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合理避税

时间:2022-10-08 05:23:45

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合理避税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低消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等特点获得相关政策的扶持。为有效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其内部改革和创新,实现效益的提升,本文以高新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新企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了有效阐述,接着对高新企业目前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在现行税法政策和条件下高新企业实现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合理避税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上的相关规定,高新企业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和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主体。我国对高新企业的认定有比较全面的依据,基本围绕在行业要求、知识产权要求、科研人员要求、研发费用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要求及其他要求六个方面。我国的高新企业享有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直接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及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促进了高新企业的有效运营,节约了发展成本,集聚了建设资金。然而,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高新企业有必要去研究和实践有效的合理避税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合理避税不是偷税漏税,而是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实现节税目的。

一、我国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一)高新企业所得税直接优惠政策分析

我国税法规定,对于符合相关认定标准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这是税法给予高新企业的直接优惠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高新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所持有的专利数正相关。一般的逻辑是,企业为了享有直接税收优惠,会积极参与到高新企业的认定中来,为此,企业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及积极进行知识产权的研究与开发。为此,企业需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专利数量的提升。郭存芝(2013)、孔淑红(2010)等学者已经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高新企业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专利数量之间的直接关系,结果表明,高新企业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越大,有效性越强,企业所持有的专利数量也就越多。当然,这是在总资产、销售收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实现的。但结果仍然表明,高新企业所享有的直接税收优惠政策会促进企业持有专利数量的增加,并对企业的研发成果收入、专利人员数量等方面产生影响,并最终实现高新企业的有效发展。

(二)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分析

高新企业所享有的税收加计扣除优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发费用支出加计扣除,二是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工资。由于第二个方面在一般的高新企业中涉及较少,故本文只对研发费用支出的加计扣除作出分析。具体来说,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为实现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形成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可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加计扣除。具体的执行标准体现在以下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进过研究开发,实现了费用支出,但未形成目标资产,此时应将相关的研发费用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并在按照实际发生成本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支出的50%加计扣除;第二个层次是企业经过研究开发阶段,最终形成无形资产,此时应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高新企业所享有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才得以有效完善。如新的所得税税法规定,高新企业等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无论当年是否亏损,都允许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之前全额进行扣除,这些政策对初创的高新企业或者一次研发投入较大的高新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三)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分析

对高新企业来说,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是指发生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事项,其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取得技术转让收入,执行以下的标准:技术转让收入≤500万的,对转让所得税收全免;技术转让收入≥500万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税收减半征收。但是,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要享有技术转让所得优惠,必须符合相应的条件。具体来说,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生物医药新品种及其他技术等;技术所有权或持有年限在5年及以上;应签订符合相应规范的技术转让合同;收入范围及计算方法的相关界定。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较原有政策已有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如将免税额度从年收入净额30万调高至500万,将优惠的主体从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扩大到整个高新企业。王郁琛(2014)通过有效平均税率指标,实证分析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对高新企业的影响,得出现行的技术转让所得优惠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的结论,并从政策落实、政策优惠面及实施成本等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二、现行税法政策及条件下高新企业实现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在当前的税法政策及条件下,高新企业要实现合理避税,首先要关注国家的相关财政、税收及财务政策,以获得支持。具体来说,高新企业一般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这些高新企业具有产值高、污染小,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政府会将财政专项资金向这部分企业倾斜,因此高新企业可以争取这方面的扶持,取得发展资金;就高新企业融资来说,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是常用的两种方式,但由于其前期研发投入较大,回收周期较长,规模小、实力弱的高新企业很少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这时,高新企业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并积极对内、对外进行融资。此外,高新企业还可以通过吸收风险投资基金和积极上市等手段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

(二)有效处理和利用存货的计价方法、销售收入的确认和税收优惠政策

从现实角度来说,高新企业在当前税收管制下实现合理避税,就必须对存货计价方法、收入的确认及所得税的预缴等进行统筹规划。就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说,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常见的四种方法,但这四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所实现税收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以通货膨胀的现实情景为例,在这种发展情境下,后进先出法所实现的税收效果要优于先进先出法。当然,对于企业必须依法预缴的所得税,高新企业可以选择分期预缴,分次按照年度缴纳额的1/12或者1/6进行预缴,以获得时间差价值。此外,以高新软件行业为例,软件产品取得即征即退增值税款,可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开发和扩大化生产,并进行单独核算,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予以扣减。

(三)注重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税收筹划水平

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要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必须注重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税收筹划水平。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新企业可以鼓励本企业的财会人员积极参加相关的税收内容讲座,接受前沿的税收知识,更新已有的能力及储备,提高处理企业税收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新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税务处理人员的处理能力及水平进行多元化考核,并结合取得的证书数量、考试通过情况及相关的职称评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对财税人员考核的常态化。此外,为有效加强高新企业的税收处理能力,实现合理避税目的,高新企业还可以通过人才招聘的方式吸纳专业化、高水平的税务师参与到本企业的税收筹划中,以实现合理避税,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三、结束语

高新企业充分认知其享有的税收优惠及有效了解其实现合理避税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高新企业的税负,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高新企业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本文通过对高新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明确了其合理避税的有效方式,以期为促进高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陆丽红.浅谈如何以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J].财务与管理,2012(10):27-28.

[2]罗会了.高新技术企业合理避税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2(9):83-87.

作者:李小英 单位:广州北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一篇:中国传统建筑中现代环境艺术的运用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