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08 01:09:43

高校音乐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创新性思维是当今大学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提出的概念,是培养现代人才所需。高校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创新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增强实践活动,健全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校 音乐 创新思维

一、高校音乐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概述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指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和行为,创新的本质是反传统的,是对习惯的挑战,同时又是继承与借鉴,吸收原来体系中积极合理的成分,抛弃陈腐落后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创新能力就是人所具有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能力。

(二)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发展个体,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张扬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国的大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大学音乐教育也不能例外。

第三,音乐学科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历史过程。因为不仅是从音乐作品创作、表演技法技术的进步,还是从各种音乐流派的涌现上,无不是音乐家们创新的结果。

第四,所有音乐活动时时都体现创新。音乐创作需要寻求技法、表现、处理的突破;演唱、演奏同一作品因不同的把握、理解、塑造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是进行“二次创作”;尤其是将音乐作品表现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化的形象,呈现给大众,这更是一种创造。

二、高校音乐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和原则

(一)高校音乐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

高校音乐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有:

首先,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以发展音乐创新能力为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行为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创新方法能力,创新创作能力。

其次,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基础音乐知识的熟练掌握基础上的,只有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继承和总结,才能进一步发展创造性的知识体系。

第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生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音乐创新能力培养是建立在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的,一是通过创设情况发现美,二是在参与体验中体现美,三是通过释放学生潜能创造美。

第四,创造性思维要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主要有:

第一,主动发展原则。主动发展原则即在教学中,通过发扬民主,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构建性原则。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利用现有知识体系,进一步地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对现有知识进行继承和发展,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

第三,探究性原则。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寻答案。探究性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第四,合作互动原则。妈音乐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加强互动合作,加强交流沟通。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有:

(一)创新高校音乐教学体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对传统教学体制进行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特点,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教师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知识的传递者和指引者,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中思维和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一是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强化音乐教师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深化学习,重视教师对音乐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优化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文化素养;二是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音乐实践活动。加强音乐实践活动必须结合自身优势,有效利用资源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学校音乐社团,如合唱团、乐队、礼仪队等团队建设,重视学校音乐会、晚会的组织及演出,积极参加国内外音乐比赛活动;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必须从人员组织和物质条件上给予支持。

(四)建立教师奖励机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主动性是其中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对教师的奖励主要包括学术科研、组织能力、教学环境、课堂应变、教学创新能力等方面。

(五)健全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教学中,教学理念要进行创新。一是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特点和个性发展;二是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三是,把音乐审美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目标。

第二,要创新音乐教学内容。要分析传统基础音乐教材的不足,在进行传统经典音乐教学同时,引入现代,流行,新兴音乐作用,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创新音乐教学组织形式。一是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二是在音乐教学中设计音乐情景元素,增强音乐教学效果;三是音乐教学中要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四,创新音乐教学手段。一是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二是要建立以音乐为核心的大学科的教学方式,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上一篇:职校课程改革下的校本研究 下一篇:浅谈关注英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