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对比管理

时间:2022-10-08 09:34:53

文化背景对比管理

美国著名杂志《财富》预测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首选职业。项目管理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地位被日益强化,项目管理正成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在WTO框架内各国竞争的需要。中国的经济正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各种世界银行项目、亚行贷款、国际经援、合资建设、外资利用等都需要采用国际模式的项目管理。财政部于1994年向世界银行申请一笔赠款,专门用于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如何引进、消化、培养人才,研究在中国国情下的特殊问题、发展项目管理学科、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教育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本文以住宅建设中的项目管理问题为比较,思考这一领域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加入WTO后项目管理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作些有益的探索。?在现代项目管理中对项目经理的要求十分严格,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各个方面。西方管理学中对项目经理要求有分析判断问题、逻辑判断应果关系的变更,作出正确决策,选择最佳方案。由于每一项目的持续性,在管理中都无先例可循,需要灵活应变。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强化团队的概念,经理要善于分析团队中的相互利益关系及沟通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项目的操作者往往带有行政任命的色彩。由于项目经理不是从团队中脱颖而出的,所以项目管理者更善于寻求权力的平衡点,在面对突发事件中往往体现得较为中庸,处变不惊,以静制动。所以在对项目经理的认识上中西文化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项目经理缺乏个性和创意,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政府部门关系良好,并且项目经理以技术人才为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现代项目管理要求把多个人联系起来,做一个人无法做的事。

为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组织和项目一样有生命期,经历了建立、发展和解散的过程。项目要由人来执行,需要项目团队。所以现代项目管理学中较多侧重了项目职能,项目经理有较大的独立性和权限。在中国传统的项目操作过程中这一方面驾轻就熟,一般先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来负责该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具有行政上的绝对领导权,领导小组的成员来源于各相关行业,用以配合项目的顺利实施。因为领导小组成员身兼数职,为提高效率常常下设"办公室"来负责协调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可以专职也可兼职,但办公室成员大都专职处理项目事务。

从项目管理班子的构成来看,中国的项目管理更为成熟老练,项目管理的预先设计能力强,容易解决问题。在西方项目管理是一项新兴行业,项目管理因事设人,办事效率高,机构简洁,但处理协调能力差,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对项目的组织规划、询价招标、费用时间控制、质量保证、风险评判等认识分析上,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风格,这影响了项目管理领域的现代化进程。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文化是伦理文化、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希腊古典文化是哲学文化、印度文化是宗教文化、日本是精巧艺术文化。那么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仁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人如无仁就无法把个人的生活价值完成于社会之中。仁的观念说明人的本质及理想。仁不限于实现自我,在整个社会中必须对别人有所了解和同情,因此,仁是注重全体性而不是个人的满足。在西方文明中,强调的道德原则和"仁爱"思想有相同之处,究其本质差异是注重个人在群体的定位,还是突出个人在群体的地位。"竞争"和"揭短"在仁爱思想的氛围中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中国的项目管理能用自身力量克服其中的工作缺陷。现在看到很多项目出了问题是在法律的介入后才知道事件的严重性,很多矛盾被掩盖了。义是社会中人与人来往的准则,这是中国伦理中很基本的观点。在项目管理的团队中,那种小组竞争、费用控制、时间控制、质量控制等行为很容易和中国文化发生"冲突","不讲义气"成为批判一个人的理由。

"礼"的行为能达到和谐,礼使生活有美感,可以造成秩序,希望人与人之间没有摩擦。所以在调整项目管理成员的行为时,中国文化较多以谦让、融合、以德服人占主导地位,而在西方文化的管理学中在体现柔性的同时靠企业内部的制度来维护工作秩序,较多考虑以法律的名义来维护项目管理的权益。在"智"与"信"上,不同的文化背景诉求更为多元。在这里的智并非指技术知识而单单是指善恶知识,道德价值观,知道自己的行为的善良,并且能维系一定的固定性就是"信".而在现代项目管理学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衡量项目管理的是数字化的考核指标,而在同业竞争又充满了"变"数,所以"智"和"信"都将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而其冲突的本质属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模糊性。追求确定性、精确性、个体的稳定性是西方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从姓氏排列看,中国人先突出氏族整体,而西方突出的是个体。

从时间、地址的书写上看,中国人的思维是从整体中逐渐细化,从中析出个体的,而西方则以个体为首向整体合成的。从文字语言结构上看,中国文字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书画同源。而西方文字由个体组成,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时态(数)有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项目管理运用中较多整体直觉感观,缺乏单体事实材料和逐项验证手段,未能实现向机械自然观和细节分析的精确思维,从而造成这一科学的落后。中国传统科学中,长期缺乏具有可证伪性的演绎分理系统。没有阿基米德式的示范科学模式,好没有牛顿式结构严整的学说,在科学实践中缺乏对实验条件的自觉严格控制和定量分析,技术理论有较大的隔离性,使项目管理在具体实践在变调走形。经济学在经过百年精确思维的时代之后,科学又向整体综合化方向发展,人类思维的模糊机制,又引起了项目管理专家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是侧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所以我们还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相兼容的趋势作认真分析和研究。

中西文化本来就是具有共同的对象、共同的本质、共同的内核,他们从根本上说是世界性,人们不仅为他所思索的对象所显示的和谐、规划、秩序而赞美,又为外部力量和人的自身命运变幻、混沌和似乎无法驾驭的巨大力量所慑服。世界贸易一体化的巨大感召力,带动并促进了人的思维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西方现代文明的对此的反映更为直接和敏锐。特别是在"项目管理"这一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作中,我们更应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从而增加我们加入WTO后对项目管理领域的信心。

上一篇:风险项目投资管理 下一篇:诚信纳税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