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眼睛“松松绑”

时间:2022-10-08 01:18:15

给孩子们的眼睛“松松绑”

黄岳年,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园丁奖获得者,中学高级教师。有《弱水书话》《弱水读书记》《书林疏叶》《风雅旧曾谙》等著述在海峡两岸印行。曾在《人物》《散文选刊》《江苏地方志》等处刊发文字,是海内外有影响的读书人。

在一次数学观摩课上,教室后面坐着的几名学生,不停地提着凳子往前挪。原来,这节课讲的是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教师利用预先做好的PPT渐次讲述着例题,PPT展示的例题字号有些小,方程组和数轴看起来不是很清晰,所以很多学生都提着凳子往前挪。

见此情景,我问身边的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能否看清屏幕,他说还行。他这一排,有六个人都戴着眼镜,再看向前挪了座位的那几位,他们也都戴着眼镜。戴了几十年眼镜的我,心里不好受。进一步地观察我发现,教室里坐着的六十二个学生中,有三十六个学生戴上了眼镜。

这才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还都是十三四岁的初中生。

下课之后,我和老师们聊起了这个事儿,深入的交谈加重了我的思虑。老师们说,现在城市里的学生,有近一半是近视眼,学生每天要上八节课,每天至少有五节课要用到多媒体,读书和业余生活都要大量用眼,几十年后,这些学生不知会是个什么情况。

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学生有些顾不上这些了。小学生要关注小升初,初中生要通过中考选择优质的高中教育,高中生则时刻为高考准备着。时间一天比一天紧张,心理发条越上越紧,孩子的成绩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点,而孩子的健康程度却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视力。

所以,得变一变这种现状,给孩子们的眼睛“松松绑”了。

通过探究学生视力普遍下降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缺乏体育锻炼是两大因素,而缺乏体育锻炼直接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是形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给孩子们的眼睛“松松绑”,首先要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国家统计局针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专项调查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天锻炼少于1小时,“小胖墩”、“豆芽菜”体形的孩子比比皆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学生体质下降的背景下,教育部连续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视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这也体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的政策善意,而很多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也提出来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2014年10月,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举行了“三年600公里”活动启动仪式,该校校长向全校学生宣布:新生入学,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三年内完成600公里的跑步目标。三年后,根据达标情况颁发体育毕业证书,“先获得体育毕业证书,才能拿到毕业证”。也就是说,“体育毕业证”是学生拿到毕业证的必要条件。

其实我们细想,这跑步计划的优势至少有三点:三年的体育锻炼任务,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会坚持;学生在每天的跑步中建立锻炼目标,能够把锻炼变成习惯;通过跑步计划,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可见,“三年600公里”的体育锻炼“任务”,符合学生在增强体质层面的需求,在辅助学习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中国教育学会白荣正教授说,希望能在全国推广这样的模式,使每日锻炼不仅帮助学生在课间放松,更对其一生有益。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全中国的学校都搞“三年600公里”,不一定能行得通。这种说法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但是多为青少年的健康着想,想办法在文明其精神的同时也野蛮其体魄,让孩子们多一点快乐,一定是件不错的事。

在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两座大山”的重压下,“胖而无力”、“高而笨拙”正在成为普遍现象。中小学生的体质下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切,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走走、跑跑、跳跳,让学生在追逐打闹中拾回童年,在活动和游戏中寻找快乐,在回归自然中增强体质。

上一篇: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 下一篇: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