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体验

时间:2022-10-08 01:58:01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体验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教而教,把知识填鸭式地教给学生,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数学定理、公式只是用来应付考试与作业,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数学教学欠缺了活力,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远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结合,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并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封闭式的,而应通过生活来教育,通过教育来使学生学会生活.所以,为了不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变被动施教为主动受教,积极实践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势在必行.

二、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一)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恰当地设置不同的导入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上“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Flas,画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昆虫——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情景,Flash的最后是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着,且特别突出了蝴蝶的翅膀.这时画面上还出现了问题:在动画里你看到了什么?从中可以发现哪些数学现象?这时学生就纷纷讨论,课前预习过的学生应该已经知道答案了.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加以完善和解释,最后导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轴对称图形”.又如,在教“平行线、相交线”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室、黑板、课桌、自己的书本等,让他们注意存在于这些物体中的各线条,思考一下这些线条之间有什么关系,鼓励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之后教师导入新课,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平行线、相交线的定义了.生活化的导入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原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例题生活化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数学例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同学们能感受得到、亲身经历的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增加学习情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在“绝对值”这节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也可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活的日常经验自己创设背景,编拟新题.上课时,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星期天A老师从家里出发,开车去玩.他先向东开了20千米,到B地.下午他又向西开了30千米,到学校取一份通知.接着又开了10千米回到家(家、B地、学校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A老师三次所走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千米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教师对此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了解到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与正负性无关.又如,在学习有关价钱问题的数量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编题,然后让其他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三)练习生活化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使数学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课堂时间是短暂的,仅仅靠45分钟来实现教和学的统一有一定困难,所以课后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应该在课后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而生活化的练习恰恰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有形的数学知识,体验书本知识的生活性.如在学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设计一款剪纸,要求剪纸必须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要有一定的含义.从设计到买纸找工具再到最后的剪刻成形,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完成之后可进行一次作品展,并从中评出优秀的作品.这样一个题目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转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应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最终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

上一篇:谈谈单招数学的高效教学 下一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