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

时间:2022-10-08 05:42:53

一、 教研的“物”真的需要非常齐备吗?

上周城区学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前,有位老师早早打来电话通知组长要50个排球、4个大筐、20个小垫子。周四开课时,每位学生领到一个排球,显得兴奋异常,体育馆地板上到处贴满了各种色彩的标志物。慢跑准备之后,学生站在每个彩条标志上,笔直僵硬。

上述案例不禁使大家产生一个疑问,教研真的需要这么多器材吗?现实的常态课,一般最多十来个排球,或两个篮球就能很好地完成课的任务,而我们的教研是为常态课服务的,为什么器材就必须如此完备?依我看,教研准备的“物”的标准稍高于常态课的标准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过于做作,否则会给人有作秀之感。教研员应该具有常态课的服务意识,教研的物要和常态的物基本接轨,一是为了使教研更加符合观摩教师的心理;二是让上课教师将主要心思花在调控和管理组织学生的环节上,防止“时装秀”走“T”台的表演课,培养上课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一物多用能力。毕竟评价一堂好课,不是看外表如何华丽呈现,而是看教师如何调控课堂和组织学生练习,这样的教研对于上课教师和观摩教师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 教研的“物”真的物尽其用了吗?

一节排球垫球课上,一位教师准备了50个排球,学生每人一个球。在用球时感觉相当纠结,组织准备热身跑时学生不用球,排球穿山洞用了4个球,每组一个球,将50个球发到每位学生手上用了3分钟时间,教师示范讲解的时候学生不用球,学生徒手模仿的时候不用球,两人一组辅助练习时用了一个球,结束时排球接力游戏,将球装进筐,学生基本在“运”球。

分析上述案例,进而抛出一个问题,教研的“物”真的物尽其用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在评价一堂课的时候,其中关键一条是,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而在现实的教研开课时,教师往往设计了很多环节,又配以足够的器材,为什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脱节现象,甚至用不上、忘用了的尴尬现象?我以为,是上课教师的理念问题。看一位研修班教师上课时,内容是排球双手传球和变向跑,每人一个球,准备活动是一般性的肢体操,没有用到排球,到后来的变向跑也没有运用排球。在评课时评委特意指出“物尽其用”的问题,为什么准备活动不充分运用排球,变向跑用排球作为躲闪物不更好吗?教师头脑当中始终摆脱不了固定思维,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有充足的器材,上课就会变得简单上手,学生有了器材可以自由支配,可以不用任何促动手段,自主学习变得可能。然而,是否想到一个“低碳”问题,用简单的器材上高效的课,让器材得到高效的利用,这才是教师追求的,也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三、 教研的“物”用的活而有序了吗?

教研为常态服务,为什么现实的教研和常态会出现两张皮,或许根源是我们教研的理念问题。从常态提供的“物”来看,一堂课12个排球、两个篮球也能将50位学生上的个个生龙活虎,汗流浃背。但为什么教研的时候却不敢作如上尝试,教研开课往往很少调动队伍,这样教师便于控制,又能集体统一练习同一个内容,集体练习往往需要大量的器材支持。而常态课往往不会集体统一练习,常常一开始就男女分组,小组分层。因此,如果以常态课惯性出发,基本采用分组轮换,或者分组不轮换(男女分不同的器材)的练习形式,而要让器材活起来,高效利用,必须始终有人在练,一批累了,马上第二批就接手上去,让器材无喘息之时。正如一个篮球,一个半场,12个学生,轮番上场;一个排球,中间拉线,8个女生,四四对垫;一根橡皮筋四角定位,四位学生走马灯似的逆时针跑跳,跳的不亦乐乎;一根长绳两人对摇,一组学生八字方针,鱼贯而入,忙的气喘吁吁,却笑容满面;一个足球,一个螺蛳壳一样的场地,一群学生却死死奋力追随,笑洒云天。如此境界可谓“物”活的有序和有理。有序,即人组织有序,器材才变得有序;有理,即器材不断通过人的追捧,变得一刻不停,才变得有理。教研的“物”如果得以有理、有序的利用,我想和常态课接轨之时日不会遥远,教研员要在评定标准中警示教师,器材利用的有序和有理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同时在教研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有意附加上课的条件,以提高上课的调控难度,培养教师的“软能力”,比如,必须利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并合理利用学生骨干等等,只有这样,教师上课的能力才得以提升,教研也更符合现实常态。

教研充塞更多的物当然是好事,但现实的客观环境不可能让教师准备得如此充分,多班同时开课,每人分到的场地和器材是有限的。因此,教研“物”的方向不是多而华丽,而是精而有理,怎样通过教师的组织与调控,让器材高效的运行起来才是常态课的要义,不然教研开课时,随意利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就变成了真空教学,失去现实的指导意义。教研的“物”最终必须回归常态!

上一篇: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下一篇: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