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涂装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7 07:15:13

建筑涂料涂装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摘要:现阶段,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仍存在轻装饰、重建筑主体这一错误观点,建筑涂料出现质量问题多是因为建筑工程作业中忽视各个相关因素(例如施工环境、基材条件、施工技术等)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涂料中的通病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保障建筑涂料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涂料;质量问题;形成原因;预防措施

建筑涂料涂装工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个工程。影响涂料工程最终质量的因素不单单包括涂料基材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其他方面,例如施工环境、基材条件、施工技术以及配套材料的质量等[1]。然而在实际作业中,施工方通常只重视涂料的价格与质量,对施工环境、基材条件以及施工技术等影响涂料质量的相关因素不够重视。此外,轻装饰、重建筑主体这一情况在建筑行业尤为普遍,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却一味压缩涂料作业的施工工期,不重视涂装的施工工艺,由于重视不足而引起了许多可避免的质量问题,使建筑涂料失去其本身的价值。

1、建筑外墙涂料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1.1涂膜泛碱现象

料涂膜在遇水之后,漆膜表层的边上有盐类物质出现,呈白色晶体状。在发生泛碱后,涂膜主要有失光、颜色不均、发花等不良表现。尤其是颜色较深的涂膜,其反差现象最为明显。导致涂膜泛碱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墙体基材投入的养护时间太短,而基材中因具有镁与活性钙等离子物质,碱性过强,若涂膜遇水,涂膜表层的水分会逐渐深入基层,使材质中的各种离子物质被激活,而基层的碱性离子在干燥过程中迁移到涂膜表层与二氧化碳、水蒸气结合反应,生成白色晶体状的盐性物质,于是便出现了涂膜泛碱的现象[2]。

1.2水印

墙体在涂刷了涂料后,受到不规则的雨水冲洗,表层出现若干道条纹印痕。形成水印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墙体在涂刷了材料后还未完全干燥便受到不规则的雨水冲洗;第二,涂料所用成膜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且耐水性较差;第三,水性涂料本身存在技术性缺陷。加入了一定量的分散剂、膜助剂等水溶性表面活性剂至涂料配方中,在涂料施工之后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逐步挥发,若活性剂尚未挥发完全,涂膜在受到雨水的湿润后,涂膜中未挥发的助剂便会在涂膜表面发生迁移,导致水印的产生。

1.3涂料出现裂纹

干燥的涂膜表层出现不均匀的细小裂纹,即开裂。引起涂膜开裂的原因主要有5个[3]:第一,施工环境的温度太低,该温度低于涂料成膜的最低温度,使涂料成膜不完全;第二,施工时的天气过于干燥,且风力指数高,导致涂料中的水分挥发速度太快,使涂料成膜不完全;第三,施工采用的涂料粉料含量过高而乳液含量太低,导致施工时涂料一次性涂刷过厚;第四,下层涂料尚未完全干燥便涂刷上层涂料;第五,上层与下层所材料的涂料不相配,下层选用弹性涂料而上层涂料则延伸性。

1.4涂膜表层起泡

因漆膜附着力消失,使其与基层表面发生分离而引起涂抹表层起泡。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6个:第一,涂料施工结束后,涂膜尚未干燥完全并受到雨水的冲洗,涂膜长期受水分的影响;第二,分阶段施工的间隔时间不足,涂料中的水分还未完全挥发,不够干燥;第三,底层与面层所使用的涂料不相符,前者使用水性涂料而后者使用溶剂型涂料;第四,基层使用了劣质腻子,腻子的耐水性差,当水分通过表层渗进基层,腻子则会丧失原有的强度,使基层与涂膜之间的附着力消失;第五,在进行墙体涂装工作时的温度太高,导致施工环境过于干燥,吸水率高,导致涂膜在形成时温度过高;

1.5涂膜出现浮色发花的现象

在涂刷了复配颜色的建筑涂料后,漆膜表面在干燥时出现若干种颜色,涂膜的基层色调以及面层颜色呈现颜色不搭调的现象,即浮色发花。导致涂膜浮色发花的原因有4个:第一,施工时施工环境的湿度大,降低了涂膜的干燥速度,使涂膜不均匀;第二,涂膜配方中的颜料为充分润湿分散,使颜料发生絮凝;第三,不同的色浆之间或色浆与基础漆之间的相容性太差;第四,各个颜色料子存在密度差异,导致由多种颜色复配出来的颜色中,密度相对较小的颜色料子浮出涂膜上方;

2、预防措施

2.1涂膜泛碱预防措施

在进行涂料作业前,首先进行充分的基层养护,一般情况下,夏季的干燥期至少在2周以上,冬季的干燥器至少在4周以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是水体墙体,经pH值试纸测试pH值≤10时,可开始进行涂料涂刷工作。在施工时,切记对底漆进行涂刷抗碱封闭,将基层的毛细孔全面封闭,避免水分渗入基层的情况。

2.2水印预防措施

在进行涂料作业是做好天气调查,以防止在施工时或是刚完成施工施工时有雨水或雾。在选择涂料配方时,选择耐水性佳的成膜物。在保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涂膜配方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2.3涂料裂纹的预防措施[6]

①在施工时严格根据产品说明书中所规定的施工温度范围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施工温度为5~35℃。②严禁在风大的天气下进行施工,在涂装涂料面层时,防止阳光直射施工墙面。③一次性涂刷的涂料不宜过厚,选择富含乳液的涂料。④根据施工要求分道施工,在进行重涂前,要首先确定下层已完全干燥后才可涂刷上层涂料,各道之间间隔时间应>2h。⑤选择底漆与面漆时要确保两组的协调,防止出现下层涂料柔韧性强而上层涂料硬度强的现象。

2.4涂膜表层起泡的预防措施

涂料作业时,对基层的含水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溶剂型涂料在施工时的含水率低于8%,水性涂料在施工时的含水率低于10%[5]。涂装时防止墙体受到阳光的直射,在夏季施工时,应在背光环境下施工,涂装上下层时,预防过大的质量偏差。避免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施工,每次涂刷完上层涂层,应保证涂层以完全干燥再进行下层涂刷。在选择外墙腻子时,要充分考虑腻子的耐水性、柔性以及强度。

2.5涂膜出现浮色发花的预防措施

进行涂料配色时,在确保颜色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使用不同的色浆,一般情况下是不得超过四种。对施工时的环境湿度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应低于85%。在选择色素时采用“指研法”,确保色素的保色性与粗溶性。根据施工需求,选择适用的润湿分散剂,在颜色配色中可适当调整润湿分散剂的使用量,实现保证涂膜耐水性的前提有效防止涂料出现浮色发花的现象。

3、结束语

3.1基材选择

在选择建筑涂料产品时应慎重考虑,确保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底漆不仅可平衡基材的含水率,还可有效防止基材中的碱性物质泛出,因此,涂刷的抗碱封闭式底漆应选择性能较高的,以确保工程完成涂装作业后实现美观与保护作用。

3.2施工环境

施工前对施工条件认真检查,例如基材含水率、基材养护时间、基材pH值等。重视施工现场的气候,气温严格控制在5~35℃之间,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影响因素(湿度、风力、温度、雨天、大雾等),以防止水印、裂纹、浮色等不良事件。

3.3施工技术

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充分考虑所选队伍的素质以及施工技能,选择高素质的队伍,为保证建筑涂料的施工质量打好基础。施工前,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提高建筑涂料作业人员的施工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采用正确、合理的施工手段,保障涂料工程的施工质量,预防建筑涂料涂装质量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绪洪.浅谈建筑涂料涂装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预防[J].科技资讯,2011(25):74.

[2]张晓朋,曹光志.外墙涂料饰面开裂原因及其预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136.

[3]吴盛培,钟国鸣,胡锦亮,梁彩红.浅谈外墙涂料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262.

上一篇:浅谈单翼迷宫式滴管带质量不合格的原因 下一篇:加油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