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风!

时间:2022-10-08 05:12:00

摘 要: 赛珍珠的作品在文学界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赛珍珠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沟通东西文明的人桥”。但其小说处女作《东风・西风》却将处于东方世界的中国他者化,不经意间将中国的落后放大于西方受众的视域中,而对于中国传统的精华却绝少提及,这对于塑造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生活全景而言是有失公允的。本文分析了赛珍珠在该小说中的“西风化”立场,以期为中国精神的合理之处正名。

关键词: 赛珍珠 《东风・西风》 西方立场 中国他者

赛珍珠作为一座“沟通东西文明的人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美国女作家,她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的作品,在东西世界都广受欢迎。毋庸置疑,在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中美两国的交流方面赛珍珠着实奉献了一生。但是,细究其部分作品,还是难免要对赛珍珠的西方立场提出质疑。

1930年,赛珍珠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东风・西风》。对于这部作品,学者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帮助美国人认识中国的小说。通过它,可以让美国社会客观地了解到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国的婚姻制度等,从而有益于消解外族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和误解,否定一些所谓的“中国通”对中国人民的丑化。然而,细读文本,赛珍珠在《东风・西风》中所塑造出的有思想、有抱负,敢于同陈腐、落后势力作斗争的年轻一代却将斗争的矛头直指中国传统,丝毫没有留下中国人民的同情,也着实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内涵。

赛珍珠在其自传中写道:“我不喜欢那些把中国人写得奇异而怪诞的著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使这个民族在我的书中如同他们自己原来一样的真实正确地出现。”①的确,在赛珍珠之前曾有不少自命为“中国通”的西方人将中国描述为一个,一个需要靠西方基督教予以开化的民族。赛珍珠显然自视为摒弃了这般创作理念而还中国一个客观真实的面貌。但是《东风・西风》却将中国的传统家庭描绘成了一幅“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衰景。

不可否认,当时的中国,封建残余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中国进步发展的步伐,但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和家庭观却在小说中被摧残得荡然无存。正如姚君伟教授曾撰文指出的,桂兰的哥哥和丈夫这一批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美国化,连自身文化的一些好的因素都抛却了”。②

赛珍珠用英语写就的《东风・西风》有其自身潜在的受众,那就是使用英语的美国人而非中国人。单从小说的题目来看,作者好似在将东方与西方两个不同类型的文明社会并列于读者视域中,造成了一种平等的,甚或东方世界位于前列的错觉;事实上,在这部作品中,赛珍珠以叙述者的视角为西方受众塑造了一个古老、充满迷信及陈腐条规的中国他者形象。相形之下,民主、平等、自由的美国文明再现了自我的优越存在并强化了这一身份。

旅居美国的学者江亢虎有一句精到的评论:“我发现布克夫人的小说仅代表中国人生活中黑暗方面的一特殊局势。由于她步着一切外国人的后尘而得来的特殊的观察方面,纵不做夸词,她亦会特写几个特殊之点,而使事物在西洋人与中国人眼前都呈现出奇怪与不自然。”③诚然,赛珍珠的选材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仍然逃不脱按照美国标准衡量删选取舍的文化侵略,它所表现出的中国生活无疑是片面而有失公允的。因此,鲁迅先生也评论说“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即如布克夫人,上海曾大欢迎,她也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在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④作品中着力披露的“缠足”之风与“纳妾”制度是文明的中国人自身也为之汗颜,继而坚定地取缔的,但在赛珍珠的笔下浓墨重彩地予以披露似乎在向西方社会大肆渲染中国的落后。每个国家、每一民族在前进的路途中都必然要不断地摒弃糟粕,正如西方社会要求妇女“束腰”、允许男子公然有众多情人一样。东西方两个世界应当互为镜像,共同进步,而非将中国他者放入展板之中,徒留美国世界狂妄地凝视着我们的落后,让原本含蓄的中国人平添一份自卑。

事实上,作品中典型的中国女人桂兰的逐步“成熟”正是由面对留洋丈夫时的那种自卑造就的,从放脚到敢于违抗夫家婆婆的意旨将儿子留在身边抚养,到最后接受兄嫂背离母命,这一切都得益于丈夫西化思想的灌输。而当桂兰独自在内心无声地审视着这个陌生的文明方式时,赛珍珠便又将桂兰的无知拉到台前。她将自来水、自来火、汽车、飞机等这类美国人习以为常文明的象征当作是怪物,将美国人的白皮肤认为是某种药水洗出来的结果,将美国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理解为匪夷所思之事。赛珍珠在作品中展示出的中国妇女对这些现代科技与文明的误读,显示了古老中国的落后与闭塞,反衬了美国的先进与文明,为美国受众赢取了虚荣感与民族自大感。在赛珍珠认为自己不同于其他“中国通”的同时,她也正在无意之中为中国引入了西方式的救赎。正如她的父亲赛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年轻时满怀“拯救世界”的宗教热情来到中国传教一样,赛珍珠在这部作品中将美国文明定格为支配着、教导着、同化着中国的文明,传达了只有通过西方教导的方式才能使桂兰过上和谐的家庭生活,使中国文明投向美国文明的怀抱,从而成为新的人类,取得新的前途。

显然,赛珍珠虽然熟悉中国现实,但并不等同于她能够完全了解中国人的思想与感情,作品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是透过美国有色眼镜看到的变形的中国。她让作品中桂兰的哥哥完全抛却了儒家教导的“孝道”,与美国妻子“同心同德”,走出家庭的樊笼,建立起了自己的,确切地说是西化的小家。而桂兰在东西文化交战中取舍的迟疑与痛苦的抉择被塑造成了是其痼疾颇深,实际上在兄长与母亲的立场上徘徊正是中国“孝”之体现。

至于赛珍珠在作品中传达的西方国家男女平等的进步性更是她理想化的虚幻的泡影。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涤荡了整个美国社会,妇女的平等才愈渐宽泛地传播开去;而在赛珍珠自己的家,母亲也仅仅是作为附属物痛苦地生活着。赛珍珠的父亲“脑子里装满了女人从属于男人的保罗教义,对他来说,她(妻子凯丽)只要管好家,为他生孩子,服侍他就够了。‘男人是女人的头’――她只有通过他才能接近上帝”。⑤由此可见,作品中象征着西方文明的男女平等也只是在赛珍珠笔下小说化的祈愿。

1938年12月在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赛珍珠诺贝尔文学奖后,主持人在宴会前邀请赛珍珠作演说之时介绍说赛珍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一种中国精神,使我们意识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情感。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⑥这样的中国精神在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等作品中确有体现,但绝不是《东风・西风》所能企及的。至于真正的中国精神到底是怎样的,这在精通西学而又极端保守的文学怪杰辜鸿铭的著述《中国人的精神》中颇有概述:“中国人所过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生活,一种人类之爱的生活。真正的中国人以同情感和人类的智慧,造就了他那难以言表的温良。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其礼貌的本质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从而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国人的生活不仅是个人的生活,而是与他人及国家密切相关。中国人认为,人生的主要目的,是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和善良的公民。这些是赛珍珠以及只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文明人所没有看到的,因而桂兰的温良也被漠视了。”

《东风・西风》有如张艺谋的成名之作《红高粱》一般,将中国的落后生生地剥离了文明的底蕴向西方世界展示,换得了西方受众戴上显微镜窥视中国人相互间的敌对,崇外的因进步开化而获得新生,执守的因固步自封而腐朽凋落。那么,那些中国人民的同情呢,只在激战中任人误读。

注释:

①赛珍珠.勃克夫人自传略.载《现代》,1933,第4卷,(5).转引自《当代外国文学》,1996,(3).姚雪佩文:88-89.

②姚君伟,张丹丽.从《东风・西风》看赛珍珠的中西文化合璧观.镇江师专学报,1998,(2):38.

③江亢虎.一位中国学者对布克夫人小说的观察.赛珍珠评论集,第14辑.

④鲁迅.鲁迅全集:12.

⑤赛珍珠.异邦客:160.

⑥转引自Elizabeth Croll:Wise Daughters from Foreign Lands-European Women Writers in China,London,Pandora:209.

参考文献:

[1]Croll,Elizabeth.Wise Daughters from Foreign Lands-European Women Writers in China[M].London:Pandora,1989.

[2]Buck,Pearl S..East Wind:West Wind[M].California:Moyer Bell,1993.

[3]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赛珍珠著.林三等译.东风・西风[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5]赛珍珠著.林三等译.异邦客[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6]徐清.遭遇解放――论《东风・西风》(上篇)的女性叙事[J].江苏大学学报,2008.7,(4).

[7]姚君伟,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姚锡佩.赛珍珠的几个世界:文化冲突的悲剧[A].刘龙.赛珍珠研究[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上一篇:汉语的“很淑女”与日语的“とても心” 下一篇:女性之爱情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