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意义

时间:2022-10-08 05:16:03

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16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除发热、疱疹外,EV71感染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状者居多,脑脊液及脑MRI异常比例高。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极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预后差,临床应重视。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并发症;EV71

手足口病(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l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l6),还有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发病于儿童的手足口病主要体征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和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但是EV71不仅引起口腔及四肢的皮疹,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严重者并发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而且,神经系统损伤常为主要死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及发生CNSC的高危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69例,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实用儿科学》及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2]。其中男102例,女67例;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6.8岁。

1.2辅助检查 在入院后常规行血常规、血糖、ECG、X线胸片等检查,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采集患儿的便、咽拭子、疱疹液,采用PCR法检测病毒,部分危重患儿病情恢复期行头部和(或)脊髓MRI检查。

1.3收集临床指标 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易惊嗜睡、昏迷等症状。年龄、体温、热程、白细胞计数(WBC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P)、C-反应蛋白(CRP)、EV71、CAVl6、脑脊液及MRI结果。CNSC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及磁共振成像(MRI)的异常改变。

1.4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控制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丙种球蛋白(2g/kg,1次/d)静脉输注,限制液体入量,病情急性期保证入量负平衡或出入量相等。根据临床表现给予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药物治疗。合并肺水肿、肺不张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及其他相应治疗。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2.0 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以及手、足、周围和(或)口腔疱疹,而且多伴有呕吐、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其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三组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年龄、WBC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温、热程和呕吐、嗜睡、肢体震颤等CNSC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室检查结果 122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48例脑脊液检查完全正常(39.3%),74例脑脊液检查提示异常(60.6%),其中EV71感染者52例(42.6%)。全部脑脊液涂片检查均未检出细菌。98例患儿行脑MRI检查,23例脑脊液检查完全正常(23.4%),75例脑脊液检查提示异常(76.5%),其中EV71感染者68例(69.3%)。

3 讨论

手足口病(HFMD)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告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当时主要由CAl6引起,大多4~5d可以恢复。引发HFMD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均为HFMD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EV71型和A16最为常见。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者(CNSC)症状重,病程长,预后差。本研究结果提示EV71感染者体温、热程和呕吐、嗜睡、肢体震颤等CNSC发生率高于CA16及非EV71非CA16感染者。

Lin等[3]认为EV71病毒可通过神经通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在病毒感染后2~5d通过血液或脑神经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同时,经影像学和尸体解剖证实,EV7l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几乎均有脑干脑炎。手足口病患儿症状中,肢体震颤是由脑干损伤引起,根据病毒学检查报道大多由EV71感染所致[4]。该病毒有一定的嗜神经性,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者并不少见。有研究认为,手足口病患儿体温升高,热程延长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5],本组病例中,EV71感染者体温,热程,呕吐、肢体震颤的发生率均较高,脑脊液及脑MRI检查阳性率高于其他组。部分病例存在脑干受损的临床表现以及脑干受损所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提示肺水肿、肺出血以及顽固性休克为神经源性。

对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诊断标准及处理流程,结合本组病例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对于首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状如高热或热程>72h;呕吐、头痛、肢体震颤、嗜睡、烦躁、惊跳及膝反射异常等神经系统表现;脑脊液异常或脑MRI异常者提示为脑炎或脑膜炎阶段、预后差,应入住普通隔离病房或ICU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Kung ClVl,King CC,Lee CN,et a1.Differences in replication capacity between enterovirus 71 isolates obatined from patients with encephalitis and thos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herpangina in Taiwan[J].J Med Virol,2007,79(1):60-68.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2:802,810.

[3]Lin TY,Chang LY,Hsia SH,et a1.111e 1998 enterovims 71 out break in Taiwan:Pathogenesm and management[J].Clin Infect Dis.2002,34(12):52-57.

[4]Zhu Oa,Huang LM,Yang SD,et a1.Clinical staging and managing strateg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J].Chin J Evid Based Pedaitr,2009,4(3):241-248

[5]王中林.肠道病毒7l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6):311-313.

上一篇:超声检测胎儿透明隔腔宽度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一篇:13162例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