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时间:2022-10-08 06:35:22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分层异步教学法应运而生。分层异步教学法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不仅顺应教流,而且利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对提高及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概述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概念

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多样化”为核心思想的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将全班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小组中。分层异步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该教学方法允许教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及评估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及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简而言之,分层异步教学法可归纳为:异步达标、分层施教、保底扩展、各有所得。

(二)分层异步教学法内容

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法。主要是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群体,然后由教师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学生学习目标、内容及方法等。其教师构建的教学流程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图1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并列的,其学习活动的目标、任务及形式都是不同的。为此,教师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其学习方式也就不相同;然后,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汇合为交流、归纳及评价;最后,在经历“分”、“合”之后,再次经历“分”,进行不同的练习训练,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育的目的。

二、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分层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正确的分层需要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其数学知识及运用能力进行详细掌握,最终根据不同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通常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个性、学习态度、兴趣及学习主动性等的了解,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分为隐形及动态两类。所谓的隐形是指教师从侧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而动态是指根据学生每一次的数学成绩进行分层,并根据每一次成绩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可分为优秀层次(A层)、中等层次(B层)、较差层次(C层)。教师在给学生分层时必须是隐形的,其划分不公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

(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是根据学生分层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秀层次(A层)的学生可提出一些灵活性及难度性较大的数学题目,重点培养其自主学习及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如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探索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欲望;对于中等层次(B层)的学生则可设定一般的数学题目,主要以基础知识及课后习题为主,将该层次学生作为课堂主线;对于较差层次(C层)的学生可设定基本的教学目标,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知识,从复习逐渐过渡到新的内容,如公式推导及其简单的应用等。当然,教师在设定的过程中则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引导,避免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导致的心理落差现象,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分层

所谓提问分层,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意提问时的技巧。教师在提问时,应考虑所回答问题学生的实际能力,确保问题从简单到难的逐层过渡。对于简单的提问可由C层次学生来回答,旨在加强已学知识的巩固;在简单问题解答后,可逐层加大问题难度,由B层学生回答,引导探索能力;对于非常难且具有探索的问题让A层次学生回答,培养其创新思维。

如:进行“分数的乘法”教学时,首先,教师可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小明客厅进行装修,一位工人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1/4,那这位工人1/3小时后粉了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向C层次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采用公式计算,即1/3×1/4。然后,教师又可提出“那这位工人粉刷了1/5的墙需要多少时间呢?”,教师可向B层次或C层次学生提问,使其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培养其逆向思维。

(四)指导分层

小学数学指导教学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如:分类指导、过渡指导。分类指导是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可给予相应意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引导应重在方法的差异。对于C层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相应地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逐层解决,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对于B层及A层学生,思维较活跃,教师仅仅需要在旁进行启发或点拨就能够较快地对复杂问题做出解答,这样一来,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过渡指导是指教师在提出一个教学任务之后,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就提前完成了,而有的学生反映较慢,解决问题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出现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等待反映慢的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过渡指导,相应地提出不同教学任务。

(五)练习分层

练习是任何学科都必须拥有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习,有利于查漏补缺,教师根据练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对于练习同样需要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及思维能力情况,编排不同的练习题目,达到练习的目的。

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则可分别设置基础题、巩固题、变式训练题三大类。基础题:“某件商品的原价为50元,现在商场做活动以6.5折出售,那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呢?”巩固题:“某件商品的原价为50元,销售完100件后,再以8.5折的价格进行销售,若有2500元,可买多少件该商品呢?销售了250件,那这件商品共卖了多少元呢?”变式训练题:“某件商品的原价为50元,销售完100件后,再以8.5折的价格销售,销售了250件,那这件商品共卖了多少元呢?”。对于基础题则可由C层次学生回答,巩固题由B层次学生回答,而变式训练题则由A层次学生解答,这样一来,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六)评价分层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是以学生作为基准而进行的评价。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实行分层评价。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统一评价标准,进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对于A层次学生则可采用及时评价的方式,拓展其思维能力;对于B、C两层次的学生则可采用激励或竞争评价方式,进而增加学习的信心。

三、结束语

分层异步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根据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调整教学内容等方式,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分层练习,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提高,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的目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赖丽华.探究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23).

[2]拉巴加布.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

[3]张晨霞.分析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5).

[4]王灿希.新形势下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策略分析[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2).

上一篇:时装×西西里 下一篇:《生活中常见的乙醇》半开放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