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

时间:2022-10-08 01:31:00

智能建筑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

摘要: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节能型智能建筑,减少智能建筑电气能耗是当今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本文就主要对智能建筑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特点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这一物质基础,能源的缺乏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能源危机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智能建筑工程中,要充分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以便处理好能源短缺的问题。

一、建设节能工程特点

智能建筑工程的电气节能特点主要表现在同时性、集中性等方面。电气节能的同时性是指同时进行电力生产的输送分配和转换工作,但是在实际处理中,不能实现大量工作;电气节能的集中性主要是指统一电气资源的调度和检修。智能建筑工程中电力系统的配置系统是最终用户端,包括电源系统配电设备传输线路和用电设备等,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电气节能水平,落实电气节能相关的政策和方针,充分保证电气节能技术的实用性、合理性以及先进性。

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电气节能改造需要遵守适用性、实际性以及节能性等原则。电气节能的适用性就是供电和配电设计进行优化,根据电气节能的实际需要,对电力进行合理的供应;实际性是指,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电气节能设备和材料进行合理的选用,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建造和运营成本合理回收;电气设备的节能性主要是指是对智能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电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特点。

二、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方式、照明光源选择不合理。如果照明、开关控制设置或系统控制存在问题,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严重影响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

2、通风设计不合理。这会使建筑内的空调冷量不符合实际需求。此外,有些商业楼会使用中央空调,如果机械排风不畅、设备选择不合适或运行制度不合理,也会使室内外通风不畅,最后造成空调耗冷量的增加。

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运行的协调性不够。系统运行的协调性会影响到系统的节能、高效运用和节能设施的安装。

4、一些协助电气设施安装不到位。这些设备包括给水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等。如果在安装这些设施时选择了不合理的设备,也会导致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高能耗。

三、我国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研究

1、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1)合理确定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

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可有效地减少配电距离,相应地也减少了输电线路电缆的投资,降低了工程费用。同时由于输电距离短,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线损也较少。

(2)合理选择和确定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根据智能建筑物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和去顶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比如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或者工业区的配电系统,应适当地增加变压器的台数,并采用大容量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类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一般是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具体根据该区域的用电量多少而定。此外,为了减少电能随季节性变化而出现浪费问题,可更具实际情况灵活性地减少变压器的台数或者暂停变压器的运行,可有效地降低部分变压器轻载运行下浪费能源。例如,某大学城供电系统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分别为800kVA的变压器和630kVA的变压器各一台,到了每年寒暑假期间,由于各大高校的用电量大幅降低,这个时候可通过暂停运行一台800kVA的变压器的方式来降低电能变压器轻载运行下电能浪费问题。

(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基于我国电力供电部门对用电用户月均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的硬性指标,为了不和上级部门的用电要求产生冲突而又能较好地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目的,建议智能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人员在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进可能地在系统中设置些无功率补偿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因数。

2、层高设计

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3、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设计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线路的走向主要分为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走线比较容易,布置的空间也比较大,而垂直方向走线布置于各个层间的设备小间内。智能建筑内部的设备小间主要布置网络设备和跳线架,因此需要在设计时注意在层面上留一些剩余空间,为垂直方向走线做准备。

4、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智能建筑中的照明系统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尽量避免使用普通照明灯具,多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照明开关的设计应使用声光控系统,以进一步减少耗能。(2)充分利用自然光,比如安置采光井。在设计内部照明时,应选择低耗能的节能灯。

5、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的节能优化

选择合适的电梯型号,并减少小机房的电梯数量,以减少电梯的电能消耗。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当以电力需求作为设计标准,同时考虑设备的配置,进而选择高效益的产品。在选择空调系统时,应首选听水源热泵空调,因为其有节能性能优、零排放和无污染等优势,且其机组效能远比传统空调高。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这样不仅能够做到节能环保,同时还能对水质进行净化。

6、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现阶段使用的电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使用是有限的,因而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热能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便尤为必要。在智能建筑节能方面,可考虑使用这些新型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对功率高、耗能大的设备的使用,并摆脱对电能的完全依赖;另外,在设计装修化智能建筑电气时,可选择新型材料的装饰物,并使用新型环保节约型墙体材料,进而在实现装饰整个智能建筑的同时也减少了电能的功耗,提高其节能效果。

7、加强智能建筑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电气节能的途径还包括加强智能建筑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其中,主要的管理办法有两点:(1)强化电器设施的管理:电气设施的运行会对电气节能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想实现电气节能,就要保证电气设施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有效性。(2)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有关工作人员传递管理的思想,提升他们的管理素质,保证电气设施的有效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智能建筑中,化控制是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对相关电气设备进行调整,避免化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要想对智能建筑电气实现节能,就要对电气控制环节进行节能设计或采用更加节能的能源进行代替,减少能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张盼领.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的几点探讨[J].科技风,2009,(4).

[2]谭立刚.智能建筑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5).

[3]巩玉国.智能建筑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与措施研究[J].四川建材,2013,(04).

上一篇: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空间环境营造探析 下一篇:阐述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