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音乐剧的编排步骤与方法

时间:2022-10-08 01:58:39

校园音乐剧的编排步骤与方法

音乐剧是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舞美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艺术。随着近些年国外原版经典音乐剧的引入以及国内各种音乐剧作品的上演,音乐剧在中国的文艺市场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已成为文化艺术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作为一门倍受关注的艺术品种已被编入现行的音乐教材中,在高中新课程的“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中,音乐剧甚至还作为重要的音乐形式被列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近些年教育界各级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中,这一新型的艺术形式已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使用,可以说音乐剧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品种。

本文所提到的音乐剧是特指在学校教学及校园文艺演出中学生们表演的小型音乐剧,也可称之为音乐剧小品。由于音乐剧与歌舞剧是形式接近的两种姊妹艺术,音乐剧的编排方法同样适用于歌舞剧。编排一个小型音乐剧节目一般应包括剧本的写作、音乐的选配、歌词的编写、舞蹈的创编、舞美的准备、演员的选定、排练与演出等过程。节目表演时间约为十分钟,整个编排可由教师或学生来完成,但笔者经实践研究,更倾向于全部由学生来完成。现将小型音乐剧的创编、排演步骤及要点总结如下:

一、剧本的写作

剧本是音乐剧表演的“基石”,音乐剧作品中的舞蹈、歌唱、舞美等都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依次展现出来的。它必须有一个动人、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在表演实践中还须不断调整和修改,直到最后定稿。由于现成的音乐剧剧本少,即使有也不一定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来演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写,或是与语文老师配合,先共同商榷音乐剧的内容概况、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同时预设音乐舞蹈场景,后由其执笔创编。另一种途径也是我们最为提倡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学生们的想象力、创编能力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在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剧本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描写校园生活、社会现象或是改编文学著作、童话故事等。也可根据教学或是演出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内容。

2 建议多使用学生生活中的题材,注重时效性,这样既容易让表演的学生入戏,又容易与学生观众产生共鸣。

3 剧中的人物形象应尽量根据本校生源的特点来设定,使用本色演员演出将事半功倍。

二、音乐的选配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它既要抒发感情、表现人物的内心,又要交代情节、表现戏剧冲突。它可以是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歌曲(独唱、重唱、合唱)、舞蹈音乐和背景音乐;也可以是多种风格,如民歌、爵士乐、乡村音乐、校园民谣等。建议一部音乐剧小品使用四一六首乐曲。音乐的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根据剧情创作全新的音乐。这样的好处是音乐的长短、起伏、高潮设置都可根据剧情准确地展示,缺点是难度大、制作费用高。对作曲者的要求也很高:所写的音乐是否动听?情绪是否准确?是否烘托了特定的环境?等等。

2 选用现成的音乐。采用现成的曲调加入改编歌词,强烈推荐使用教材中的乐曲和歌曲,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又能节省排练时间。这种方法较为实用,既节省创作时间,又能省下一大笔开支,只需简单的音乐编辑即可完成,而且使用现有的歌曲,观众们都比较熟悉,容易产生亲和力。

3 利用学校现有的乐队演奏音乐。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乐队演奏只属润色作用,不宜太多。一方面是乐队演奏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乐队的配器、排练要花掉大量时间,有可能顾此失彼,耽误学生的学业。

三、歌词的编写

歌词是语言和音乐结合的艺术,它在音乐剧中有一个很优雅的名称――剧诗。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剧中的歌词与一般声乐作品歌词的区别,它要兼顾“剧”与“诗”的特点。首先,音乐剧的歌词与剧本密不可分,它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剧情,了解剧中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内心感受。其次,音乐剧的歌词具备“诗”的特点,注重押韵,一般短小简练、朴素上口、容易哼唱。无论是改编现成歌曲的歌词还是创编全新的歌词,在写作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歌词要与剧中的音乐和情绪相配合,共同构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2 歌词要注意刻画人物的形象,与角色性格、身份及特点吻合。

3 尽可能地设计韵脚,自然的押韵是歌曲成功写作的关键因素。

四、舞蹈的创编

舞蹈是音乐剧中最灵动的舞台表现方式。它可以交代剧情、推动剧情的发展,又可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也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渲染舞台气氛。建议音乐剧小品大约使用二至四个独立的舞段,形式可以多样,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边歌边舞等;现代舞、民族舞、芭蕾舞、踢踏舞等各种舞蹈语汇都能使用。在创编舞蹈动作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舞蹈必须同音乐剧定的戏剧情节、人物性格、人物情感、规定情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具备戏剧属性。

2 考虑学生的实际舞蹈水平,大胆使用各种舞蹈语汇。

五、舞台美术的准备

舞台美术主要包括化装、服装、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等。舞台美术可以刻画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可以交代作品发生的环境,渲染舞台气氛,也可以协助完成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推动剧情的发展。舞台布景、道具及服装的准备是较花时间的,建议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现有的物品,或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绘画、手工作品等,尽量做到美观、实用,只要能将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交代清楚即可,不必贪大求全。此外租借服装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节省时间与资金。至于灯光与音响,只能根据各校及各演出场地的设备情况量力而行。

六、演员的选定

演员的选定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演出效果的好坏。专业音乐剧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几乎是全能型的,要会唱、会跳、会演。但在校园音乐剧中,不可能要求学生们个个都像专业的音乐剧演员那样。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注意掌握以下原则:先看综合艺术素质――唱、跳、演皆有一定的基础,但不一定都要很突出;再根据角色的需要选择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比如一部分侧重演唱,一部分侧重舞蹈,一部分侧重表演,根据特长安排角色;当然能找到唱、跳、演俱佳的学生来担任主角那是最好。

笔者曾经尝试过一种形式,就是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剧的创编表演中。因为音乐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此如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创编剧本、歌词,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创编音乐舞蹈、参与主要角色的表演,美工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舞美的制作,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任导演、现场工作人员等,剩下的学生可以作为类似群众演员的角色参与表演。让所有的人都加入音乐剧的创编表演工作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当然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多数角色的设置。

七、排练的过程

排练是个细致的工作,是将文字和音符演变成活生生人物形象的关键一步。排练的原则是先局部、后整体,先大体、后细化。具体地说就是先将演唱、舞蹈及对白分开练习,各个角色先学会各自的任务,之后再根据剧情分场次合排,最后进行整个剧的合排。排练需注意整个表演过程的连贯性,做好人物上下场及场景转换的衔接。在演员对整体有个大体印象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太理想的环节进行细化练习,努力提高整个作品的质量。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舞台上的每个时刻该做些什么,明确自己是整个音乐剧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自己。

演出前的走台与彩排,要求演员们穿上正式的演出服装,舞台布景与道具、灯光音响要全部到位。这项工作是对音乐剧作品进行最后的审核,针对其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小范围的修改,以避免正式比赛或演出时出现大的疏漏。

八、正式演出

正式演出前,要认真细致地检查音乐伴奏带、舞台布景、道具、服装、化妆品等是否准备齐全,同时要充分调动演员的情绪,让他们以放松、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演出中去。

正式演出时还要考虑演出地点和音响的选择,在音乐教室中进行的表演对音量没有太多的要求,演员如能使用麦克风,效果会更好些。而作为比赛或在舞台上的演出,对音响的要求就比较高,所有有演唱和对白的演员最好都要配备微型麦克风,这样与背景音乐才不会形成太大的落差。

音乐剧这一颇具现代流行元素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不仅使学生们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情趣,更使他们展现出个性和创造才能,发展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愿音乐剧这一艺术奇葩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种子。

上一篇:追寻常态下的好课 下一篇:拉库卡拉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