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和应对策略解析

时间:2022-10-08 03:15:51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和应对策略解析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水资源不足情况越来越严重,为在确保生态和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应对社会经济用水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升其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 建设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 意识 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管理已经从最初的自建自管逐步迈入了相对规范化的轨道。并逐步落实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及质量监督制等。在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中只有确保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开发与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中,提高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是有效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方式。

1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文水资源管理意识较低

现阶段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对水文水资源管理意识较低,主要体现在仅仅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及组织抗旱防洪及河道疏通等管理,并没有合理利用自身的管理权限,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作为国家公益事业的主要成分,水文水资源管理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实施项目建设,同时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立项决策与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长期以来,水文机构体制中存在大量问题,如地方保护主义、项目立项地区不均衡、项目审批不规范、粗放管理模式等。同时,严格缺乏基层建设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管理意识较低,进而对项目建设管理的效果造成了严重地影响。

1.2水资源污染对项目建设管理造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与企业污染,大多数地区有80%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就向天然水域进行直接排放,尤其是部分中小型矿业等。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域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如黑龙江、松花江等,长江、珠江的污染河段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据《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问卷调查中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就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其所占比例为21%。在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管理中,公众仅有知情权,并没有实际的监督权。为此,在水资源污染治理中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重视水资源利用,做到节约用水,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水资源污染对项目建设管理造成的影响。

1.3水文设备不足

当今社会全球水资源日渐短缺,水文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现阶段我国水文监测管理中应用的设备在数量及技术方面较为不足与滞后,先进的实时监测设备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相比世界先进国家,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及研究方面,在遥测、遥感等先进设备应用中,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这些高效率、智能化的监控设备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无法大量应用,导致人工工作效率较低,并加大了失误的存在率。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在确保生态和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用水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水文水资源管理作为水利单位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应加大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等,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水平,并努力实现创优目标。

(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建设中信息化已成为其首要内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水文建设项目管理作为水利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其信息化建设中包含多方面内容,如水文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水文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网络的建设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水文水资源管理单位信息化需求愈加迫切,在项目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其方式进行有效改善。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给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还为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2)在确保生态和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用水进行合理规划。为实现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在规划水资源中,应限制人类改造河流的设置。将人对水资源的冲击自觉地制约到水动态平衡能力及代谢功能地范围内。在强化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意识中,应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提高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意识中,应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人员专业培训,帮助基层管理工作者对项目管理程序充分了解,并加大审批阶段的执行力度,确保立项项目都符合相关程序,严格控制超投资计划项目,对管理程序执行力进行有效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应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并进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

(3)建立项目法人对项目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的确定十分有利,在项目建设中项目法人的作用主要是对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建立项目法人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管理工作规定,一定层级应进行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其主要职责为对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协调,如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时,应通过该部门进行有效处理。由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法人机构,确保这些工作人员符合项目建设各方面的需求。在建设水文水资源项目过程中,应对管理部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因为水文建设项目具有较大的空间跨度,应遵循项目所在河流流域地区归属划分标段,每个标段应进行独立项目法人的设置,对项目管理责任及义务进行确定,并进行标段管理界面的设置,明确项目管理流程及合理划分责权。

(4)项目划分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阶段,其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质量评定。现阶段,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对水文项目的划分提出指导意见,为此,应与水文实际有效结合,遵循项目划分原则,建立与健全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与改进。为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应强化质量意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符合施工相关要求。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为防止出现返工损失,应尽可能地将质量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成本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如对购进或自制的施工材料及物资进行质量检测、检验,或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技术质量标准。

(5)我国水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就是广大的居民,因此如果居民支持水资源的管理工作,那么就可以使得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广大的居民对节约用水还不是十分的了解,节水的意识也比较的薄弱,因此我国的水行政部门应该加大节水的宣传力度,充分的利用现代的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来对节约用水的相关理念进行宣传,最大限度地支持基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使得我国的广大居民能够通过宣传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给予支持。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处理。建设项目管理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规范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有效施工,在充分了解与分析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问题的同时,应及时选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响.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7期.

[2]邓红霞,李存军,朱兵,丁晶.集对分析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水资源研究,2006年04期.

[3]南卓铜,李新,赵彦博,刘芳.黑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胡四一.全面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 全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水利信息化,2012年06期.

[5]吴坤友.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1期.

[6]王炎阶,陆剑.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上一篇:DeltaV数字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海洋钻井平台上... 下一篇:贵州普安县白沙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