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论述

时间:2022-10-08 03:26:45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论述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以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设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处理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部分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处理好经营、效益、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确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认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就行了,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这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1.2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

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将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认为是额外支出,把在安全生产上少投入作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手段。不能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虽配备了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监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巡查纠错等职能。

1.3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1.4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难落实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

1.5审批把关不严,安全监管不力。

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不多,把关不严,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2工程施工生产前的安全管理

工业发展国家把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看作是“安全的保证”,安全培训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牵头,安全部门配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对工程施工者实行着相应的强制培训制度,从而在技术上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奖罚制度、事故报告处理制度、设备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管理基本要求等方面。

2.2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2.2.1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前,项目部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总交待,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由施工人员负责人签字确认。

2.2.2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科技讲座。由专业技术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工艺流程方面的讲座,并进行相关培训考核。

2.2.3新员工进单位、上岗位的安全教育和继续教育。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三级教育”、特殊工种、特殊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按有关规定进行,并建立教育档案。

2.3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安全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技能教育。

2.3.1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检测控制技术知识以及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2.3.2宣传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从其他企业的工伤事故中吸取教训,通过他们的惨痛教训把安全知识灌输到职工的思想当中,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2.3.3高处作业、防毒、防尘、防瀑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防护用品发放、用具的使用。

2.4落实安全检查工作

2.4.1文明施工的检查。坚持开展检查、验收和体系审核、评审活动。栓查施工现场围挡封闭是否安全,现场安全标志、标识是否齐全;施工场地、材料堆放是否整洁明了,各种消防配置、易燃易爆物品保管是否达到消防要求;现场治安、宿舍防范是否达到规范;脚手板与防护栏是否规范;升降器具的操作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对不合格、不安全的行为绝不放过,制定相关纠正和防护措施来实施控制。

2.4.2安全防护的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设置、佩带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电梯口、楼层口的防护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基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是否达到安全标准。普通脚手架按规定要求交底搭设、悬空钢平台、特种脚手架按施工组织设计中专项方案规定的要求进行交底搭设。并由搭设单位与监理进行分步、分阶段的检查、验收,合格后做好纪录。

3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把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到实处,深入到普通工人心中,才能纠正违章作业,杜绝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3.1建立体系,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重点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和分包方的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从而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用于工程;防止素质低下、未经教育的分包队伍和人员进入现场冒险作业,从源头上防止隐患的产生和发展,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正常运行,防患于未然。

3.2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管好施工操作人员

对从业的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资格能力鉴定、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特别是焊工、架子工、塔吊和施工升降机装拆工、整体式提升脚手架操作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对其所需的执业资格、上岗资格和任职能力进行检查。

3.3安全管理施工材料机具设备

安全设施包括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和物料、施工用电防护触电等安全装置和设施、消防器材和设施、施工机构限位保险、过载保护、避雷等安全装置;检测设备包括用于力矩、厚度、长度、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噪声等检测的工具和仪器;防护用品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面罩。

4结语

要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定期对前一阶段进行目标考核。做好工程的施工准备,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理应随时检查、纠正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的倾向性问题,避免出现返工现象从而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

上一篇:我国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选择 下一篇: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野外工程地质方面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