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论述

时间:2022-10-08 01:37:14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论述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新形势下加强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引言: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项目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使项目的工程造价得到控制和管理。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不仅与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1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主要含义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主要就是指施工企业能够通过造价风险识别,造价风险分析和造价风险评价去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风险进行全面认识,在认识到基础上能够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将对风险系数的大小进行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上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因素,能够妥善处理好工程造价风险事件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争取用最小的成本投入完成高质的工程项目,提升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2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分析

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包括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能否获取工程承包资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包工程盲目报价,最终导致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过高、经济效益不高。要落实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做好招投标工作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入分析招标文件相关内容及其潜在风险,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科学合理设置报价范围;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订标准的建筑施工合同,尽量采用建筑施工合同的标准合同范本,贯彻落实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2)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中标后如果严格按照投标文件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但是,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发生工程物资毁损、工程质量不达标等不良事件,工程造价就会远远高于预期合同成本。基于此,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细化建筑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将建筑施工任务层层分解至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障施工项目质量和进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物资和机器设备的防潮防火防盗等日常维护工作;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安全施工理念,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

(3)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作为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由于验收阶段的工作量过大而使得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过高。在此阶段,如果出现工程施工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不紧密、已结算工程未及时验收审核等现象,就可能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失控。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工程施工人员应当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配合,收集整理竣工图和竣工结算资料,严格按照工程结算的相关要求制定工程量计算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落实工程竣工结算的复核工作,及时复查已完工工程,并保管好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

3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转变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提高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等指导文件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合理安排人员,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与会签、合同归口管理等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内部管理环境。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为本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对现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学习班,及时更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系统,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完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内部环境,加强会计电算化在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施工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投资项目成本造价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限额管理制度,制定全面细致的预算规划和采购计划,科学进行招投标工作;其次,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划开展施工作业,做好工程物资防盗防潮等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对已完工项目进行查验核收等;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事后审核,对于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差异,采取相应奖惩措施强化审核效果。

4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新技术和新工艺都逐渐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施工进度,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以及竞争力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相应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正常的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满肚。为了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处于一种可控状态,施工企业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对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充分掌握和熟悉,对于材料的市场动态进行全面了解,加强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控制。而在施工环节上的造价风险管理也应当更加注重组织设计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对于全过程工程造价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工程造价的最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环节,施工过程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更与施工的成本费用直接挂钩,对工程的综合效益起到决定性影响。为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指标和综合效益的角度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将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包括项目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通过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楠,张文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发展研究[J].江西建材,2015,08:241.

[2]朱姗姗.浅谈影响企业施工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的因素[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178.

上一篇: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 下一篇: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