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

时间:2022-10-08 05:14:18

带领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

摘 要: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语文教师是美化学生生命的天使。要让语文课程成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程,就必须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让语文课本不再成为课程资源的神话,让学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增值,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超越自我。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发展;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语文教师是美化学生生命的天使。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魔咒,以至于学生害怕语文,远离语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没有重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呢?

一、让语文课本不再成为课程资源的神话

一本语文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是仅凭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要打破语文课本作为课程资源的神话,教材是死的,而教师人格魅力是鲜活的。我们不能把语文课本视为神坛,而应该把它点缀枝头,这样语文教学才能魅力常在、口味常鲜。

1.驾驭教材。语文教学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例子,而不是终极目的。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它具有工具性和科学性,然而,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更需要人文性。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语文教材的多元理解,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2.增补教材。语文教学要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入编180篇文章。只要具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文章,只要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只要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章,我都可以教,学生都可以学。每学期,我自选60篇文章,编成补充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每个学期组织教学的文章就可以达到150篇左右。从学生仿写的“陋室铭”《课间忙》到沙翁的《朱丽叶与罗密欧》,从歌词《感恩的心》到布什总统的竞选词,我都把其搜罗进语文教学中来。

二、让学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增值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课堂只是语文教育的小天地,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才是大课堂。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命在45分钟的课堂里得以增值,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1.重视实践性。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是将语文学习生活化、开放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感染、熏陶,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语文第二课堂的开辟,如课本剧表演、书法讲座、励志之歌赏析、朝日新闻等等都进入了我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说我们的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那么社会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它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开放,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2.重视语言提炼。提炼是语文教学的结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带进课堂,带进生活,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精神产品。我在教学中,七年级重点指导学生辑一个集子《哲理小故事》,八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写一个语录《心海帆影》,九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写一个哲语《凡人名言》。快要毕业时,看着学生一本本别致的集子,我心喜:45分钟的语文课堂增值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天空,繁星点点。

3.重视情感体验。语文教育过程,一但离开了情感的体验,缺少了理解、共鸣与感动,也就如患了贫血一般,成为浪费时间和学生生命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培养语感,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习惯。在教学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现代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情景。当我诵完后,一个学生潸然泪下地诉说:“一个女学生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折着一只只纸船,抛向太平洋,一位年迈的母亲伫立在村口,浑浊的老泪在她的眼眶里打滚。”语言交流是形式,情感的交流是本质。语文教学不单是语言的对话,更是心灵的对话。

三、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超越自我

1.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尊师重教的真正内涵,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的对话平台。放飞学生理想,解放学生灵魂,启迪学生智慧。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2.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学修养、优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要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

3.用真诚之心面对学生。带着真诚而来,用真诚滋润微笑,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对话,平等交流。在一次县城招考教师中,我榜上无名,回来后,我把这一坏消息告诉了学生。第二天上作文课,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黑板上一排醒目的字映入眼帘:“老师:愿你有个好心情。”旁边插了一幅图:一杯咖啡,一束鲜花。也许,这是我打破所谓的“师道尊严”,真诚地去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收获吧。

上一篇:绘制青年艺术界的延长线 下一篇: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