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07 11:49:39

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一。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下对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阐述几个观点:

一、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有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布鲁纳所列的四大教学原则中的第一原则就是动机原则,他认为:“学习动机是推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究动机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探究性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演示生动的实验,多媒体展示有趣的课件等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走进物理世界,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物理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有意义的和有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的雪山、吉林的雾淞;展示春天的到来,冰雪溶化成冰;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我们讲到摩擦力的时候:“为何我们要在自行车的轮胎,车把和脚踏板等处刻上花纹”、“为什么要在轮轴加上滚动轴承和在链条等处添加剂”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自主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这些事例都来源于生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从而达到让他们终身学习的目的。

二、改变教学模式,营造宽松和谐课堂

探究式教学的倡导者萨其曼认为:科学探究必须是开放和自由的,并有一个丰富的、容易引起学生反应的学习环境。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师生的相互活动。因此,只有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做学生的老师、父母和朋友。学生才能进行自由探索和自由创造。例如,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各种不同观点都呈现出来,并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启发学生思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求得一致的意见,并学会放弃自己不正确的观点。对话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比较适合于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模糊概念、混淆观念的辨析,如“为何下雪不冷化雪冷?”等。

总之,探究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思想: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提供一种让学习者能够充认识科学的本质、摆脱束缚、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注重情感体验,学习探究方法

实施物理探究式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并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首先是要组织同学们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如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不要公开结论,而要引导学生亲自做好实验,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学的美妙从中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只有去实践,自主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才能独立思考,逐渐形成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四、优化教材结构,深化探究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从中提炼出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素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大胆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时,演示带电棒之间的作用一直是一个难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改进,用半个乒乓球替代铁架台和挂结,塑料吸管替代橡胶棒 (小玻璃棒替代大玻璃棒)搁在乒乓球上的做实验,相斥、相吸的效果非常显著。改进后的实验器材由于易寻找、配置,所以原来的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实验,从而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做为物理教师,其教学行为应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基础都是不同的,但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特殊的才能,每个人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将它唤醒,使学生的潜能像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充分释放出来,学生就会成为创新的一代。因此,在实施物理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时,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理解,使学生对每个物理问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事物的概念框架;逐渐提高他们的迁移,发现或提出更为复杂的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锻炼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打下基础。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