无选择地喜欢上了豆腐。在牙齿面前,豆腐,当然是最牛B的一个。进入口腔系统,豆腐可是不用跟牙齿打交道就可以直奔目的地。

因为小时候我与豆腐的关系,也因为爷爷往年与豆腐的关系,豆腐就成为了我生命中最温柔的记忆,总在不经意中想起它,想起这样一种好吃但平常的东西。先别说豆腐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就老百姓的生活来说谁可以缺少豆腐。豆腐就这样静静地溶入我们的平常生活,在不同的岁月里给了我们不同的味道。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食品,据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在历史的风尘中,豆腐永远是那样可爱。话说在公元前的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淮南王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集各方名流精心研究,其中有名者有苏非等八人,人称“八公”。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淮南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有一次豆汁与石膏偶然相遇,就形成了鲜嫩的豆腐。

淮南王炼丹未威,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从此,豆腐制法流入民间,演绎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一首动人之歌。

豆腐在古代叫法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为豆腐了。大家都听说过的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到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爷。日本民族的厉害在豆腐上也可见一斑,走进大大小小的餐馆,菜单上写着的是日本豆腐。为什么不是中国豆腐?其中的缘由笔者就没有去考证了。豆腐,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慢慢成为世界性食品,演绎出了丰富的豆腐系列。

豆腐,不只是餐桌上人们长吃不厌的佳肴,以丰富的营养滋养了身体,据研究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豆腐很平常,但是让爱它的人受益非浅。

就菜肴来说豆腐构成了一个丰富的体系,成为了美食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而且因为豆腐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豆腐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大文豪坡极喜食豆腐,“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并有诗“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洒”为之传唱。南宋爱国诗翁陆游有“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的描写。在他们的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体现了特殊的中国饮食文化。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鲜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是常见各报刊。文人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内涵,使这个中国人发明的东西折射出了异样的风采。在小说中豆腐也有其情节描述的对象。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故事片段。还有以豆腐作烹调配料而引申出来的歇后语:成菜拌豆腐――有言(盐)在先;咸菜煮豆腐一一不用多言(盐):豆腐干煮肉――有分数(有荤也有素,是说心中有底),豆腐乳煮菜一――哪敢多言(盐),黄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毛豆子烧豆腐――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块地生的,清水煮豆腐――淡而无味。显得特别有意思,或许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少有的另一道风景。

从大的来说,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讲起豆腐中国人自然是自豪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豆腐。豆腐是溶入中国人灵魂中的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民族情节;从小的来说,豆腐营养了我们的身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伴我们走过平常但令人怀念的一辈子!

想起豆腐就会想起那些单纯但让人记忆深刻的岁月。豆腐是对种豆得豆的回忆,是推碾拉磨的重温,是对往事的怀念,看到豆腐就会想起中国人的聪慧。豆腐是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是一种奇迹:吃到豆腐就会想起生活的平常。漫漫人生可以吃到老的东西不多,豆腐是一种。从哑哑学语的童年到步履蹒跚的老年,有豆腐相伴,真好!

上一篇:生命如花 第9期 下一篇:我这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