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及预警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07 07:13:30

建筑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及预警实证分析

摘 要 我国的商业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变得愈加激励,这给建筑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给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严重的直接致使企业破产。鉴于推动企业在制度上的进一步创新、为企业的安全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在分析建筑企业危机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已迫在眉睫。在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领域,建筑企业明显少于其他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观念落后、方法单一,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开展对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无论是对建筑企业竞争能力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财务危机 成因 预警 实证分析

一、财务危机的定义和特征

在对企业失败进行界定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财务危机,但是究竟是什么财务危机,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定论,总的说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仅指企业因为过高的负债而不能按照合同期限偿还无争议债务本息造成的危机,严重的甚至破产。其二,指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负债过高)而造成财务失败或经营失败,这些原因包括应收账款不能回收或回收不及时、盈利的预期目标未实现以及现金流量控制效果不佳等。财务危机又叫做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灾难性和可预见性等特征。

二、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当存在于企业经营中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危机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财务危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成因就是由上述风险构成的。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其财务危机的成因也可以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两大类,下面就分别进行阐述:

(一)外部成因分析

(1)建筑市场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因为供应远远超过需求,为了中标不得不压低报价。这种现象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每年的建筑工程都是有一定的限额;另一方面,建筑行业门槛较低,很多劳动力都向这个行业转移。在上述两个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建筑行业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获得中标机会,建筑企业不得不相互压价,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

(2)保证金制度大大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负担。近年来,政府部门出于保护农民工利益、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等目的,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越多,所缴纳的各种保证金也就越多,这样一来企业流动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就会挤占,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仍然存在违规招标现象。尽管《招投标法》已颁布多年,但是暗箱操作依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杜绝。有些评标委员受到金钱诱惑或利益驱使,一味袒护投标人,而对投标企业的评审和考察只能流于形式,严重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从而增加了未中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4)垫资施工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过大。低价中标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垫付大量的资金,而业主往往会推迟结算时间或克扣部分工程款。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加大,为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建筑企业不得不持续低价中标,以下一个中标工程资金来弥补上一个工程的资金缺口,如此循环。

形成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原因除了上述四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普遍存在工程款的拖欠现象、索赔制度缺乏效力以及乏力的工程担保制度等。

(二)外部成因分析

(1)企业内部在管理上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标书的制作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尤其是投标规模比较大的工程时。其二,由于施工员、成本核算员等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及时交换信息和资料而造成差额。其三,设备、质量和材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退场或调配等。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错误必然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自身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沿用的仍然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创新关注不够,机械化水平不高,很少用到信息化管理,这无形中增大了成本。另一方面一些没有资质或资质低的建筑企业靠挂靠来承接工程。这些企业的负担相对来说要轻得多,所以他们有资本以更低价格中标,最终导致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

(3)对项目的管理不到位。项目是建筑企业的中心,成本管理、市场采购、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任何一个过程出现失误,整个项目都会造成灭顶之灾,造成巨大的损失。

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成因除了三个方面外,还有诉讼案件标的增加和财务管理缺乏力度等原因。

三、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选取从2013年和2014年两个会计年度的108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的总样本(其中包括分别包括ST工资和非ST公司各54家)。将这108家公司随机分成检验样本组合和估计样本组(两组各54家)。

(二)财务指标样本的选取

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公司是否成为ST公司进行预测。才参考以往研究文献后,总共选取了30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和流金指标等。

(三)粗糙集――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实证建模

(1)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神经网络输入变量规定在[0.1]范围。

(2)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训练。神经网络输入端的约简结果即为粗糙集的处理结果。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给整个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生存和发展也会受更多危机的威胁。从内部环境开看,规模不同、类型的不同的建筑企业构成了建筑业的主体,从外部环境来看,建筑市场还存在不规范的运作秩序、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供需还有待进一步平衡。由于劳动密集和产品单一等硬伤,长期以来建筑企业在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造成了企业许多问题,诸如:缺乏健全的运营机制、企业家在质和量上都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技术性发展原动力,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作者单位为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权思勇.创新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2.

[2] 赵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警构建及危机防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 张争伟.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4(02).

上一篇:浅谈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下一篇:浅析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改进