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学生成,演绎智慧课堂

时间:2022-10-08 04:41:17

利用教学生成,演绎智慧课堂

摘 要: 只有巧用课堂预设,挖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活用课堂错误,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善用课堂亮点,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使课堂演绎出真正的精彩,使学生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 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预设 课堂错误 课堂亮点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也就是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师生在交往互动中也时时生成课程资源。如果说教师、学生本身这些资源是静态的话,那么课堂互动中的资源则是动态生成的,它稍纵即逝,弥足珍贵。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动态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是来自学习者自身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要有目标的调控和组织来挖掘、利用、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又一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之成为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巧用课堂预设,充分挖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教师精心设计预案,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实践,生成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依赖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新课程理念下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为生成性教学充分预设,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针对学生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当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

案例一: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执教老师从“整数的加减法”复习导入,再引入“小数的加减法”。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学生结合整数的加减法轻松地笔算出小数的加减法算式。此时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练习了几题,再让学生小结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有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铺垫,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生成整数中的“数位对齐”在小数中就是“小数点对齐”,更方便笔算小数的加减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精心预设一些典型题型,抓住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不仅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还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二、活用课堂错误,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关注这种动态资源,从科学角度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自己剖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避免灌输,让学生自悟的目的。

案例二:在教学“口诀求商”时,学生很容易将被除数和除数相乘得出商。如6÷2,学生想都不想就得出6÷2=3,其实在教学例题的时候是从解决问题“10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导入的,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得出它的结果,推理出可以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算,商是5。可当碰到被除数和除数是两个比较小的数时,学生就会用错乘法口诀。

此案例中,在小结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时,可让学生比较除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联系,他们发现乘法口诀中的积,其实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这样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错误率。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比较了除法和乘法口诀间的联系,不仅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产生,而且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达到了在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善用课堂亮点,充分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有些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完全可以开发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课堂上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案例三:“认识厘米”一课,教学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正确率很高,学生基本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可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的尺子断了,怎么办呢?”教师说:“哦!”略微停顿接着说:“小朋友们,他的尺子断了,上面只显示了12~20厘米,还能画一条长四厘米的线段吗?”这个学生说:“可以,他可以从12厘米开始,画到16厘米结束,也是长4厘米的线段。”还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也可以从13厘米画到17厘米,也是4厘米。”不时有学生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

本节课中教师表扬了学生的这个亮点,短短一节课,学生在高昂、兴奋的情绪中度过。由于善用了教学生或资源,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善于利用和给予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以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只有尊重生成,弘扬学生的课堂,巧用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我们的学生才能充分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从而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享受获得知识的甜蜜,品味心灵成长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2]曾莉华.数学课堂的预设与动态生成[J].小学数学教育,2005.10.

[3]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4]陈国娇.让错题的使用灵动起来[J].小学教学.数学,2013(4):13.

上一篇:巧用学生“错误”资源,成就高效快乐课堂 下一篇: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