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机大户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10-08 06:56:42

加快农机大户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枣强县农业局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扶植农机作业大户,建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枣强县农业机械化概况

枣强县是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机械从小型机械向大型农机具过渡,农机大户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09年底,农机总动力达38.7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3868台,其中大型拖拉机653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449台,农机大户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3.5,拥有其他农业机械及农机具4.8万台(件),现有农机大户348家,农机大户作业量占全县农机作业量的60%以上,农作物的耕、耙、播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二、以农机具补贴为契机,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加快农机大户发展

枣强县农业局通过在县电视台举办新技术讲座,赶科普大集发放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宣传资料,扶植和培养农机大户示范、带动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近几年,枣强县农业局通过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加大了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示范、应用。先后推广了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振动深松机、秸秆压块饲料机、节水穴灌播种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极大的提高了我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了农机大户的发展。

农机大户经过多年的经营,农机购买力相对较高,开拓意识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在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时,农机大户能够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像恩察村的农机大户张世营主动示范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刘郝村的马景卫带头示范推广玉米收获技术。他们依靠农机新技术作业年纯收入从每年的2~3万元达到5~6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机致富状元。

三、规范农机配件市场,保护农机使用者的权益,为农机大户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农机维修执法队定期深入农机维修、配件供应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对从业人员没有职业资格证的限期办理,否则一律不准从业,对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点定期进行年度审验。重点查处假冒伪劣不合格配件。

近几年来,为规范农机维修配件市场,农机维修执法队采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办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100多个,办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54个,配合工商、质监部门,查处无合格证配件门店1家,限期整顿3家。通过整顿培训,使农机维修配件门店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有效的净化了农机维修配件市场。农业局把配件种类较多、信誉较好的农机配件门店汇总成农机配件服务信息一览表,发放到机手手中。机手在农忙时只需一个电话,就可把配件送到作业现场,受到农民机手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农机培训与技术服务,扶持、引导农机大户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

当前,农机大户已成为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种独特的经营形式,他们的作用不只是在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中得到实现,而且在三秋生产跨区作业、冬季农田水利工程以及道路运输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枣强县农业局通过举办农机培训班,组织三夏、三秋跨区作业,使机手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收入也翻了一翻。三夏期间农业局成立巡回服务小分队,携带检修工具,深入田间地头、场院,帮助机手检修机具,向机手发放“服务卡”、“平安农机”倡议信等资料,办公室设有专人值班,随时为机手提供信息及技术咨询,使外地前来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手就像回到了娘家,可以安全放心的作业。农业局通过多措并举服务三夏、三秋,使一批农机大户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农业局经常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到农机作业的乡村道路、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作业。几年来,共发放农机安全宣传材料2万余份,查处违章1200多起,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30次,消除农机事故隐患65起,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才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而农机大户是农机化发展的主力军,加快农机大户发展是发展农村机械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重点扶持农机大户,加快农机大户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对旅游管理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妮维雅集团面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