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0:45:28

水文化论文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2]《“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江苏水利》2005年第8期.

[3]《荆州市水文化初探》.邓翔,秦军.《规划广场》.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四、用“五水”文化塑造水文化体系

通过爱水、保水、节水、治水、享水来实现水文化体系塑造,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社会价值观。

1.爱水。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浙江优秀的爱水节水治水传统,倡导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产业带动生态自然、景观优美的新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和水文化理念,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新型社会价值观。

2.保水。推行饮水安全保护计划,关停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滨水社区和民宅建设中推广中小型、家庭型潜流湿地;鼓励民间成立水生态保护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百姓”联动保水净水的社会氛围。

3.节水。全面落实以供定需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单位产值用水量和节水效率为标准的产业竞争体系。在城市生活中推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将节水作为浙江的文化品牌进行塑造。

4.治水。积极开展以治水智慧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截洪补源、造福百姓。

5.享水。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参与,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滨水商业、节庆和赛事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乐水宜居的文化品牌。

五、构建“六水”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

浙江城市水域空间景观的整合优化与水系景观网络的构建要综合考虑水域空间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防洪防灾、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等功能,并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绿地组织、交通布局、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废弃地块的再生等,对城市水体、水域及水系景观进行梳理、整合、恢复和重建,以确立城市水环境的空间秩序,提升水域空间的美学品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空间,最终为城市生态文明创造价值。水系建设布局需要统筹协调,综合考虑水域空间保护、水资源条件、河湖连通、水系自然完整性以及文化保护的需要。延伸浙江水文化规划建设领域。除在水利行业建立水文化规划纲要之外,浙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相关实际,制定相应的历史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将水文化建设内涵纳入项目建设审批内容,注重浙江城市特色文化设计,着力建设一批风貌特色、个性鲜明的公共水文化空间。引导各地把规划设计与人文、历史、科技、园林、生态、景观、亲水、安全等有机结合,使水工程和水工程管区在发挥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的理想景点、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陶冶情操的好去处、教育与传播的基地,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提供优美的水环境。通过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面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普及水文化知识,提升水文化认知,推广水文化,营造爱护水、珍惜水、保护水的社会意识,实现教育当代人,培育下代人的水文化和水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人水和谐理念,形成一种与水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2]《“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江苏水利》2005年第8期.

[3]《荆州市水文化初探》.邓翔,秦军.《规划广场》.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2013年,我国水文系统在职技术人员共1.6万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近1万人,分别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1%和37.4%;在我省水文系统,上述两个比例则分别高达71%和51%,职工构成的技能型、高学历化,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不断创新的要求。以我省水文系统为例:每年有80%的职工自觉参加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职工的在职学历教育在不少基层单位的覆盖面均达到40%以上。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包括道德价值观、理想、行为准则等,它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保证。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有力地提升了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各级水文单位大力弘扬“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不断培育和展示水文职工优秀精神风貌,基层水文队伍的凝聚力、职工的幸福自豪感普遍增强。我省水文系统通过开展江苏水文精神大讨论,凝炼出“勤学思、勇创行、争一流”的江苏水文局训,提出创建“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的目标和以“赢得尊重”为主要内容的水文核心价值理念,涌现了一批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知识型学习标兵”、“五一巾帼标兵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和集体,推动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

2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水文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虽开展得比较普遍,但部分单位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规范和创新上尚属起步阶段。

2.1思想认识简单化,缺乏以人为本理念;活动形式一般化,体现不出单位特色

水文基层单位所处的地域环境各不相同,发展的历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各有特色,文化建设要突出个性。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仍以口号式的理论宣传和打球、唱歌等传统活动模式为主,缺乏开拓与创新。在价值观的引导上,缺少身边的典型示范;在精神生活上,未把握职工的心理脉搏和合理需求。随着水文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水文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基层职工更多地青睐于科学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追求,对口号式的教育不感兴趣,对只讲大话、空话的讲座不屑一顾,但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现代化信息量大的培训却十分欢迎,对具有时代精神的英模人物敬佩有加,这要求我们应结合单位实际,强化特色文化建设。

2.2文化建设表象化,重形式轻内涵;制度缺乏创新,执行力不强

水文站大多设在江河两岸、乡村偏僻之地,交通不便,文化设施较为缺乏。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往往偏重于改善水文工作环境及外部形象设计,在制度建设、氛围设计上照搬外单位的现成模式,形式大于内容,有目标无手段,有号召无平台,有口号无细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单位没有建立职工发展的平台,没有职工素质培训的长效计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过分重视外部形象投入而忽视内在素质提高,形象力往往不能持久。

2.3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长期性,文化宣传缺乏载体,宣传力度不平衡

一些单位没有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频繁转换单位文化理念,文化宣传主题紊乱,为文化而走过场,重形式、轻过程,重短期业绩,轻长远发展;少数人热情高,多数人冷淡;未形成有效的宣传载体,社会影响力不高。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切忌生搬硬套,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如果没有职工的参与、公众的认可,那么再完美的单位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

3对完善单位文化建设的思考

3.1内化于心,提升文化理念;润化于人,铸就人才队伍

要增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将弘扬水文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和丰富单位自身特色作为保持单位文化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优秀的单位文化,是融有管理者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广大职工认同、符合时代潮流、促进单位健康发展的文化。在水文基层单位,职工在从事具体的水文测验、信息监测、技术服务等活动中,相互协调沟通,大都会产生自己特有的工作方式以及许多不成文的习惯,我们要结合单位的发展,“勤学思、勇创行”,将这些方式和习惯不断优化、倡导、强化,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以及沟通结构,构成单位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只有落实在职工层面上,把职工个人目标融入到单位整体目标,才能凸现单位文化的整体效应。水文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专业技能型人才,要通过在职培训、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以及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方式,铸就职工人才队伍。根据层次需要理论分析,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成就感”,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搭建平台,帮助职工实现自我成就感。多年来,基层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优质服务、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就是职工实现自我成就的平台之一;单位还可以利用开发新项目,增加新任务,为职工设定富有挑战性且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目标。我省水文系统就通过“课题带、岗位练、加压力、挑担子”等方式赋予职工更多责任来提供职工发展机会。对一些思维活跃的职工适时地调整工作岗位,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从而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当单位对职工抱有期望,越信任,越支持,职工的积极性往往越高,工作得越好,可达到职工价值体现与单位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3.2固化于制,规范运行管理;统筹兼顾,理顺约束机制

单位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让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变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从文化理念到自觉行动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制度约束阶段。一般在倡导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之初,有时其约束功能显得很苍白,这时候,制度的刚性弥足珍贵。目前,水文基层单位一般都有较完整的制度,但一些单位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制度本身原因在于:其内容是否适合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根据单位的发展适时做出调整,制度执行是否有明确的度量标准,制度设计的奖罚力度是否到位,制度执行的成本是否合适等。借鉴我省水文基层大多数单位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都是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将单位文化建设中形成的精神、理念、意识用制度加以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单位文化建设中要协调好各类因素。一是要把文化建设列入单位总体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二是要处理好基层水文事业与文化活动的关系,坚持把推进事业发展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服务水文现代化贯穿于单位文化建设全过程,注重用先进的文化指导水文实践,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文化活动。三是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单位文化建设必须以广大职工为主体,基层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坚持从自身做起,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如果没有单位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将步履艰难;反之,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缺乏参与的热情,缺少主体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四是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将职工群众组织起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激发职工的热情,增强凝聚力。五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单位文化建设考核和评价办法,将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单位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3.3外化于形,抓好宣传示范,营造氛围,发挥载体功能

文化的魅力在于内铸精神,外树形象。单位形象是单位文化的外化,是单位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文化宣传,能使单位职工、社会公众从媒介的传播中感受到单位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良好的载体、优化的机制和精干的策划,让单位文化理念转化为动力、行为和形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进而推动事业发展。文化宣传包括:推广标识文化,塑造展示单位形象;打造品牌文化,优质高效服务社会;运用传播媒介,宣传单位文化理念,报道单位的成果与活动。需要宣传的单位文化理念主要应有: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奉献、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终身学习等。我们要发挥单位网站、宣传栏、内部刊物、培训班、交流会以及新闻媒体的作用,强化宣传沟通。要通过选树典型,颂扬先进,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加强交流,最终形成具有内在性、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群体意识。

4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4.1切实保障职工文化权益,发挥工会关爱、维权作用,营造和谐环境

工会应通过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月”、职工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学习文化的氛围;通过加强职代会建设、事务公开等工作,营造民主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歌咏比赛、赛、球赛等活动,营造团队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要注重职工作交流工的精神追求、素质提升、民利、单位的传统特点等,并促进基层职工普遍参与。例如:我省水文职工自己创作的歌曲《水文之恋》,颂扬了水文职工的精神风貌,诠释了江苏水文精神,在全系统传唱,并将节目搬上社区舞台,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2发挥工会小组作用,活跃班组文化生活

针对基层职工分散的特点,工会应注意在基层班组建立职工活动的各类兴趣小组,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优秀职工”活动;结合水情测报、水质监测、水文分析计算等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开展赛时效、赛精准、赛创新的劳动竞赛;加强“六型”(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节约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建设,推动班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4.3加强沟通,实现职工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关爱职工,既满足这种需求,也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化理念的共识,关键在于职工心灵的沟通,我们应通过工会的组织网络,及时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烦”,掌握职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努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对职工家庭的“生、老、病、死、难”,加强人文关怀,满足职工归属期待,塑造亲情文化。4.4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工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辟职工园地专栏,建立适合不同特点的职工QQ群,设立“互动式数字图书馆”,为职工网上快捷学习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推进基层单位职工活动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添置活动器材,配备流动书柜,定期轮换书刊资料;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所在地或系统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职工才能展示平台,激发职工文化活力。4.5开展主题活动,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充分发挥工会宣教优势,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活动形式,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以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工人先锋号”为契机,树立榜样,典型引导,激发职工热情;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知识竞赛、岗位竞赛、技能竞赛,不断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例如:以全国、全省每次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为引导,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大比武,有效地推动了职工技能的提升。此外,我们还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加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建设,培养职工文体活动积极分子,为推动文化发展打好基础。

5结语

单位文化总是随着单位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单位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单位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大体系的建设,形成单位文化建设的良性机制。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在传统风水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精髓、生态化是其价值取向,因此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空间感,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气场”与“阴阳”

纵观我国的历史建筑,无论皇宫建筑还是平民房屋其都紧紧围绕“阴阳气场”而设计,比如北京的“养心殿”内的木床紧挨着墙壁,其就是利用传统风水文化“靠山”的理念,现代的建筑室内设计都在流行大客厅,小卧室的设计风格,并且客厅的位置都要与大门相连,从平面效果图分析,其很好地形成了最吉利的气场,从而对人们的居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保持此种气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重视门、窗与阳台的作用。门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主要通道,虽然现代人们居住的房屋都是设计师已经规划设计好的,但是有些高层建筑的设计存在着风水方面的不合理性,最常见的是门与窗户的对冲,门窗对冲在我国传统风水文化中属于大忌,不利于财运的聚集,因为有大门而入的财运没有经过循环就通过窗户流出,因此要在大门的入口处设置一道玄关,改变气体的流动路线,使财运在室内良性循环;二是室内空间的“动、静”区域的划分。合理划分室内的动与静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传统风水文化认为合理划分动与静区域是实现室内良好气场和调节阴阳的重要手段,具体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具体的功能合理地划分,比如承担家庭活动的场所,客厅、餐厅、厨房等要设置的相对比较宽敞,而休息的地方则要设定的封闭。

2室内空间设计的“天人合一”

一是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设计。“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两宜,既顺应自然,又要加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时要体现出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互通性,在现代室内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形式采取不同的空间互通方式,比如对于开放性的空间需要重点考虑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持续关系的视点转移,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可以通过玻璃隔断实现,这样可以实现室内与室外的相互借景;二是重视室内设计与整体建筑风格的融合。基于低碳原理,室内空间设计要尽量与整体建筑风格相保持一致,保证室内设计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二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整体装饰效果

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装饰属于室内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包括室内墙面、地面色彩以及材料等方面的设计。

1传统风水美学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阐释

传统风水文化美学思想包含自然美、象征美、构图美以及人文美,当前很多室内设计注重与传统美学的融合,形成了赋有特色的中国古典装饰风格。风水美是建筑设计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手法,比如在室内装饰中人们常常要通过各种色彩背景图表达出设计的空间要求;平面方正是风水学对构图美的追求,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空间设计的造型问题,人们都热衷于采取方正形的建筑设计要素,比如在建筑空间的梁与柱体之间必须要通过界面装饰进行掩盖,因为风水文化认为有梁柱的地方就会出现尖角,不利于室内良性气体的循环,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传统风水五行在室内装饰设计色彩中的破译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色彩与五行是紧密相连的,五行之间对应着不同的颜色,而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通过设定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只要合理的应用好颜色效果就可以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给人一种气场的提升,以室内客厅色彩装饰为例,客厅设计属于一个家庭的门脸工程,客厅的装饰效果对于提升一个家庭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设定科学的颜色可以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调节人们的情绪。客厅的颜色取决于室内装饰的整体色彩基调,虽然在设定具体颜色不一定要衬托户主的无形,但是必须要综合考虑客厅的朝向,根据客厅朝向选择合适的颜色,比如客厅的朝向向东,那么就应该选择黄色,因为东方五行属木,按照五行生克理论,土乃木之财,而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因此客厅的颜色应该以黄色为主。

三传统风水文化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陈设设计大致包括家具设置设计与其它室内陈设设计。利用家具进行室内设计是户主实现自我设计的直接体现,反映了户主的文化素质、生活情趣。通过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趋吉避凶”思想应用到室内陈设设计中,可以给人以最大的精神安慰。

1家具设置体现“山水”格局思想

家具设置充分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的“山水”格局思想,比如在餐厅的空间设计中,可以设置一面墙作为陈列架,在架子内放置一些美酒、纪念品等,不仅可以为室内增添华丽的色彩,而且还赋予餐厅一种文化气息,而且餐厅的陈列架高而长,其体现的是“山”的象征,而相对陈列架的“山”型,餐桌构成了河流,充分体现了山水格局思想,而且此种格局会给人一种空间上的视觉拓展功效。

2具有“生旺”作用装饰品的陈设

在进入室内的显眼位置安防一些吉祥物,可以瞬间给人一种心生愉悦的感觉,比如在客厅中经常挂的中国传统风水字画等对于提振家庭的气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将吉利字画作为家里的中堂,悬挂于客厅,以求锦上添花,旺上加旺,是良好家居的布置方法之一;养鱼是许多人的爱好,也是室内重要的装饰品,通过养鱼不仅怡情养性,而且其在传统风水文化中具有化煞旺财的作用,但是对于鱼缸的位置具有明确的说法,在风水文化中养红色鱼代表着旺财,按照五行,鱼缸应该存放在北方,而且在室内养鱼会使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美化居住的空间环境,提升居住着的心情。

3室内镜子的设计

镜子在人们的生活起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驱邪的重要工作,按照传统风水文化理念,如果大门处于穿心剑格局,可以在门内的屏风上加装一面平面镜子,对于不良格局有化解作用,虽然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迷信说法,但是其具有现实的作用,比如在进门的玄关处设置一面镜子,可以方便人们在出行时整理仪表。但是如果镜子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就会给人们造成伤害,比如将镜子对着床位的话,就会容易导致人们在刚起床时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甚至在半夜起床时,因为镜子中反射出自己的影像而吓到自己,尤其是在老人居住的卧室内不要将镜子直接对着床位。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构造整合

目前,我国许多滨水城市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文化。扬州作为一个具有城区水域特色的城市更具有开辟水文化的优势,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足以利用现时的商业契机来发展城区特色“水文化”旅游。本文试以扬州为例,对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进行剖析与整合,同时为相关水文化城市的形象定位提供借鉴。

一、构建生态环境形象

1.提高河道的安全美观度及通达性。河道整治应注重亲水河道的建设,适当降低河坎的高度;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拓宽水域,使其能连接内陆与沿海;依照水域地理纹路,试构建意象图案;活用水利建筑,如水运码头、水闸、桥梁建筑等。

2.实现城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要进行源头截污,实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保护河道内对重金属元素具有强吸附作用的泥煤层,并于河道近河岸处种植如芦荟、茭白等清水植物;活用生态护坡技术,改变护岸砌筑形式,保证水陆动物的活动空间。

3.融合城区河道整修与城市景观建设。河道整治在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功能的同时要结合扬州城区的景观建设,有必要地拓宽水面,增加其利用效度;河道及其周边建设应多植树少草坪,节约用地空间及成本,人工建筑也该因景而设。

4.建立河道整修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区水利建设,包括河岸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河堤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利用节庆活动发挥城市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完善历史文化形象

1.水上休闲项目:利用包括琴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开展水上民俗旅游活动;兴办水上四时会节,开展参与性表演项目,如木版画、玉雕、漆器等;举行夜间“扬声”艺术活动,安排专业人员指导游客模仿扬州评话、扬剧、扬州木偶戏等;定期举办以水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水文化艺术调演、沐浴技艺表演等。

2.水上商贸活动:打开扬州工艺市场,开发水上工艺商贸,把具有扬州特色的工艺品,尤其是关于扬州“水文化”类的作品,作为商品展出,如仿制的青花碗、青花瓷罐等。同时,水利建筑模型也可作为商品展出与销售,如砖石拱桥模型、唐五孔支梁式桥复制模型等。此外,水上可设置划船、闲茶、评剧说唱等消费式活动。

3.水上游线项目:“水上私庆项目”,包括生日宴请等私人庆祝活动;“水上节庆项目”,包括“扬州的夏日”修学旅游、“沐浴美食”等主题活动;“水上商务项目”,针对有关公司及部门等非严肃主题的会议来安排;“水上游船项目”,使游览线路多样化。

4.河岸“广场文化”:喷泉配塑像,戏台连长廊;配套健身设施与娱乐项目,调制广场夜间灯彩与音响;开展露天的广场音乐会、广场美食展等。此外,在微型停泊码头附近修建博物馆与展览馆,体现扬州包括水文化、盐商文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文化优势。

三、提升商业经济形象

1.联合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城区内必要的整治水环境工程,开拓“活水源”,在树立并宣传品牌的同时挖掘沿水地区“绿色商机”。

2.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拓宽水域,使其能连接内陆与沿海,同时要求水路的交通达到便捷标准,可考虑建设商业性水运码头等。

3.并重“景观水道”和“运输水道”的开发建设,同时考虑效益成本与回收期。

4.鼓励招商引资和民间筹资,以高效的商业利润回收投资成本。

四、亮化社会整体形象

1.扬州城只有通过生物进化及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双重手段才能从本质上治理污染水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城区水网生态环境。

2.通过城区河网的系统整治及“水文化”品牌的全面宣传,全方位展现了扬州的水文化、山石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

3.通过城区河道、沿岸休闲广场、商业市场、小型公园、基础设施、景点系统亮化,勾勒出了亭台楼阁粉墙黛瓦,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与动感。

4.综合治理河岸、道路,立面改造保留旧房,并加设市公共休闲场地,对沿河景观进行统一包装,使扬州与苏州绍兴等城形成错位竞争的水乡风韵。

五、优化水文化形象的整合与营销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在秦汉时期,我国绘画与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统治者多大兴土木,宫廷壁画的盛兴对绘画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与之同时流行的还有墓室壁画与帛画等。虽然这一时期山水画还没有正式形成,但宫廷壁画以及墓室壁画中描写山水自然的内容却并不少见。同时,秦汉时期也是园林艺术相对发展得较快的时期,大量著名的依山傍水但又经过精心设计的华丽皇室园林和山水宫苑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并且这些园林绝大多数构思巧妙、大气磅礴、规模宏大。虽然园林艺术秦汉时期依然几乎是皇家的特有标志,但私人园林发展到此也已经处于萌芽状态之中。

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画和园林艺术这二者而言,魏晋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时期。它既是山水画这一形式以一种严肃的身份正式出现的时候,也是古典园林与私人园林发展的黄金转折点。由于战乱等历史背景,消极悲观的社会思潮盛行于当时社会,许多文人雅士纷纷通过归隐山林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逃避与不满,大量以山水田园为主题的文学及绘画作品因此而出现。与此同时,受文人归隐现象的影响,园林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经过精心设计的私人园林落成,园林美学思想初步奠定。由此开始,中国古典园林单纯的描绘自然或者以反映自然原始风貌为主的历史阶段结束了。

自魏晋以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园林艺术逐渐进入了成熟稳定的全盛时期。进入隋唐,疆土逐渐统一,战乱日日消退,中国步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富民强,经济繁盛,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一大批山水画大家和园林建造师也随之产生。同时,山水也从魏晋时期最常见的人物鸟兽绘画背景的身份中走出来,逐渐成为山水画家们独立描绘对象。而就园林艺术而言,由于很多园林设计师,比如说王维、卢鸿,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与山水画家,故而当时的许多园林都很富有诗意,并深得山水自然之精气。此外,隋唐也是私人园林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园林不再为皇室贵族所特有,故而在设计上也不再单纯地讲求华丽与大气,园林艺术发展较此时期以前更加多元。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园林艺术的共性

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和园林艺术来说,不管是在商周秦汉的形成时期,还是在魏晋隋唐的发展成熟期,有一个特点始终贯穿在这二者之中,那就是它们都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探索与认识。自然是人类和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母亲,在古代绘画作品和古典园林艺术中,对自然的描绘、再现与讴歌随处可见,大自然的痕迹如影随形。自然既代表了衣食的来源、美景的所在,也代表着未知的事物和精神上的寄托。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探索与热爱都深刻地体现在他们的画作与园艺中。对自然的向往是他们所表达的永恒的主题。均表达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艺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实物的认知,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因而传统山水画与园林构造在艺术形象构建的问题上一直崇尚意境上的神似。因而在观赏古代山水画和园林的时候,人们常能感受得到一种自然的和谐之感和深切的人文气息。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都很注意对自然环境的模拟构画,以扬州的个园为例,园中种植了大片的竹林,故个园以竹景著名于世,甚至连园名的选定也是因竹叶的形态形似汉字“个”而得名。均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与人文精神,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强调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水融的联系,即自然与人类的对于对方的意义是和谐而相对应的。而在自然之中,山水是人们最常见的歌颂对象,人们从山水之中可以领悟到一种沉稳厚重而又包容自在的精神。山水之中有着最真实、最质朴的美感,古人于这些美感之中可以由此感受到人性本身中像山水一样天真、高洁而纯粹的那一部分。从自然规律中看到人类的本我所在,这是“天人合一”理念中所要传达的意义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园林艺术中体现的思想精华。

中国古代山水画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所谓的“立意”指的就是园林的整体设计思想与最终设计目的。一个好的园林设计立意可以让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明确的风格和高雅的神韵。而就“立意”一词本身而言,其常常被用于书画家对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仅基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一些画作与园林设计上的共性。在已知的古典园林中,取材自山水画并以画立意的有不少,像大家所熟知的曹雪芹作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园林设计以山水画立意”的典型代表。这些园林在兼顾其本身实用性的同时常常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观赏性,比如由倪云林建于元代的狮子林、朱万钏钟建于明代的勺园,都是这类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

1.意境上的影响。与广袤的自然环境不同,园林常常要受到自身空间的限制,所以很多情况下在园林中不假思索地复制自然景致中的内容是不切实际的,那么,要在继续追求自然意趣的前提下进行古典园林的设计,就必须重视对园林意境的构筑。在这一点上,园林设计显然受到了山水画创作思想的影响,因为它与立意于在小小的一张白纸上展现博大的自然情怀的山水画的创作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出深厚、悠远的意味。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构图是影响画作质量的非常关键性一步,也是进行作画的首要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画作的层次感和整幅作品的意境。一个高质量的构图可以使得画作脉络分明、主次清楚,帮助作品舍弃实物景观中不能有效展现在画作中的内容而只取其有代表性的精髓。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古典园林的设计。古典园林必须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园林自身所受的空间限制和需要表现出的艺术氛围,要做到内容设计合理,布景错落有致、空间利用科学自然,大气而具有实用性,也就是需要将设计中的多元化思想有机地整合与统一起来,才能够体现出园林清新高雅、毫不造作的美学品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园林设计的构图思想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思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虽然山水画是景物的二维体现而园林设计却离不开有空间感的三维思考,但其在设计的核心上其实是类似的,即都要求突出重点、布局分明,各类元素之间既要有独立性又要有关联性。

2.内容上的影响。由于古典园林大多数讲求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内容上常常离不开对以下几点要素的考虑,即山、水、树、石、屋、路。这六点被视为古典园林最主要的基础构成内容,一个设计优质的园林艺术作品就是这六大要素有机结合的结果。由于很多园林艺术家也都是高水平的诗画创作者,比如中唐诗人王维,他在对自己购置的辋川别业的园林化设计中就结合了自己山水画经验及技术原理,用诗画的情趣来搭配各项要素,构建了自己心里最接近自然气质而不失人文情怀的园林作品。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美、创造美并享受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美包含和谐、智慧、至善三个层级目标,从和谐的角度看,实现人水、人际、人事和谐,是现代水利的基本内涵及客观要求;从益智的角度看,营造和美文化,打造完美的制度规范,是创造和谐水利、和谐人事的前提条件;从至善即促进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校角度看,促进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是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宗旨;从水利建设方面看,统筹协调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关系,建造天人合一的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美学功能的现代水利工程,是对水利建设的要求,更是对广大水利工作者美学素质的要求;围绕和谐、智慧、至善三个层级目标,统筹协调人水、人事、人际关系以及水利科学发展与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成就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之美与成就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之美的双赢目标。因此,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研究,积极推进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必要。

人事人才学与美学的联系

美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这是一个不争事实。追求美是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人类在追求美和创造美的伟大实践中,极大丰富了美的内涵。尽管人事人才学与文化及美学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基于人类劳动建立起来的人事人才学与文化学、美学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是人事人才学与文化美学关系的纽带

马克思指出:“人类劳动不仅遵循劳动的一般规律,并且还遵循着‘美的规律’。”这一观点,不仅为美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肯定了美学与人事人才学的必然联系。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培育审美文化,倡导人才美,可以进一步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精神,促进全社会逐渐形成人才强国的共识。从美学的角度看,美用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人类实践活动是认识美、创造美和感受美的前提。劳动不仅是感受美的条件,也是创造美的前提。从人事人才学的角度看,遵循劳动规律,开发人的智慧,优化配置和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是人事人才学的主要任务。我国科学人才观还提出:创造性劳动是人才的本质。可见,劳动三者联系的纽带。

2以人为本是对人事人才学及文化美学的共同要求

美学与人类相因而生,相伴而行。美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同时也必须服务于人类的审美活动。离开人,离开人类劳动,美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社会价值。从文化的角度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人事人才学角度看,以人为本是现代人事人才学的本质要求,是科学人才观的前提。因此,以人为本是对三者的共同要求。

3增进人的智慧是人事人才学及美学的共同任务

从美学的角度讲:智慧是美学的内涵之一,没有智慧就不可能创造美。同样,美具有愉悦心灵,启迪智慧的积极作用,益智理所当然成为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智慧和意志的集中反映;从人事人才学的角度看,人事人才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按照组织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要求使之不断增进智慧和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贡献聪明才智。因此,不断增进人的智慧是三者的共同任务。

4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人事人才学及美学的共同目标

至善是美的最高形式,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善是美学所倡导的思想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它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至善即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是人事人才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至善即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三者的共同目标。

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的目标任务

美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美学思想对许多学科建设都有积极指导意义。如建筑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等等。按照美学的基本原则,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如下。

1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有利于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为水利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设计,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全面准确评估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的美学状况的基础上,围绕服务水利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依据美学精神、思想和原则,实事求是地对水利人事人才工作进行美学规划与设计,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坚持系统规划原则。水利人事人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美学设计同样要坚持系统规划原则,通过系统规划与设计,以确保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的目标宗旨、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工作程序等诸多方面的和谐与统一,以达到美的要求。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美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方针。在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中,不仅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同时也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改革。因此,制定各项政策必须考虑最广大水利人基本利益,即便对个别或少数人,也不要使之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四是要坚持与人为善原则。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意向的事物言之善,善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人产生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因此,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必须把与人为善置于重要位置,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上,要体现与人为善精神,以营造优越的制度环境和温馨的工作环境。

五是坚持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原则。美具有整体性,局部的美不是真正的美,只有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才能确保事物整体的美即真正的美。同时,从和谐、智慧到至善即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构成了美的层级目标体系,实现美的目标通常需要从下位目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位目标推进,即需要分步实施。

六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形势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完善,以保持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的生机活力与美学感染力。

3目标任务

(1)主要目标

按照整体推进和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统筹人水、人事、人际以及全体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与水利科学发展的关系,积极营造焕发着美学光芒、融汇着美学思想文化内涵的和美的人水、人事、人际环境以及不断增进广大水利人聪明智慧和不断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并催人奋进的政策制度环境,使广大水利人精神饱满、充满激情、欢欣喜悦地投入水利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最终实现成就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之美与成就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之美的双赢目标。

(2)重点任务

美包括和谐、智慧、至善三个层级目标。和谐是美的最低层级,和谐主要表现为客观事物内部个体或部分间的相互协调及适宜的比例关系,是对美的起点要求。美的中间层级是智慧,智慧反映人类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是创造美的前提。美的最高层级是至善,反映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应紧紧围绕和谐、智慧、至善三个层级目标,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一是科学规划和构建完善完美的政策体系。科学规划和构建完善完美的政策体系是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的必然要求。按从属地位划分,政策体系中包括: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类型。元政策即称总政策、总路线,在政策体系中具有统摄性,是制定和实行其他各项政策的指针;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而制定的政策,是总政策在某一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连结总政策和具体政策的中间环节;具体政策是为贯彻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是针对特定具体问题所做出的政策规定。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必须确保处于统领地位的元政策符合美学精神,基本政策遵循美学原则,具体政策满足美学要求,以建立完善完美的水利人事人才政策体系,为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提供政策保证。

二是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基础。没有和谐就没有美,营造和谐环境是美育建设的基本条件,而和谐又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因此,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政策机制,形成人人奋力拼搏、不断追求卓越的良好的用人制度环境。在工作方式上,应从以“管”为核心的管理思维模式向以“理”为重点的服务型工作模式转变,统筹协调好人事人际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事和谐;加强和谐团队建设,促进人际和谐;弘扬和谐文化、宣传和谐思想、营造和谐氛围。

三是以增进智慧为重点。智慧是创造美的前提,构造不断增进智慧和提高职业发展能力的制度环境是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的重点工作。在水利人事人才制度构架、政策安排以及工作机制上,要把是否有利于不断增进水利人智慧和不断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作为重点考量,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建立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为广大水利人不断增长智慧和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拓渠道,提供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是以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至善即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美的本质要求,也是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的最高目标。在水利人事人才制度设计、政策安排以及工作实践中,要把促进全体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统筹协调水利科学发展与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为成就全体水利人自由与全面发展之美与成就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之美创造条件和提供政策保证。

保证措施

按照水文化建设要求和美学建设原则,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美学状况调查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应首先对现行水利人事人才制度及相关工作内容的美学状况进行调查评估。一是从水利发展的视角,评估其是否符合行业特点及水利跨越式发展要求;二是从人事人才工作的视角,评估水利人事人才工作是否符合人事人才规律;三是从系统的视角,评估现行水利人事人才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和统一;四是从美学的视角,评估水利人事人才工作是否符合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精神,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和谐、智慧、至善的基本要求。通过美学状况评估,以明确水利人事人才工作美学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步骤方法。

2加强美学制度建设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更是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推进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必须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以及水利部水文化建设的要求,按照和谐、智慧、至美的美学精神,全面梳理现行水利人事人才制度规范,把优秀的水文化及美学思想,固化到水利人事人才制度规范之中,营造和美的水利人事人才制度环境,使水利人及广大水利人才能在和美的人事人才制度环境中全面发展,身心愉悦地为成就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之美贡献力量。

3抓好水文化及审美教育

抓好水水文化及审美教育,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应把加强水文化建设与审美教育延伸到水利院校的学历教育之中,按照水文化与审美教育要求,完善现行水利院校的学科体系及课程设计,丰富审美教育内容,以培养具有美学素养、掌握美学知识的全面发展的后备水利人才;二是加强水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审美素养的水利院校师资力量;三是在对水利职工继续教育及人才培养中,加大水文化与审美方面的内容,在人才选拔、使用、考核评价等制度设计上明确文化品位及审美要求。

4积极培育和美文化

千百年来,水利人在治水实践中,不仅实现了和创造了水利人及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也留下了诸如都江堰、京杭大运河、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等一座座不朽的水利工程和美的印迹,铸就了“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行业精神,这些美的实践以及美的精神文化,成为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美学思想的宣传,积极传播、培育和谐、益智、向善的美学文化,为推进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营造和美文化环境。

5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

开展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领导必须率先垂范。各级水利部门的领导、管理者以及人事人才工作着应率先垂范,成为美学思想倡导者和美学建设的引领者。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美学思想和美学建设的认识,不断增强促进美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担负起美学知识宣传普及和美学思想传播的责任,不断提高全体水利人的美学修养和美学素质,使美学建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后,要积极领导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工作,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领导和引领作用,以促进水利人事人才美学建设。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与此同时,发文数量较多的高等院校还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三峡大学、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水文化研究阵地主要为涉水行业的高校。另外,部分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水利文协、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等,也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已发表的论文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引用文献和下载频次两个方面。在检索文献中,引用30次以上的文献有6篇,其中引用50次以上文献有2篇,分别是《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73次)③、《试论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67次),说明水景观规划建设是水文化研究的载体之一。引用15—30次文献有17篇,其中,引用25次以上的有3篇,分别是《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27次)、《傣族水文化研究》④(27次)和《简述水文化的界定》(26次),说明少数民族水文化、水文化理论是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但是,在检索到964篇文献中,有168篇文献被引用1次,占总数的17.42%;有484篇文献被引用0次,占总数的50.21%,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还处于相对分散状态,学术交流不畅,研究梯队薄弱,研究者之间相互关注度不高,易出现重复性、堆砌性和低水平研究成果。下载频次也是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侧面反映了水文化研究的热点。水文化研究中少数民族水文化、水文化内涵与外延、工程水文化、城市水文化等文献下载均超过1000次以上,《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⑤(4720次),位于同类文献下载首位,其次是《傣族水文化研究》(2772次)。水文化研究前20名高频次被下载文献中,水文学、水文化教育、体育水文化等文献也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近30年水文化研究表明:学术界对水文化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研究格局,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在水文化理论方面,研究成果涉及水文化内涵、水文学、水工程文化、少民族水文化、生态水文化等。但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水文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队伍单一且相对比较分散,水文化研究人员和机构主要是与水利密切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综合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水文化研究的相对较少。尤其是全国性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更是关注不足。与此同时,水文化研究既往的成果还仅仅限于微观研究,对于原创性与基础性理论研究略显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略显陈旧。⑥今后,我国水文化研究应当紧紧围绕新时期治水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研究理念,拓宽研究方法,抓准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成果,推进水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水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教师下水文的内容要讲究实际性

在写作下水文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学会写作。例如,在教师下水作文《我的童年生活》中,笔者立足于初一学生刚刚告别童年生活的实际,将镜头定格在学生所熟悉的放风筝、打仗等画面上,这样就会很容易地激活他们的童年记忆。再如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时,笔者描写了身边的同学,很自然地激起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下水文中的内容才能在知识经验、文化阅历等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在实际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宜写得大大超越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那样,就会使学生望“文”生畏,失去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教师下水文的形式要讲究灵活性

教师下水文可以是口语式的。笔者在日常的语文课上每天都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演讲都给予一个小小的评价,其实这个小小的评价也可以下水文的形式呈现。笔者也经常通过课前的导入或课后的小结,进行三分钟演讲的“下水”,有时也会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一段往事、一则新闻,凡此种种,都可以叫做下水文,都能够为学生起好带头作用。

教师下水文可以是书面式的,可以是成篇的,可以是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一个过渡段,可以是描述完成整篇作文的修改过程。例如在教师下水作文《父亲的脸》中,笔者不仅出示了下水提纲,还分别从选材、立意、开头、主体、结尾的角度片段式下水,并且呈现了整篇作文的修改过程,最后呈现成篇式的下水作文。

一篇下水作文的呈现可以同时选择多种方式,这不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下水文还可以是一段摘抄,是你个人的日记,也可以是作文批语、教学反思,是写给学生的一封书信。教师下水文还可以是一个靶子,即通过反面教材得到正面教育。

教师下水文的应用要讲究目标性

教师下水文最明确的一个目的就是试试学生作文的“深浅”,从中窥探学生的写作心理,从而确定写作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写作题为《宽容》的议论文时,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笔者首先自己写作了下水文。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用举例论证的过程中,由于详细地叙述事实的经过而忽略对事实的评价和议论,就会将议论文写成记叙文。针对这一点,笔者在作前指导中讲述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并且出示了下水实例。显然,这一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在呈现下水作文之前,它是教师备课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据此来确定好写作目标,只有方向明确,写作教学才张弛有度、伸缩自如、得心应手。

教师下水文的呈现时间要讲究时效性

在学生写作前呈现,要起好向导启发的作用。如在教师下水文《我的初中老师》中,我一读到“上课铃一响,他夹了一叠报纸蹒跚地走上讲台。乍一看,他身材矮胖,宛如一根水泥打造的圆柱体结结实实地立在那里,搬也搬不动,抬也抬不走”,学生便捧腹大笑并且知道那就是历史老师。从那以后,学生描写人物时,都注意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了。

和学生一起作文时,要起好激趣、促进的作用。如与学生一起写作中考作文《让我握住你的手》时,程度好一点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和老师展开竞赛,程度差一点的学生看到老师能够和他们平等地坐下来写作,也会尽力地写。在讲评时呈现,要起好矫正总结的作用。

上一篇:教育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