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偏好与正面引导

时间:2022-10-07 09:03:21

美国尼尔森的亚太网民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中国网民为何对负面评论产生偏好?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因素作祟?笔者认为,这与一些权威部门关键时刻的“失语”,甚至是“乱语”有关,它进一步强化了网友“宁可信其有”的思维定势。这一怪象亟须得到矫正。

在新媒体越来越受受众青睐的语境下,微传播采集、传递、都非常快,其接收、消费、消化也快,转发更快,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演绎得风光无限。这种“以快夺人”的微传播,尤其在突发事情面前,往往都能在“第一时间”让“好事传千里”。比如说,北京“7·21”救人农民工群体、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等等。这些由微传播最先传递的正能量,既让天下所有人感到了温暖,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因而得到了受众的格外喜爱。

反观一些被贴上“坏事”标签的突发事件,事发地政府有关部门即便是第一时间知悉此事,先是尽量掩盖,或假装不知,实在瞒不住了,就避重就轻扯客观,恶劣者还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就在这些权威部门“失语”或是“乱语”之时,“小道消息”铺天盖地,如同野火越烧越旺,其势汹汹难以控制。而伴随着大量受众的围观、发酵、求证,真相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被挤出来,权威声音先前一口咬定的“无中生有”,最后慢慢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实,这种啼笑皆非的闹剧很容易让人产生被欺骗的感觉。“真作假时假亦真”,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权威声音”嗤之以鼻,继而对负面评论产生偏好就不难理解了。也可以这样武断地说,一些受众对评论的“负面偏好”,很大程度上是少数政府部门的“胡言乱语”给逼出来的。

在信息传播进入“秒时代”的当下,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既大失民心,又绝无可能,更损公信力,有百害而无一利。盐化于水,盐虽无形,但盐仍在水中。突发事件客观存在,即便花尽心思掩藏,但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这是因为,前面撒了一个谎,后面则需要更多的谎来圆,一旦不能自圆其说,谎言就会暴露无遗。谎言如火,不遏则自焚;谎言如水,不遏则自溺。由是而言,与其撒谎日后被受众所耻,不如事发时坦诚地“实话实说”。诚者,使人心服。只要及时把真相告知大家,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事情处理起来就要顺手多了、好办多了,而这已为众多事实所证明。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说过:“我们感到,为弱势群众张目,为社会良知呐喊,值得鼓励,但是,‘偏好负面新闻’未必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真相有时也会在‘坏消息效应’中迷失,‘习惯性的质疑’可能会伤害推动社会前行的正面力量。”(见《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生态》)而要让受众与“负面偏好”主动切割,完全从“习惯性的质疑”中解套,我以为政府部门的“三字”真经不可或缺。具体来讲,对待突发事件,一要快,第一时间信息,不给谣言可乘之机;二要真,把来龙去脉的真相和盘托出,不给居心不良者想象的空间;三要准,要准确无误传递出去,不给人们留下质疑的“缺口”。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我们的政府部门只要让信息更公开透明,让意见充分表达,真心诚意敞开心窝子说亮话,那么受众“负面偏好”的顽疾就能较好治愈,媒体正面引导的作用就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嘉兴日报)

上一篇:读《新闻评论研究引论》 下一篇:传统主流媒体官方微博运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