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开展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

时间:2022-10-08 06:43:23

高校如何开展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

摘 要:自从生涯规划课程纳入了高校教育领域后,其教学工作就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高校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高校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国务院对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要以毕业生就业发展和职业指导为建设目标,实施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

一、高校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良莠不齐。高校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多数是由辅导员等兼职担任,他们除了专业背景不尽相同以外,多数还兼顾行政等管理事务,因而对于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系统化的培训。

2.以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水平等为基础展开的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当前,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中缺乏个性化的实际案例、测试工具及模拟活动,多数教学方案是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培训机构,针对具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导致高校毕业生的生涯规划缺乏实践性教学活动。

3.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理解。多数学生不仅主动实践、探索意识薄弱,而且对于实践活动缺乏深刻的体会和反思。教师对于实践性教学设计缺乏点评、总结,导致学生对实践体验活动缺乏科学的理解。

4.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性不足。课堂教授和知识讲座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体验实践性活动的乐趣,比如角色扮演、破冰小游戏、心理测试以及职业拍卖等。但上述活动中缺乏实践性教学验证,造成高校毕业生实践体验平台的缺失,也影响学生对实践性活动的体验效果,进而降低学生实践活动体验的实效性。

二、加强高校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的措施

1.坚持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教学原则。(1)坚持全程化原则。在该过程中,要求教学必须及时调整策略,将生涯规划全面贯穿在大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树立全程教学观,构建课外后续教育辅导体系,加强与学生职业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市场需求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教学的统一,帮助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2)坚持专业化原则。一方面,确保生涯规划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另一方面,保障实践性教学团队的专业化。前者要求教师在开展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与专业内容的有机融合。后者指的是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委派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以便能够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目标与生涯计划的制订,(3)坚持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心理诊断是保证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是个性化指导的铺垫。加强师生间互动,采用共性教育手段,成立生涯规划个体专业咨询小组,合理开展个性化职业规划咨询,并安排固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教学。

2.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即生涯准备、发展和规划三部分。教师应借助不同阶段的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觉醒,提升自我的生涯规划能力。在大一时期,实践教学应将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方面,使其能够全方位、综合了解自己及职业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可组织4学时的职业心理测评活动,结合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专业等方面开展测试,由教师指导大家进行操作,并对测评结果进行解释。与此同时,可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活动,通过对成功的学长、职业人物进行访谈,了解职业发展的前景、职业信息、社会需求等,明确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应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结合自我兴趣、能力,对职业目标加以确定。

此外,加强就业实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在毕业阶段,学生应直面所确定的职业目标,并加以修正,结合实习经历,对所制订的职业目标进行再次检验,明确生涯规划准备工作是否妥当,目标是否合理。教师应加强专向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服务。

三、结语

近些年来,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之高校毕业生量的日趋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加强高校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彭亚辉,武文良.大学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七个要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3(11):110-111.

[2]谢珊,马强,陈丽冰.“实践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15(3):191-192.

[3]邵志木.高校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31-32.

[4]姜琪,余辉.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6):80-81.

上一篇:大学工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